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恭喜
四阿哥和六阿哥在知道乌雅舒宁怀孕之后,下学了,不约而同地回到了启祥宫。
跟着四阿哥一起上课的三阿哥摇了摇头,也去了钟粹宫,要是他额娘知道了,四阿哥去看德妃了,而自己没有去看她,等到下一次见的时候,多半又要发癫了。
三阿哥不愧是荣妃的亲生儿子,都说知子莫若母,但是知母莫若子这句话也是没有毛病的,但是现在的荣妃三阿哥还觉得比较好哄一些,总比之前的控制欲强的额娘要好。
有了这不靠谱的额娘,三阿哥肉眼可见地成长了起来,而且三阿哥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他额娘才会变成这样的,无非就是因为他的那些兄长和姐姐,现在兄长们和姐姐都不在了,只有他一个人能够给额娘尽孝了。
书上说的子欲养而亲不待,三阿哥不想自己经历这样的事情,所以对于荣妃是尽了自己最大的程度去孝顺的。
“儿子见过额娘!”
“儿子见过额娘!”
看着自己的两个好大儿给自己请安,乌雅舒宁心中别提多开心了,把两人叫起来之后,就把自己身边的左右护法交了出去。
四阿哥的手上抱着阿寿,六阿哥的手上抱着阿喜,对于已经大上了一些的阿福,在旁边捂着嘴笑。
突然被塞了个妹妹的两个哥哥有些迷茫,虽然不排斥抱妹妹,但这是怎么回事?一来就这么刺激吗?
下意识的收紧了手,然后抱着妹妹坐到了椅子上,虽然他们是男孩子,但是年纪也不算很大,而两个妹妹可是一点都不亲,就算站着能抱也抱不了多久,还是坐着抱。
“哥哥们,总算回来了,今天大妹妹和二妹妹一直缠着额娘,额娘都快烦死了,现在好了,额娘松快松快了。”
十分狗腿子的阿福马上站在乌雅舒宁的身后,开始用她的小拳拳捶起了肩膀, 虽然力道没有很大,但是现在是在表孝心。
这是阿福在宁寿宫的时候跟着五阿哥学的,我二哥回到宁寿宫给太后请安的时候就是这样子的,给太后捶捶腿,捶捶肩膀,太后很高兴就会把五阿哥搂过来,让他吃东西,所以阿福觉得自家额娘肯定也会这样的。
乌雅舒宁突然享受到了自家“乖乖女儿”的捶背,总感觉有些黄鼠狼给鸡拜年,但是等了许久也没见阿福说什么,于是就心安理得的享受了起来,虽然这力道像是在挠痒痒,但是毕竟是女儿的孝心嘛,还是笑着接受了。
“额娘,我们又要有小弟弟了是吗?”
六阿哥抱着阿喜,眼睛不断的眨啊眨的,显然是很想再有一个小兄弟,主要是现在三个妹妹了,他们这才两个阿哥,感觉有些不对等,要是额娘肚子里的孩子是一个小弟弟的话,到时候就是三子三女了。
然后看了看正在捶背的阿福,六阿哥觉得等到肚子里的这个孩子生出来之后,阿福也能抱一个了,到时候他们兄妹都抱着孩子,这才公平。
“是不是小弟弟还不知道呢?生出来了才知道,不过今后阿寿阿喜就都是姐姐了。”
四阿哥目光柔和的看着乌雅舒宁的肚子,双胞胎出生的时候,他才回到启祥宫,所以只见过两个妹妹出生,弟弟和大妹妹出生的时候,却没能瞧见,也是四阿哥的遗憾。
六阿哥,阿福:这话说的,好像你是我爹一样,没看的出生就是遗憾,你只是个哥哥!哥哥呀!用不着这么遗憾。
“额娘手里这么多事情,现在怀了身孕,不是要好好休养吗?这手里的事情,您是要交出去还是怎样?”
四阿哥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就是自己额娘可是掌管着后宫四成的权利,本来每个人两成就刚好合适,但是贵妃的给了额娘,这就意味着额娘掌管了四成,可不就受累了吗?
“四哥,你是不是读书把脑子给读傻了?咱们额娘什么时候累过?不都是秋月姑姑和称心如意办的吗?”
六阿哥一脸你是不是傻了的表情看着四阿哥,都这么多年了,自家额娘什么性子还不知道吗?那是要多懒有多懒,要不是因为这权利能实实在在的带来好处说不准乌雅舒宁还都不想沾呢。
四阿哥一脸无语,他这个弟弟的脑子什么时候才能够变一变,就算是知道也不能够说出来呀,这可是为人子关心额娘的举动,你这不是当面的骂额娘懒吗?
难道自己不知道吗?肯定是知道的呀,为什么这样说?那肯定就是怕额娘累着了呀。
还说我蠢,你也不看看你说的那些话!
果然,乌雅舒宁听到了六阿哥的话之后,脸色都不好了,这个死孩子说的什么话呢?什么叫所有的事情都是称心如意做的,什么叫所有的事情都是秋月姑姑做的,明明老娘也有做的好吗?
不然怎么捞钱,不然怎么有钱补贴你们?开玩笑,本宫这可是奉旨捞钱。
“小六,把阿喜给你四哥,走过来额娘看看你。”
六阿哥还以为是自家额娘,想看看自己这段日子有没有长高,有没有瘦之类的,十分的配合因为以前也是这样的。
在四阿哥怜悯的目光当中,把阿喜交给了四阿哥,反正是坐着搂着两个妹妹也不妨事。
六阿哥走到了乌雅舒宁身边,还转了转圈,表示自己一点也没瘦,甚至还比划了一下自己长高了的事情。
乌雅舒宁背后的阿福垂肩的动作越来越慢了,显然是已经累了,但是没人发现,也没人夸奖,阿福想了想,反正都已经锤到累了,要是不得个什么,总觉得不甘心,还是再锤一下吧。
乌雅舒宁眼疾手快地拧住了六阿哥的耳朵,然后瞅了过来,看着他龇牙咧嘴的样子,有些好笑,自己用的什么力道自己还是清楚的,但是还是恶狠狠的说道,
“你刚刚说什么?谁什么事也不做,谁偷懒?”
你是在点谁?
“给你两个呼吸组织语言的机会,你再说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