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胡人乍现
庄巽看着走远的三人,心里一阵疲惫,这些东宫老人不但不能降罪,而且还要大肆封赏,以示恩宠,但是有的人…加恩过重会反受其害啊!
庄巽叹了一口气,看起了九月初戈尔总督阿勒泰的折子,突然眼睛一下就瞪大了,阿勒泰在折子里说“西域胡民商队翻越崇山峻岭,带着当地特产前来贸易,臣不敢擅专,请皇上明示!”
西域胡人跟大秦有天柱山天险相隔,因此大秦西边门户才能一直安然无恙,倘若有胡人来行商,那岂不是说明大军行军的路线也打开了?
庄巽皱着眉头,手指不停的摸索着下巴上冒出来的小胡子,突然开口说道“速速传戈尔总督阿勒泰和前戈尔督军阿哈伦进宫,还有保国公、定国公、兵部尚书也一起叫来,!”
门外的费英一马当先跑了出去,派了两个人去保国公和定国公府,还有一个去了兵部房寻蔡英,然后自己飞身上马直奔戈尔在京的驿馆!
一进驿馆,费英就直接拉着一个小厮,急声问道“戈尔总督和前督军何在?皇上有旨!”
那小厮被他吓得直哆嗦,嘴巴张了半天也说不出来,刚好驿丞听到声音出来了,拱手答道“这位大人,阿勒泰制台今日散朝后就出发了回戈尔了,如今许是到了京师北郊!阿哈伦督军去了邕城馆,说是和张制台一起回邕城,不知道出发了没有!”
费英拱手“多谢!”转身上马飞奔南街口的邕城馆,还好,阿哈伦跟张彦信还在收拾行李,看到费英也是一脸惊诧“费统领所来何事?”
“阿哈伦督军,万岁爷传您速速进宫有要事,您不要耽搁了!”
阿哈伦跟张彦信对视一眼,然后直接到驿馆马厩骑了一匹马直奔宫门,而费英则飞马往北门跑去,留下张彦信在风中凌乱……
~~
两个时辰后
费英搀着阿勒泰一瘸一拐的走进谨身殿,庄巽莫名其妙,这两人怎么都这副模样?就像那些刚净身的小公公一样!
“臣阿勒泰参见吾皇万岁!”还好皇帝说了陛见不跪,不然下去容易起来难,那可就出洋相了!
“爱卿免礼,赐坐!”庄巽笑呵呵的看着他,又转头问费英“你俩这是怎么了?怎么愁眉苦脸的?”
“回皇上,臣出宫去寻戈尔总督和督军,戈尔驿馆的人说阿勒泰制台下朝后就走了,因此臣快马加鞭追了一个时辰才在京郊追上阿勒泰制台!”
“那他怎么也是这副模样?”
“他也骑马,这样回来省事儿,不耽误工夫!”
庄巽看着他这副耿直的嘴脸也是哭笑不得“人家是文官,你也拉着他这么跑?行了行了,你也累的不轻,回家歇着去吧 !”
~~
费英离去后,庄巽把伺候的小太监也赶了出去,几个人关上门在里面聊着!
“阿勒泰,朕刚看到你九月份上的折子,你说戈尔有胡人行商,此事确凿?”
阿勒泰忍着两条腿火辣辣的疼痛,站起身来拱手道“皇上,千真万确!臣写奏折时已有将近五百胡人入境戈尔!”
“那些人哪里来的?是一伙的吗?过来大秦行商,那他们卖什么货物?你可清楚?”
“皇上,那些胡人有一部分是天柱山西侧山里的人,他们也说不清属于哪个国家,就是族群生活在山里,过来卖些山货!但是臣的探子说有两伙人看言谈举止像官面的,这两伙人分别带了一百来个护卫,他们卖的是一些宝石矿产,还有一些异域女子,主要以这些为主,而且这两伙人不像不认识,但是也没交集!”
庄巽微微点头,然后又问道“嗯,阿勒泰,你对此事如何看待?”
“臣以为通商是好的,戈尔百姓太苦了,如果有一些新的东西进来,生活好歹丰富一些!而且还能组织富商把这些外来的物品往中原甚至南边去卖,朝廷也有收益,百姓也能沾光……”原本说得起兴的阿勒泰逐渐闭嘴,因为皇帝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阿哈伦,你觉得此事如何?”
“皇上,臣以为不可!”阿哈伦起身大声应道,庄巽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我大秦与西域有天柱山天险相隔,自古以来相安无事,井水不犯河水,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西域胡人无路可来我大秦!但是如今行商已至,说明他们已经趟出来了一条路,行商能走,大军也能走,臣以为不可不防!”
这时蔡英也高声附和“臣附议!”
庄巽看着英姿勃发的阿哈伦,竟然有点后悔把他调往邕城了!摇了摇脑袋后问道“众卿可有何妙计?”
“回皇上,戈尔驻军八万,有三万在东北辽阳城,以便策应宁州,还有五万驻扎在戈尔城,臣请将其中四万大军往西移,沿天柱山布防,另外戈尔应该严密防范,避免有探子深入内地探我大秦情报!”阿哈伦沉声说道!
“爱卿老成谋国之言!你们还有补充的吗?”庄巽点点头,又看向其他人
“皇上,臣以为可做两手准备!如果胡人仅仅行商,那可直接在边境一带开辟一块地给他们专门用来贸易,只要不许他们入关,臣以为应该无碍!”阿勒泰轻声回道
“臣以为可!”保国公姜戍边附和道!
“嗯…那就先这样!阿勒泰,你回去后赶紧落实,所有西域胡人不得进入关内一步,也不许他们进城,你另外在天柱山脚下划一块地方给他们进行贸易!朋友来了给好酒,敌人来了往死里揍!”庄巽笑呵呵的说道!
“臣领旨!”
“你俩先去吧,此去千里,一路保重!”
“谢皇上,臣等告退!”
~~
待二人走远,庄巽看着殿内三个老头“三位爱卿,此事朝廷应当预定对策,免得到时候措手不及,诸位说说吧!”
“皇上,俗话说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臣认为应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们能来行商,那咱们就顺着他们的路走过去,把中原地区的茶、盐、布、瓷等物销往西域,如此,一举多得!”卫三英笑着说道!
“哈哈,舅舅所言甚合朕意!舅舅在家赋闲是在浪费人才啊…”庄巽看着卫三英期待道
“皇上,臣年纪大了,平时喝喝小酒,听听小曲,怡然自得,您可别让老头子再去干活了!”卫三英开始叫苦
“老臣一到变天的时候,骨头都是麻的,疼的老臣呲牙咧嘴,说不上还能陪皇上几时,老臣死在任上都是有福气的,就怕耽误了您的事,那就罪过大了!”
“唉,舅舅何出此言!朕许你荣养便是!”庄巽无奈摇着头!说着,又看向姜戍边
“保国公,您有何指教?”
“万岁爷真知灼见,明鉴万里,臣谈不上指教,只不过老臣以为此事急不得!不妨先派探子去看看再做定论!”
“嗯,说的在理!不能急于一时啊!如今朝廷要全力支持征北,花钱的地方也多,如果再开战火,难免劳民伤财,还是先看看再说吧!”一边说着,一边看向窗外说道
“天色已晚,三位爱卿就在宫里用膳吧!”
“皇上恕罪,臣老母今日七十有六,臣要回去给母亲过寿!”蔡英起身请罪
“你何罪之有,倒是朕不该了!老夫人高寿,朕也添个彩头,你给老夫人捎回去!”说着一摆手直接制止了蔡英准备拒绝的话,没好气地说道
“不是给你的,不必多言,赶紧回去吧!”
“臣谢皇上隆恩!”蔡英一躬到底,随后带着皇帝给的一马车绫罗绸缎,珍贵药材回了蔡府,待交给母亲的时候却被扇了一个大嘴巴子,老太太恨声道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你承蒙两代帝王看中,才有今日!你如今身居高位,素来毫无功绩,焉能要皇上的赏赐!更不用说我老太婆,垂垂老矣,如何当皇上重赏!”
跪在母亲面前的蔡英被一巴掌扇蒙了,一句话也不敢回,还是一起送东西来的太监看不下去
“老夫人,您言重了!君父有所赐,臣子不可辞!更何况蔡部堂在兵部十来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皇上也是看在眼里的!今日本是皇上欲留蔡部堂用膳,他才说了今日是老夫人寿辰,要回来陪母亲的事!蔡部堂忠孝两全,您是有福之人呢!”
老夫人顿时老泪横流,长满老年斑的手抚摸着儿子沧桑的脸“英儿,娘可打疼了你?你也是个蠢笨的,就不知道躲?”说着用帕子擦了擦眼泪,又看向小太监“劳烦公公了,不如就在府里用饭吧!”
小太监哪里敢在一部主官家里吃饭,忙道“老夫人,奴婢还得回去给万岁爷复旨,可不敢耽搁!奴婢祝您长命百岁,福寿延年!”说着拱手一礼,飘然离去!
~~
谨身殿
此时御膳房的小太监端来两个铜锅,里面一个煮着羊肉,还有一个是鸡,另配两个小菜,两碟点心,这也就是皇上留人吃饭,不然估计又是一碗面解决了!
庄巽看着二人“吃呀,试试味道,这会儿天冷了,吃热锅子正好去去寒!舅舅,你多吃些羊肉,正好治治你的腿!”一边说着,一边用勺子给二人挖了满满的一勺羊肉,随后自顾自的吃了起来!
吃着吃着,又看向旁边伺候的太监“去,拿几壶安州送过来的酒,正好配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