第30章 钢铁与煤炭之城
如他所料的一般,第二日清晨,张峰便来到了铁锈城大门前。
远远的望去,这铁锈城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入眼处全是一片暗红。
一座二三十米高的赤红色城墙镶嵌在一个狭隘的关口之间,在城墙两边都是赤红色的山岩,从张峰所在的位置看去两者像是浑然一体,仿佛是连成一体的天然屏障。
离得近了,才看清原来整个城墙的外围是用金属钢铁块堆砌,厚达半米的钢铁堆砌出城墙最坚硬的铠甲,一个个半径足有十几公分的铆钉在缝隙处连接起来,任谁看了都会感到从内心深处生出一种厚重而踏实的安全感。
在钢铁连接处,一些被雨水和风沙侵蚀出的铁锈和一些未曾被清理干净的血液留在上面,更使得城墙有一种历经岁月的沧桑。
此外,在钢铁堆砌的外围墙面,竟然还有一些凹坑和一排排规则的划痕,像是被什么东西破坏出来的痕迹。
可以想象得出即使是真正的字面意义上的铜墙铁壁,也曾为了抵抗一些什么,而不得不留下了些许痕迹。
而在钢铁块与块之间,还留有一些细小的正方形孔洞,一些炮口藏在其中。
视线移到最高处,在城墙上面的结构,和张峰所见过的古代城墙大差不差,在那里,有着一排排口径超过二十厘米的大炮,一字排开。
这几乎完全可以说是一座碉堡。
张峰算是明白城外坑坑洼洼寸草不生的地形算是怎么回事了。
这关隘的设计者完全利用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在整个地区最为狭窄的地方,将壁垒和铜墙铁壁设计在其中,在地势聚拢之处的唯一缺口处制造了这个关隘。
不说实际效果如何,单单在设计完全做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根据之前张峰了解到的情况,现在的社会是蒸汽机为核心动力的工业时代,所以就生产力来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但以他对于建筑行业的了解,即使是工业时代,想必建造这样一个巨大的壁垒也是需要耗费不少力气。
来到城门前,张峰就像是面对着一钢铁巨兽一般,它冰冷、厚重、沉稳、恢弘,似乎只要从它的口中进入,就能够隔绝外面的一切侵害。
照例是缴纳了一些进城费用,一共需要12个银币,负责收费的人给了他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新历316年9月11日,后面是一行标注:12个月止。
看来这就是他待在城内的凭证了,代表着一年的期限。
张峰对于这个时代的银币的购买力没有什么概念,但是自己从一开始到现在手上搜刮到的银币不超过五十枚来看,应该是比较值钱的。
或许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12枚硬币是很多的一笔钱了。
尽管代价如此高昂,但是每年到这个时候,尤其是当天来临的时候,将会有无数的来自荒野的人争先恐涌入城中,将外面省吃俭用存下来的钱交给这里,只为了寻求这个城市的庇护。
等再过几个月,则会又回到荒漠,只为不用缴纳每个月一个银币的费用。
张峰自然是不知道这些,抢来的钱嘛,花起来也没啥概念。
想起自己当时去劫匪的山洞时随手捡到过几十枚银币,当时一心追求各种能量和生活物资的他并没有对于这类身外之物太过上心,当时随手将它们收入囊中。
现在回归到了人类社会,看了看瞬间缩水一截的钱,瞬间找回了文明社会的感觉。
看来既然回归社会了,自己还是要想办法搞一些钱啊,万一有了足够的钱,说不定还能买到圣石呢,这样的话也不用自己满地找寻了。
这样想着,张峰随着来来往往的人流,裹挟在商队和马车中间,所有人挤作一团,即使是在这种相对空旷的地方,马粪味,干草味,货物贩子车上的香料味,以及各类体味仍然混杂在一块,让张峰有些不适应。
只有二三十米的甬道由于交通拥堵,张峰走了足足两分钟才穿过其中。
进入了铁锈城,里面的环境豁然开阔起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宽大的广场,地面全部铺上了平整的石板,一条专供人们通过的大道穿过广场,来来往往的人流缓慢而有序进出着。
在要塞一般的城墙下,里面设置了三个城门和两个甬道,张峰刚刚就是从最大的中间那个城门进入城中的。
在道路两旁可以见到操练和巡逻的队伍,还有警察穿梭其中,在这种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巡视着每一个行人。
张峰看到就在自己前方不远处,一个留着络腮胡子的胖警官瞪着眼,扫视着过往的每一个行人。
他腰上铜扣的牛皮带子将他圆滚滚的肚皮分为上下两部分,黑色的制服有些磨损的痕迹却是十分整洁。
胖警官的眼神透着锐利,二十余年的从业经历使他扫视一眼就能基本判断哪些是人正常进来的,哪些人是偷渡客。
看来至少白天还是很有秩序的,作为一座半军事化的城市,这里的治理水准似乎张峰想象中的情况好多了。
继续往里走去,脚下的石板路逐渐消失不见,转而成为了相对比较崎岖的石子路。
这时,一声响亮的鸣笛声引起了张峰的注意。
这个声音!
带着陌生,却又如此熟悉!
陌生是因为他从未亲眼见过发出这声音的东西,熟悉是因为他在旧时代的电影中经常听到。
没错,是一辆蒸汽火车!
透过漫天的水蒸气,看着一路爬行过来,速度逐渐减缓最终停在前方车站的火车,张峰不免有些感叹,自己那个时候还能经常坐高铁,而蒸汽火车,那是历史书上才有的东西,现在却被自己亲眼所见。
这算是幸运还是不幸?
本来来到这里之后也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张峰向着火车铁轨方向走去。
浓浓的蒸汽逐渐消失在寒冷的空气中,他这才看清,这里是火车停靠的一个站点,好几条铁路在这里汇合,为这里的物资转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就在一处巨大的类似告示牌的地方,可以看到一张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