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造访国师府
出了文渊阁,已是午时。
小郡主着急忙慌的拉着秦飞上了马车。
“韩大叔,去凤鸣山国师府!”
小郡主一脸讨好的看向韩保生,但后者却看向秦飞。
“先回府。”
秦飞拍了拍小郡主的脑袋:“这会儿该吃午饭了,咱们吃了饭再去。”
小郡主很乐意的接受了这个说法。
毕竟她也有点饿了。
而且这件事,只有秦飞才会陪着她干。
其余那些皇室的表兄表姐,呸,一群胆小如鼠之辈!
马车溜溜达达出了皇城,回到镇国公府。
后院伙房内。
孙一凡颠着大勺,锅里稀里哗啦的炒着菜。
小郡主蹦蹦跳跳的跑到灶台前,踮起脚尖朝锅里看:“孙大叔,好香啊!”
“如意的肚子都快饿死了。”
她完全忘了昨天夜里还骂人家,老王八蛋来着。
“好好,马上就好。”
孙一凡露出憨厚的微笑。
秦飞来到橱柜前,拿了一个大碗,打好饭菜,端着便往外走。
小郡主像个跟屁虫一样粘着。
他回头威胁道:“别跟着我,就在这儿乖乖吃饭,不然我可不管你的事儿了。”
“哼!”
我才不要跟着你,臭坏蛋,死坏蛋小郡主冷哼一声,又跑到灶台前跟孙一凡套近乎。
“大叔,这个得加点肉,如意爱吃”
“大叔,再加点葱花”
“”
秦飞端着饭菜回到房间,把碗筷放在一旁。
拿起小木条就在沙箱里书写。
韩世光,陈述,胡道通,于万和
一个个的名字出现在沙箱内,按照事情的始末,秦飞将他们罗列清楚。
随后端起饭碗,坐在沙箱旁,边吃边琢磨。
他脑子里呈现的第一个问题是,陈老夫子当年在宫里是何官职?
据胡道通所说,陈述是被礼部选中,随后入宫的。
那宫里有什么官职,是礼部的人在操持?
不不不。
这样的范围太大了,宫里好多都是礼部的人。
礼仪,祭享,贡举,这些都是礼部的范畴。
等等
有没有一种可能。
陈述并不是礼部的人,因为要到宫里当差,所以先在礼部学了礼仪才进去的。
或许他在宫里的职位比较特殊,就连胡道通这个老朋友也没有告诉过。
这样的可能性极大!
但这件事现在不好查。
不知道此时有多少双眼睛盯着自己。
秦飞又看向下一个名字,也是他的第二个问题。
于万和这个老人精,当年到底改了什么?
现在可以肯定,陈老夫子的官碟十有八九,也是这位于哈哈大人篡改的。
不过。
现在于万和应该还没有察觉到,自己发现他了,这是一个优势。
既然是隐秘。
那于万和绝不敢随意提及或透露。
但若是想从这个老家伙口中知道点什么,那不可能!
这种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一辈子的老油子,绝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而且以后吏部的案牍库,也不能去了。
唉,有点急了,我得慢慢来秦飞踩着沙箱底部,将写下的名字都划掉,端着碗出门而去。
后院,伙房。
小郡主小嘴吧吧吃不停。
嘴里还叽里咕噜说着话,她故意将饭沫子喷到菜里面,假模假样的擦了擦嘴:
“哎呀~,哎呀~,我这嘴巴怎么还漏饭”
“孙叔,你不会怪如意吧!”
饶是孙一凡那么好的脾气,和蔼的笑容也瞬间凝固,眼角的横肉止不住跳动。
更别说丁青和韩保生这二位了。
脸都被气白了。
但偏偏他们还无计可施,再怎么说这个小女娃娃是郡主。
更何况以他二位这格调,也不屑于和一个小女孩计较。
这就助长了小郡主的嚣张气焰哼哼,欺负我如意,山高水长,江湖路远,咱们走着瞧
“秦飞哥哥,快来快来,坐这儿!”
一见秦飞端着碗走进来,小郡主立即把屁股往边上挪了挪。
待秦飞挨着她坐下后,小郡主夹了一块沾着她口水的红烧肉,塞进他嘴里,邀功道:
“好吃吧!”
“嗯,我孙大叔做的菜就是好吃。”
“赶明儿让我皇帝伯伯封你做一等大厨。”
小郡主眼神中那股子狡黠劲,肆意而出,自卖自夸的吹捧,一桌子人就她的戏最足。
饭后,她迫不及待的催促秦飞二人启程。
凤鸣山离京城不远,只有三十里路程,马车一个时辰便可以赶到。
京城左右有两座大山。
右边的是凤鸣山国师府,左边的是金佛山白马寺。
说起这个金佛山和白马寺,那可有来头了。
在五百多年前,一个骑白马的和尚来前朝晋国布道。
和尚年龄不大,三十出头,生得一副好皮囊。
但讲起经来,却是头头是道。
他说:“佛本无相,众生皆佛。”
他说:“无生无灭,无觉无显,无障无尘,是为佛也。”
他说:“佛在悟,不在求。”
他说:“看清因果,以律修心,以觉生悟,便是佛门中人。”
起初只有一些小娘子听他施经讲道,后来人传人,京城一些达官显贵也坐着马车来听一听。
和尚从不与人化缘,渴了便喝河水,饿了便吃野果。
有人给他送吃食,但都被一一拒绝。
他说:“施舍是诸位之恩情,但化缘乃我辈之陋习,不与他人烦恼,便是和尚的佛道。”
有人想拜在他门下,他也拒绝了。
他说:“以身侍佛,不如以心侍佛,着相于身归处,不如明断是非,了障涅槃。”
他说:“净土在脚下,不在寺院之中。”
就这么一个无欲无求,无嗔无痴的和尚,连当时的皇帝都知道了他的事儿。
皇帝请他去讲道,他连讲三天三夜,讲完便走。
皇帝赐予他的东西,他一概未收。
他说:“本是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后来,和尚在野地里捡了一婴孩,收为弟子。
和尚圆寂后,皇帝为了祭奠他。
便在京城左边的山上为他修了高十丈,宽五丈的金身大佛,百姓称其为‘金佛山’。
又为和尚的徒弟,在金佛旁修了寺庙,赐名白马寺。
所以。
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有可能是和尚
凤鸣山脚有个小镇,是一百多年前形成的,当年那些饱受旱灾的百姓,听闻国师求雨一事后。
便不远千里来朝拜,但山腰处有道光罩结禁,人不得入。
大部分人离开了,小部分人觉得在国师府的庇护下,可以躲避天灾,风调雨顺,便留在了山下。
通过几代人的繁衍,这里已是有十几万人的小镇了。
马车一路向上走,山中灵气充裕,高山秀丽,林麓幽深,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
有道是:
日映岚光轻锁翠,雨收黛色冷含青。
万载常青栖福地,四时不谢塞蓬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