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阿萝 > 第21章 癸水初至

第21章 癸水初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启程的日子终于定下来了,九叔专程找人算了,说是初六那天出发,顺风顺水,总之是个远行的好日子。

    阿萝想着只有两天时间了,明日肯定要跟着爹娘去这家走走那家拜拜的辞行,今天是最后的机会了,阿箩带着小禾、小麦和小穗偷偷溜上山去摘橘子。

    这边的橘子和秋祥岛上的味道不一样,岛上的橘子纯甜,而这里的橘子带些酸气,刚开始阿箩还吃不惯,酸甜可口,水分适中,吃了几次便也就爱上了,快出发了,阿箩得多摘些路上吃。

    一如在岛上一样,和小麦、小禾打闹不停,正摘着,小穗却说天气不对,南边的乌云飘的太快,恐要下雨。

    小穗家中是农户,关于这方面,阿箩一向信任小穗,连忙招呼小禾回家,结果才行至半山腰,那雨就噼里啪啦的打落脸上,地上的泥土也瞬间被打湿,丫头们护着阿箩,还要背着橘子,委实有些力不从心。

    突然,小麦脚下一滑,跌坐在泥土里,查看下来,脚踝应该是崴到了,阿箩当即让小禾将橘筐扔了,背小禾麦下山,小麦扭扭捏捏,被阿箩在大雨里教训了两句还是趴在了黑子背上,因为要背小麦,便只有小穗护着阿箩了。

    等回到家,小苗看到四个被大雨淋成落汤鸡的人,吓了一大跳,急忙叫热水给阿箩洗澡,也不敢惊动其他人,到厨房翻了块姜,在茶炉子上熬了姜汤给她们一人灌了一大碗,不成想还是惊动了柳嬷嬷,少不得挨了顿教训。

    第二天清晨,阿箩肚痛难忍,豆大的汗珠往下滑落。

    柳嬷嬷吓坏了,急忙去禀告定安王妃请大夫,大夫还没请来,阿箩下身流了好多血。

    身边大点丫头每月总有几日不爽利,柳嬷嬷之前也教过阿箩这方面的知识,但是癸水一直没来,加之阿箩也没经历过,昨日淋了雨水,碰到了今天的小日子,痛的阿箩死去活来。

    定安王妃听到消息,急急地丢下正在吃饭的阿第,和柳嬷嬷一起来看阿箩,当看到脏污的被子,知道只是来了癸水,大舒了一口气,急忙让人给阿箩换被褥、灌汤婆子,沏红糖水来。一时间房间里人影晃动,忙碌起来。

    阿娘一边指挥丫头们干活,一边还在念念叨叨一些阿箩平时就已经听柳嬷嬷讲过的注意事项。

    阿箩严重怀疑阿娘已经知道自己昨日淋雨的事情,叮嘱了好几次不能碰凉水,说的阿箩甚是心虚。

    相比家里的姐姐妹妹们,阿箩癸水来的迟了些。定安王妃害怕阿箩有什么毛病,之前还特地找来专科大夫给阿箩诊治过,大夫说阿箩身体很好,每个人初潮的时间不同,让王妃不用着急。

    但是,定安王妃还是坚持要给阿箩调养身体,调养了数月仍不见癸水到来,那苦药阿箩实在喝不下去,就去求阿娘,定安王妃也是见没甚效果,只好放弃,没想到赶在要出发的时候来了。

    等到大夫来时,阿箩已经好多了,定安王妃害怕昨日的雨水会留下什么毛病,仍旧让大夫把了平安脉,得到了无甚要紧的话语后,才彻底放下心来,大夫留下一个调养的药方,说是小姐乐意喝就喝,不乐意也可不喝。

    定安王妃也不管阿箩乐不乐意,立时就让人去抓药,熬了给阿箩喝。

    小脸蜡黄,捂着肚子半躺在床上的阿箩,也没勇气反抗现在的定安王妃,因为在刚刚吆喝熬药的时间里,王妃已经发作了阿箩身边好几个小丫头,连小禾都被罚了一个月月钱,黑子更是罚跪在中堂。

    阿箩抱着汤婆子,有心求情,被她阿娘一记眼刀甩过来,乖乖喝着柳嬷嬷喂的红糖水,尽量缩着身子,减少些疼痛感和……存在感。看来只能找其他办法补偿他们了。

    等到晚上,定安王和哥哥们回家,被扔在书房半晌的小阿第立即向他们说了阿箩肚痛难忍,都请了医者的事,定安王以为阿箩生了什么大病,带着原家几个少爷跑来看阿箩。

    阿箩十分羞涩,好在定安王妃将他们都赶出去了。

    第二天得知小阿第将阿箩的事情传的阖府皆知,加之,阿娘心疼阿箩,为了照顾阿箩,推迟了出发日程,定在了三日后,可惜了九叔找高人算的好日子。

    这也侧面做实了阿第的大嘴巴,让阿箩恨不得立即杀到阿娘院中将他胖揍一顿,但鉴于现在肚痛难忍,行动不便,加之也没脸出门了,只得躲在房中。

    出发的那天清晨,阿箩满脸通红的跟在爹娘哥哥身后拜别族人,上马车时特特留意找寻了一圈阿第,才发现他早就知道自己冒犯了阿箩,不知道跑哪辆马车上躲将起来了。

    因为阿箩耽搁了三天,再启程时只能加紧赶路。阿箩看那些话本子,这种长途远行总能碰到一些劫匪啊什么的,便随时等着大展拳脚。

    结果阿这一路非常顺利,除了抓着阿第讹了他一个金牌子再无乐趣,每日就是赶路、休息,比回老家路上的那股新鲜劲无聊多了。

    而此时的郢州明家大宅,明老爷子的卧床前,跪着一位少年。

    明经的腰背很直,眼神坚定,“祖父,我要参加科考!”

    明老爷子坐在床前,身上搭着一张花团锦簇让人眼花缭乱的花被子,“你认真的吗?”

    看着眼前已经长成大人模样却还是稍显稚嫩的孙子。这是和自己心爱的人的孙子啊!又想起早逝的儿子,眼中光芒不盛。

    “孙儿是认真的。”

    “是为了定安王家的那丫头?”

    明经不说话,只是直挺挺的跪着。

    老爷子向后一仰,背靠着床头。眼神中有流光划过,正当他以为明经不会承认时,一个坚定的声音传来。

    “也是为了自己和明家。”

    明老爷子沉默了许久。“你起来吧。”

    “祖父是同意了吗?”明经有些激动。

    “你可知道为什么我明家举家迁回郢州老宅?你可知道我举荐了你大伯父,而他目前也只是个翰林院侍读学士?”

    “孙儿知道。”

    明家在前朝,甚是风光,家族中在朝为官者众多,明老爷子更是拜入内阁。皇朝更替,但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需要拉拢人心,更要稳定朝堂,想起了明家这个主动致仕的前内阁成员,而明家只推举了一个明沐年,却在翰林院专心做学问。

    有了明家的识时务,许多前朝臣子才渐渐平静下来,而明家却因此被许多前朝官员不屑。

    “入新朝也未必会被重用,你依然还要去吗?”

    “是。孙儿决心已定。”

    明老爷子没有说他不一定能够入朝,他相信自己孙儿的实力,如果参加科考,将会走上一条无艰难的路。

    “还有两年,那丫头就及笄了。”

    “孙儿知道。”

    两人的对话戛然而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