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张泉青尴尬一笑,低头喝水。
“你不需要这么为我省钱,我不想因为资金而降低最后的出品质量。”姜易安直言,“我给你投一千万。”
张泉青瞪眼:“一千万?”
“对,”姜易安点头,“但我也有要求。”
张泉青立刻:“您说。”
姜易安:“《第九十九次离婚》,冲一下明年的电影节没问题吧?”
张泉青:“????”
一瞬间张泉青都顾不上紧张了。
哪有啥都还没开始,就想冲奖的?
“没有吗?”姜易安一笑,靠回沙发,“当然有,很多电影制作之初就是奔着拿奖去的。”
为了拿奖,或者拿上提名,都会特意打磨往某个想要获取的奖项上靠。
张泉青问:“你想要什么奖?”
姜易安咧嘴一笑:“当然是越多越好了,最佳剧情、最佳音乐、最佳剪辑、最佳男女主……等等。”
张泉青:“?”
姜易安说:“你这故事好好拍,肯定能行。”
张泉青当然不觉得自己这个小故事能拿到什么奖,但他还是因为姜易安的话而心口发热,是因为姜易安的肯定让他拾回了一些自信。
于是他问:“那演员的话,您这边推荐的人吗?”
张泉青用词委婉,他问姜易安有没有推荐的人。
但其实就是问姜易安要塞什么人。
因为这部电影,戏份最多的角色就是男主,甚至对男演员的演技要求也不低。
特别是后期他要饰演患上阿尔茨海默症的老年。
年纪跨度六十岁,对年轻演员的考验很大。
如果男演员因为阅历和演技不足,无法出演这一段的话,可能会启用老年演员,但从故事的完整性出发,那是下策。
那一瞬间,张泉青脑子里已经转过了数个,姜易安要捧的男演员如果演技不足,他要怎么办的想法。
但事实是他多虑了,尧润目前连演员部都还没成立。
于是姜易安当机立断,要成立一个演员部。
娱乐经纪公司嘛,当然要影视歌三栖啦。
不过他也没有想着说去找已经小有名气的演员,姜易安想全部启用新人,一方面是这些新人还没被娱乐圈这个染缸浸染过,他们会更珍惜每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另一方面是新人成本低。
他投资一千万,要想最终的成片好,能划给演员的片酬就不多,几百万,想从那些人气演技都一般的演员里淘出一块金子,比直接去电影学院抓新人更费劲。
而且新人,他可以直接签进尧润。
最后的受益方,不还是他姜易安吗。
张泉青是编剧加导演,什么样的人最适合,没人比他更清楚,演员这方面,只要片酬合理,姜易安都不会插手他的选择。
他真的就是纯粹的投钱,然后一切都放手交给导演大叔。
张泉青被他的操作和态度惊到了:“你这么相信我吗?”
姜易安:“你想拍好这个电影吗?”
张泉青点头。
姜易安:“你想靠这个电影翻身吗?”
张泉青迟疑了。
姜易安:“嗯?”
张泉青:“没想那么多。”
姜易安:“那你现在想想,反正我投了钱,我是奔着回报去的。”
“谁一天闲着没事,把那钱丢水里就图听个响吗?”他抱胸。
张泉青无法反驳,但他实在没有办法说出那种,他要靠这部电影翻身的话。
他没那个信心。
但他也不是没有这样想过:“我只希望,这部电影之后我还能继续拍电影,我不想转行,除了拍电影我什么也不会。”
姜易安凑过去“纪录片也不会拍了?”
张泉青:“……”
姜易安好奇歪头:“你没有把你这些年的失意经历拍出来?”
张泉青:“……”
姜易安:“你沉默了。”
张泉青:“我确实改不掉纪录片导演的习惯,从我接触上电影的时候,我就开始给我自己拍摄了。”
“不过,您怎么知道呢?”张泉青好奇。
对面的姜易安不过是个二十开头的年轻人,但他看事物的眼光,比他这个五十岁的人还要犀利。
他在投身电影一行后,一直在记录自己这些年的经历这件事,目前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姜易安笑着喝了口茶:“因为你先是纪录片导演,才是电影导演啊。”
张泉青狠狠一震。
到现在,身边人说得最多的就是惋惜他当初放弃前途一片大好的纪录片事业,感叹他做错了选择,提起纪录片都是指代他的曾经,但他何曾不是在用这二十年,去拍摄一部不知道结局的纪录片呢。
属于纪录片导演的习惯深入骨髓,但他自己都快忘了,他还是个纪录片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