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筑宋 > 第87章 二次改制

第87章 二次改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87章  二次改制

    海州城依然还是那样破旧的老样子,城墙上斑白的藤条痕迹显示前不久,官府刚刚组织人清理过。安宁不由想起自己初到海州的样子,开心地笑了。

    “老宋啊,你说这天气刚刚转暖,春色新绿,你却要把这些张乐新芽的藤条砍了?剩下这枯根老枝的一堆,冷清清地,多寒酸人呐。”

    “呵呵,好叫琅琊候知晓,这却是宋某为官的诀窍。这么清理一下城墙藤条,就表示宋某干过这件事情。若不然?明日议会咨询起来,宋某却没有什么由头可以分辨。

    至于这新不新绿的,或者冷不冷清?那都是老天爷的事情,却不在议会考核范围里。宋某便是做得再好,也与为官的政绩无益,何如就一并砍了去?”

    宋应辰皮笑肉不笑地应承着,眼中却闪出一抹忧虑之色。身边的海州议长王大猷却斜着眼睛瞄了宋应辰一眼,缓缓说道:

    “海州议会代表着海州主权。比如一个店铺的东家,经营上的事情,自然是掌柜的说了算。但是这东家,他也总是要关心这店铺的经营利润几何,这本钱又是如何挪用吧?”

    安宁苦笑,王大猷是张叔夜在海州时候就投靠过来的,他甚至比赵子庄、蒋仝的投靠还要早。若说他对海州这几年的生发兴旺,着实贡献良多。

    但也正是如此,在他眼里,海州就如自家儿子一样的宝贝。这种忠诚之外的感情投入,才是他连任海州议长的根本原因。但是王大猷的眼界,也始终被局限在海州。

    他对海州以外的来人,总是心怀警惕。生怕他们一个差池,就要葬送了海州前途一般。之前赵子庄做知州,那都是昔日同僚,大家将心比心,所以可以合作无间。

    等到宋应辰接手,不但海州的局面更加复杂,还有金国入侵这种破烂局面发生。王大猷与宋应辰的隔阂就越来越大了。王大猷着眼于海州,宋应辰关注的是大宋。

    对于北伐的事,那是安宁做的主张,王大猷自无疑虑。但是具体到怎么北伐,花费几何?他们的分歧就很大。宋应辰是要重点攻略平州,全歼河北金兵的主张。

    王大猷却提出了“本钱”的问题。花了海州的钱,只是为大宋博一个战胜者的名声,合算吗?这才是陈颙最终改变计划,主力攻略辽阳、金州半岛的根本原因。

    如果见不到效益,海州议会真的会否决任何一千万贯以上的战事经费呢!最终因为有了金州半岛的进账,所以哪怕北伐花费超过两千万贯,海州议会也大笔一挥认账了。

    再就是羽山大学的扩招事宜,宋应辰想要招录大宋学子过来学习,甚至高子羽也推荐了不少金国学子,这都是扩大羽山大学、海州文化影响力的大好事。

    但是海州议会却觉得海州把先进的技术、文化无偿对宋金开放,与战时资敌有何区别?海州以弹丸之地立足宋金之间,靠的就是文化、技术上的先进。

    现在却是猫教老虎,连上树本事都要与人分享了?自然是大大的不妥当。何况,羽山大学每个学子的三年教育投入,就绝不是他们那点学费可以应付的。

    羽山大学在每个学生身上的花费,足足可以养活三个大宋禁军呢!扩招那些宋金学子过来,不但要挖空海州的学问,还要倒贴人家许多财货?羽山大学这是在犯贱呐?!

    渐渐地,海州就形成了两派主张。相互的主张,大相径庭。

    一派就是议长王大猷代表的海州议会系统,包括明社在各个地方组建的州、县、乡、保、甲系统的民间自治体系。他们的主张就是海州优先,然后再力所能及地去影响大宋。

    “君子固于本也。”甚至羽山大学的祭酒胡松年,都要在不得不选边时,表态支持一下王大猷他们。没办法,他胡家的根基就在怀仁县呢,怎么也不能让乡亲戳他的脊梁骨。

    “嗨、嗨,我说胡祭酒啊!你呢,孬好也是朝廷大员出身,眼界不至于如此不堪吧?海州作为特区,它存在的本质是什么?不就是琅琊候与太上皇所言,推行新法的一种尝试嘛。

    朝廷默许琅琊候在海州实一种施新的管理民间模式,打造出一个文明样板,然后等合适的时候在大宋疆域内一步步推广开来,使大宋摆脱过往的种种不堪。

    如今既然小有所成,就该担当起促进大宋变革图强的责任来。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大宋若是真的亡国,或者果然使郭药师学做曹操故事,则海州何以自存于世?

    等到南北战乱,百姓流离失所时,海州物产又该去何处推广行销?难道全靠海州自己消化这些物产吗?那岂不是又回到昔日闭关锁国路上,则海州危殆也。”

    赵子庄这次也从青州跟过来,他是海州的老人了,说话自然不需要顾忌。何况他说的话又不是没有道理,别人也说不得他什么。

    但他毕竟出去时日不短,见识过的东西也多。所以他的主张,却与宋应辰更加接近。

    蒋仝也自金州回来,他这次要另去徐州。金州半岛的事情,就要交给蓝细禾过去操持。蓝细禾也早早转换过文资,说起来,刚刚够上“权”某个小小军州的资历。

    不过他要管辖的地盘,却是整个金州半岛!什么辰州、宁州、复州、穆州、来远城,统统降格为县!如今的金州,几乎是大宋辖域最大的州府了。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毕竟金州半岛的居民数量不是太多。哪怕后来又从辽阳劫掠了十几万人口,那也不足以支撑起几个州的架子。

    蒋仝听着赵子庄的意思,也是捻须频频点头。王大猷的心中就咯噔一下子,怎么走出去的这几位爷全都成叛徒了?这个样子,看来过几天的联合议会选举要出麻烦了。

    海州议会,严格上说只是管理海州内部事物。其他沂州、密州、莒州、兖州、徐州、青州、金州的治理事情,理论上它是管不到的。

    但是因为海州特区的核心所在,海州的资历、实力也足以碾压周边的那些州府,所以这几年来,实际是由海州议会在行驶海州特区的立法、治理权力。

    这也是安宁需要改变的一件事情。现在的“海州特区”实在太大了,七八个州府之地呢。这些州府,却不能老跟在海州后面跑,那样是永远无法得到真正地方发展的。

    海州议会的本质,就会把海州从一个领跑者,变成一个吸血鬼。它已经在集中各州的物产人力,打造海州这样一个变态的巨无霸城市。

    别看海州的主城没做多少变动,但是昔日钱伯言送行安宁的沭河之畔,早已从一片荒凉变成了一座新的巨城,就和海州老城相连。

    此外郁洲岛、怀仁县的治所也在纷纷向海州老城蔓延过来。曾经的养猪专业村吕家沟,如今也崛起了一座新城。真要把这些地方的人口都统计出来,足足不下七八十万人口。

    安宁的意思,却要在海州特区的内部“划郡自治”。因为上面有大宋的“路治”在,所以海州就不能去触碰这些敏感东西,那不过徒惹朝廷反感罢了。

    划郡就很好,因为大宋本来就有“郡”的机构,只是大宋的“郡”,都是以州府为主体,然后“代管”周边县治。郡守就是知州本人,一套班子两副招牌而已。

    安宁的划郡,却要实体郡治的功能,一个郡就要辖制十几个州府、县治。郡守的权势,就绝不是大宋知州,或者某路转运使这种官员能够比拟的威严。

    海州特区自有议会体系防止地方割据的危险。所以不同于大宋条形切割的“路治”套路,海州特区的“郡治”讲究辐射周边方圆概念,更加便于地方的治理。

    眼下的构思就是以海州、密州、沂州、莒州等地设琅琊郡,以金州半岛的辰州、宁州、复州、保州、穆州、来远城,加上青州、济州岛、皮岛等地,合为金州郡。

    此外再以徐州、兖州、利国监、莱芜监为泗水郡,当然后面还要继续扩张的,预期的泗水郡还要囊括邳州、宿迁、宿州、济州、滕州等地。

    此前的州县议会继续存在,州县议会选派若干人参加组建郡议会,当然郡议会中还要直选若干民意代表,军方也要派驻代表进去。

    然后郡议会选员参加特区的联合议会。这个联合议会的规矩就比较多了。因为各郡都要把地方自治中的“军事、外事、教育、医疗”等公共权力让渡给联合议会行使。

    联合议会再选出具体的内阁机构代理行使特区治权。名义上,内阁只是受联合议会的“委托”而已,但实际上,它又有独立组阁之权,内阁首相可以乾纲独断。

    此外,为了监督行政权,议会还要授权组建一套御史体系,层层监督下去。此后就该是两套班子轮换了执政,互相监督、口水攻伐的时代了。

    这些东西,都还只是大略的规划,具体联合议会的名称,海州特区的名号,各郡的组建班底等等,都还要仔细揣摩议论。安宁也只是一边走着,一边把这些想法和众人散乱地说着。

    海州通判朱倬将会成为这次改制的最大赢家。安宁几乎已经确认了行政职能机构的首脑人物就是他了。其他蒋仝领泗水郡,赵子庄领琅琊郡,蓝细禾“权”金州郡。

    改制以后,官员的缺口将会很大,所以,羽山大学会成为第二个大赢家。

    他们今夏毕业的二百余人,几乎就是县乡一级的各种主簿、县尉、乡长等等,一点不差了大宋进士科的待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