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好歹也是个皇帝 > 第三百八十五章 江南夏季攻势

第三百八十五章 江南夏季攻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周军攻克金陵城后,金陵城内开始各种整顿清理的同时,还要忙着迁都,看起来挺忙的。

    但实际上郭东岩的工作重心并没有放在这些事情上。

    迁都嘛,这都是小事,大周王朝迁都都好几次了,从黄竹山到郧阳城,再到襄阳,然后到汉阳,再到现在的金陵城,大规模的迁移都已经有几次了。

    这大周王朝对于迁移京畿行政机构那都已经有了经验了。

    郭东岩前头刚确定定都,罗云平等官员们后头就已经开始迁都了。

    而且大周王朝的迁都也不会和其他传统王朝迁都一样花费巨大,顶多就是一些路费而已,毕竟大周王朝用不着建立一个新的都城。

    金陵城里各种办公建筑都是现成的,各机构过来后直接就能入住,搬迁过来的官员们的住宿问题也很好解决,周军入城后抄没了一大批官方建筑以及权贵士绅们的建筑,不管是给高级官员们赐宅,还是说给中低级官员们分配宿舍那都是足够的。

    这迁都看似影响大,但实际上对于周王朝而言,并不算什么太难的事情,甚至连花费都不用多少。

    其他各种内政事务虽然也多,但是同样由下属的诸多官员们处理,根本就用不着郭东岩亲自处理。

    攻克金陵城后,郭东岩的工作重心依旧是在军事上。

    前几天里,是部署金陵城的肃清作战,接着是整编降兵,编组守备军,并成立新的正规军部队。

    然后又是安排各种补充,尤其是给已经在江南地区作战多时,兵员和物资都已经比较匮乏的第二军第九混成旅,第十混成旅,第二骑兵团等部队。

    等金陵城这边的军事肃清作战结束,并让第一步兵师等部队简单休整后,郭东岩就正式下令各部队持续东进了,展开了新一轮的江南夏季攻势。

    郭东岩要求军方在七月份集中展开各大规模攻势,夺取镇江,常州,苏州,松江府等地。

    不过郭东岩并不要求军方在短时间内强行攻克镇江城,那地方现在算是明王朝在江南地区的最后一个据点了,驻防有好几千的新标军,另外还有上万营哨兵之类的二流兵力,并且郑芝龙的前锋人马抵达也已经开始进驻这地方。

    真要打,肯定是能打的下来的,但是现在的重点不是说攻克镇江这么一个城池,而是要快速拿下江南的大片腹地。

    因为夏税已经开始,而按照夏税的征收时间,通常八月份前就会征收完毕,这也是郭东岩要求军方在一个月内,尤其是赶在八月份里拿下上述地区,避免明王朝在最后这一个月里,在上述地区征收大量的夏税,并北运。

    就算是周王朝无法在最后这一个月时间里征收夏税,但是周军也不能让明王朝把这些夏税钱粮运走。

    就算明王朝先征收了,但是也得留在这江南。

    只要留在这江南,后续周王朝就有办法再把这些夏税给找回来。

    甭管是被充当明军的粮饷,还是被存到了各地官仓里,或者干脆是被官吏们给贪腐了,周王朝后续都有把握把这些钱粮再弄回来。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弄不回来,但是肉烂在锅里,这钱粮尤其是粮食只要不被外运留在了江南,总归是在这里,哪怕后续通过市场流通的手段重新出现,至少还在江南,吃进江南人的嘴里。

    这才是最重要的。

    毕竟民以食为天,一个地方的粮食如果不足了,那么就会引发巨大的危机的。

    相反,如果粮食充足了,哪怕是这些粮食都在士绅手里,但是周王朝依旧有办法让他们把粮食给吐出来流通到市场上。

    而上述的关键,就是需要军方尽快的东进,然后锁死钱粮北运的渠道。

    至于靠着海军封锁长江,这已经不靠谱了。

    根据海军的报告,六月下旬的时候,长江入海口一带就已经出现了郑芝龙所部的舰队。

    而等到七月初的时候,也就是周军忙着在金陵城肃清作战,补充各部队,并调动部队准备夏季攻势的时候,郑芝龙的一批船队都已经抵达了镇江。

    虽然前头来的郑芝龙船队并不多,但是来的都是一些大船,并且配属了众多火炮,最重要的是,人家玩水面作战才是专业的……

    周军海军将士,最开始是一群陆军旱鸭子转业,然后陆续接受了一批明军水师士卒,又自己持续招募并训练了一批士卒。

    这打水仗看似可以,但是要想和人家郑芝龙里的那些老水手们打,恐怕还差了点。

    基于这种情况,实际上周王朝海军能够保住金陵这边的江面,不让郑芝龙的船队杀上来还算可以,但是想要南下把郑芝龙的船队驱逐出去,难度不是一般大的。

    现在周军的海军已经采取了战略收缩的策略,把主力囤积在金陵城,同时和之前的明军一样,开始用铁索,浮桥封锁江面,就是为了避免郑芝龙的船队后续直接沿江而上,杀到金陵城不说,并且再控制长江中游。

    金陵城以西的长江中游航道再加上沿途的诸多支流,比如赣江、湘江、汉水等之流,这些长江干流和支流可是周王朝的生命线。

    周王朝里的各种物资运输,尤其是军队的后勤物资运输,可都指望着长江航运呢。

    因此,长江航运是必须保住的,为此周军海军不惜学明军水师,直接玩起了铁索拦江,彻底把长江给堵死了。

    要不然,还真的得担心郑芝龙的船队杀上来,进而把长江中游段的航运给彻底废掉。

    同时海军那边还在闷头改装,新造各种战船,招募水手并进行训练。

    现在的战略收缩只是暂时的,等海军这边集赞了足够多的战船,那么后续自然是继续演讲东进,一路杀到长江口去的。

    对此,陆军方面也是给予了极大的支持,陆续把在安庆战役,金陵战役里缴获的一大批红夷火炮都是让给了海军那边。

    其中不乏明军自造或者外购的九斤舰炮呢。

    之前王家祯和张国维,先后通过各种关系,可是弄来了一批红夷大炮搬上城头用来守城用,这些红夷大炮对于陆军而言没啥用处,但是对于海军来说就是比较适合了。

    毕竟这些红夷火炮,本来就是舰炮。

    海军暂时无法封锁扬子江,所以陆军就想着干脆一路打过去,直接在陆地上切断江南和江北的联系。

    只是后续无法利用扬子江进行航运补给了,这一路东进都需要依靠陆运。

    不过江南水网密集,这兜兜转转总能找到水网进行利用并运输物资,哪怕是无法一路都用船只运输过去,但是中途接力的话,依旧能够缓解极大的运输压力。

    七月初六,郭东岩正式下令发起夏季攻势。

    第一步兵师开始东进镇江。

    第八混成旅南下句容,和第九混成旅汇合后将会东进丹江,后续继续进军常州府。

    而金陵城里,则是由近卫军驻防,近卫军在金陵城战役后,按照郭东岩的命令新扩编两个团,和原来的两个近卫军团一起,整编为第一近卫师。

    该近卫师在编制和第一步兵师不一样,因为第一近卫师将会编有两个步兵旅,每个步兵旅辖两个步兵团,师部直属一个骑兵团,一个炮兵团,一个辎重团,一个工程营等。

    战时的话,可以直接一整个师拉出去打,也可以抽调其中一个步兵旅,若干炮兵骑兵等部队,组成临时的混成旅模式进行作战。

    这也是郭东岩对编制的进一步探讨,第一步兵师的三步兵团制看起来虽然不错了,但是通过几次实际战斗看来,该师的骑兵和炮兵实力其实是过剩的,三个步兵团又少了点。

    所以现在,郭东岩开始借用第一近卫师尝试两旅四团制的步兵部队。

    这种编制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如果施行的比较成功的话,那么周军里现存的十几个混成旅就不用进行太大的变动,直接把两个混成旅编在一起,再补充部分炮兵和骑兵就是一个两旅四团制的步兵师了。

    金陵城里除了刚挂牌,还处于整编中的第一近卫师外,还有第十三混成旅,五个守备团等部队。

    这些部队都是降兵编练的部队,还处于编练当中,等编练成功后,就会派到前线作战,主要是会用来增援第十混成旅那边。

    根据参谋部制定的夏季攻势计划,周军的作战计划其实并不复杂。

    第一阶段里,广德州的泗安一线,依旧进行战略防守,只要湖州那边的几万明军不杀上来,那么第十混成旅也不会南下。

    金陵城这边继续编练主力部队。

    而镇江一线,则是让第一步兵师以及若干重炮兵等部队杀过去,如果好打就打,如果不好打那就就地构筑工事围着先。

    而真正的主动方向是丹江、溧阳一线。

    在这一个方向里,周军将会派遣第五军的主力,也就是第八混成旅以及第九混成旅。

    除了这两个混成旅外,还有第二骑兵团,同时第一骑兵团的话,也会就近策应他们。

    同时还有第三炮兵团,这个第三炮兵团实际上是直接从第一炮兵团和第二炮兵团临时抽调了一批五斤为主,少量九斤为辅的野战炮组成的,火炮其实不多,加起来不过三十门而已。

    第五军统辖的这些部队,按照预定计划将会从溧阳、丹阳一带直奔常州府,不仅仅是要战略切断镇江和其他江南地区的联系,也是为了尽快的控制常州府,苏州府,松江府等地。

    周军的夏季攻势规模相当大,镇江那边的明军也是一直关注着周军的动向。

    第一步兵师等部队东进的时候,镇江那边已经是人心惶惶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