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血与水 (四)
第九章 血与水 (四)
“你怎么也来了?”杨光义也紧跟着认清了追赶者的身份,拉住战马,满脸尴尬地上下挥舞左臂,“韩,韩兄,你,你来得正是时候,这小子力气太大,我一个人敌他不过。你来了,正好跟我联手把他给抓回去!”
“多事!”虎翼军都指挥使韩重赟狠狠瞪了他一眼,带领着十几名亲卫,从他身边呼啸而过。
“韩兄,韩兄,韩都指挥使!”杨光义被骂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拨转马头追了几步,大呼小叫。
韩重赟懒得理睬他,放缓马速,径直走向宁子明,“令尊的事情,我先前就听说了。一直不知道该不该告诉你,所以一直拖拉到现在。刚才听手下人报信,说你……”
“韩大哥!”宁子明红着脸抱拳,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后者不仅仅是虎翼军都指挥使,还是常思的大女婿,刘知远帐下武英军军都指挥使韩朴的儿子。于公于私,都没有对他网开一面的道理。
“刚才听手下人报信,说你骑着马朝西北走了。我就知道事情不好,赶紧带人追了上来!”韩重赟飞身跳下坐骑,顺手从马背后的褡裢中,掏出一面腰牌和一个桑皮纸袋,“这是虎翼军司仓参军的腰牌和要你去定州那边采办马匹皮货的通关文书。拿着它们,从这里一直到大汉国的边界上,你都能畅通无阻!”
“韩大哥!”宁子明又低低叫了一声,双手接过腰牌和通关文书,胳膊身体,都在不停地颤抖。
眼下是乱世,但谁说乱世里就没有人情?谁说人和人之间,就只能互相算计,互相谋害?所谓“成大事者必绝情”,所谓“杀伐果断”,只是懦夫和卑鄙小人给自己的行为寻找的借口而已。事实上,只要你平素肯对别人展示一些善意,在预想不到时刻,总会有十倍乃至百倍善意出现在你面前。
“横刀在出塞前,最好找个稳妥地方藏起来。契丹人不擅长制造兵器,你带着把汉军配备的横刀出塞,肯定会引起别人的关注。我给你挑了一根钢鞭,重三十余斤,刚好适合你这有一把子傻力气的!平素用布包起来,一点儿都不扎眼。即便被外人看到了,也顶多把你当个四处找饭吃的武师,轻易不会往武胜军这边想。”韩重赟又冲他笑了笑,转头从马鞍后拿起个细长的布包递给他,浑身上下洒满了阳光。
宁子明被阳光晃得眼皮发红,手忙脚乱的收起腰牌和文书,手忙脚乱的接过钢鞭,挂在自己马背上。然后转身走回韩重赟身前,看着满脸笑容的对方和满脸尴尬的杨光义,缓缓抱拳施礼。
“走吧!趁着天还亮着,尽早往潞州那边赶。然后走官道去太原,再从太原过井陉去定州!”韩重赟双手托住他的胳膊,然后又迅速腾出左手来,在他肩膀上狠狠拍了一下,“皇上病危,召常帅去汴梁见他最后一面。所以最近三四个月内,没有人会再想起你来。虎翼军这边,我先替你打着马虎眼。你自己注意安全,如果事不可为,就先自己回来。然后咱们兄弟再积蓄实力,慢慢想其他办法!”
“嗯!”宁子明用力点了下头,后退两步,然后迅速转身,开始收拾出发的行装。
“真是笨死了,这点儿小事儿都做不好!”韩重赟的目光,迅速落在了草原马屁股处的标记上。随即,又扭头看了一眼杨光义。快步上前,跟宁子明一道所有行李干粮,朝没有任何标记的辽东马背上转移。
杨光义被看得心里发虚,干咳了几声,侧过头去看田野里的风景。已经开了春,半空中刮得还是北风,但空气里头,已经有了丝丝缕缕的暖意和花香。
“上马吧!”韩重赟没有功夫去拆穿别人的谎言,先帮宁子明收拾停当,然后又装模做样地用手替他将另外一匹辽马的缰绳拴在坐骑的鞍上,最后,趁着没有人注意,压低了嗓门儿,用只有彼此才能听得清的音量透漏:“婉淑前几天有信来,说她和她妹妹最近要回太原常家。她们家就住在孔庙附近的成贤街,整条街上最大的那座宅院便是!”
说着话,伸手在宁子明的战马屁股上狠狠拍了一记,然后倒退着大笑而去。
“吁嘘嘘——!”战马吃痛,张开四蹄,带动另外一匹着鞍子的同伴,风驰电掣。
“你最好别回来,别让我再看见你!”杨光义策马追了几步,挥舞着胳膊,大声叫喊。“再见到你,咱们就老账新帐一起算!我是你的顶头上司,一定打你个屁股开花!谁说情都没有用!你听好了,我可真不是吓唬你。我说道做到!”
“早去早回!”韩重赟停住脚步,站在杨光义的马鞍旁,微笑着举起胳膊,在早春的朔风中轻轻晃动。
一高一低,他们的身影被阳光刻在了路边的田野里。直到沧桑数十年后,依旧温暖如初!
“一定!”宁子明在心中默默地回应,双腿夹紧马腹,努力控制着自己不要回头,不要让眼睛里的东西滚下来。
从始至终,他没说一个谢字。二人今天所为,也不是他一个“谢”字所能报答。此番出塞,山高路远,但是他知道,自己早晚都会回来。自己一定会回来,自己的家人在这儿,自己的朋友也在这儿。
自己,早已不再是孑然一身。
当天傍晚,宁子明在一座刚刚恢复了秩序没多久的县城里住了下来。第二天一大早,又抖擞精神,沿着官道继续北行。沿途中,不断看到全副武装的乡勇和差役,检查过往行人的身份,捉拿其他地方势力的细作和逃散的土匪头目,但他凭着参军的腰牌,无论走到哪里都没人敢过多刁难。
如是又匆匆忙忙走了五天,第六天上午,终于来到了太原城附近。作为汉王刘知远的老巢,此地被经营的极为繁华。还没等靠近城门,便有股太平盛世的气息扑面而来。
官道两侧,挑着担子准备进城买卖货物的农夫和商贩,排成了一眼望不到边的长队。而官道正中央,乘着高车的富商和骑着白马的公子哥们,则熙熙攘攘,宛若一股涌动的金潮。
“这么热闹的地方,我怎么才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跟婉莹见上一面?”一边顺着骑马的富贵人流朝城里涌,宁子明一边在心里小声嘀咕。
感谢好朋友的仗义相助,他在出塞之前,得知了常婉莹此刻身在太原的消息。随即,跟常婉莹当面交代一下行踪的念头,就像野草般在他心里生了根,并且随着他与太原城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不断长得更高。
“我要见她一面,告诉她我不是那种言而无信之辈。我没有辜负他们常家,我只要活着就肯定会回来!”
“我要见她一面,告诉她如果万一我回不来,她就不必再等!”
“我哪有资格让她等?我只是跟她道个别而已!”
“我得见她,告诉她我一直挂念着她,从山中第一次见到她那天开始!”
“我,我何必告诉她这些。万一真的回不来,岂不耽误了她!”
“我干脆见她一次,随便说几句话就走。”
“我,什么都不用说,远远地看上她一眼便好!”
“看上一眼便好!”
……
一路上,千百种念头,反复在少年人心里纠缠,剪不断,理还乱。
有些话,心中明白就好,却是没有必要说的,说了,反而显得生分。
有些话,却是不能说。
自打去年从昏迷中醒来,宁子明几乎每一天,都在努力让自己活下去,努力挣扎求生。然而现在,他却想的不只是活着。
他开始去想另外一个人,想如何让另一个人活得更好,更开心。哪怕那个人,今后心里头再也没有自己半点儿影子。
这种想法,有时候令他显得形神萧索,有时候,却令他整个人显得魁伟异常。他知道了思念的滋味,他知道了什么叫做患得患失,他同时也知道了,自己身为一个男儿,应该担当一些什么,而不是像当初刚醒来时那样懵懵懂懂,随波逐流。
“也许,不见更好!”当马蹄接近城门的刹那,他忽然心中有了一丝明悟。果断带住了坐骑,掉头便走。
不见,常婉莹知道自己“逃走”的消息,会失望,会生气,却不会痛苦一生。
而自己见了一面之后,却从此渺无音讯,恐怕会耽误她整整一辈子。
那便不见也罢!
如果不能保证未来,又何必不现在就放手!
不管周围怪异的目光,宁子明笑了笑,努力在马背上将身体挺了个笔直。逆着入城的人流,缓缓往外挪动,挪动。
人潮由拥挤渐渐变为宽松。
周围的声音由喧嚣变为宁静。
一道暗金色的阳光,从云彩缝隙里照下来,照亮少年人的身影,还有背后那座巍峨的城池。
有股薄薄的雾气,逆着日光缓缓而上,渐渐将少年人和城池隔离开来。渐渐让城池和人的轮廓都变得模糊。
有股莫名的滋味,渐行渐远。
渐远渐生。
注1:定州,现在保定一带。后汉时,过了此地,便是辽国。
酒徒注:此段,适合听卢冠廷的《一生所爱》
1。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