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好歹
“那就难怪刘氏要跑了了,这不逃早晚就是个死。”不过刘氏能偷偷运走一些细软私蓄,也算她聪明了。
“那定国公夫人还跑到娘娘面前来恶人先告状,心也忒黑了。”
顾昕笑了:“她可不觉得自己心黑,她只怕还觉得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呢。”
香云睁着一双圆圆的眼睛,满是纳闷。
顾昕觉得她这个模样很有趣,象以前她喂过的猫儿一样。话说她以前在顾家的时候,顾家后园有猫出没,顾昕喂过其中一只黄猫,那只猫可能是有人养的,皮毛油亮,膘肥体壮,三五不时来顾昕这儿吃一顿,下雨下雪的时候,顾昕还会把侧间的窗子留条缝给它进来住。
那只黄猫眼睛就大大的,圆圆的,和香云现在的模样挺象。
“如果定国公夫人是个明辨是非的人,她就做不出苛待媳妇,逼人守寡的事情来了,她做这些事的时候也肯定不觉得自己有错,错的一定是旁人。就象今天,我没应她所求,你说她回去的一路上会不会恨恨不平的在咒骂我呢?”
香云顿时站了起来:“她敢!”
“这有什么不敢的,这宫里宫外骂我的人多了去了,不差她一个。”
香云愣了。
她也不是傻子。宫里头骂娘娘的人可多了,那些不得宠的妃嫔,尤其是李妃,她只怕会天天骂日日骂。宫外肯定也有,听说还有人编了戏说宫中出了奸妃呢,只不过假托是前朝的事,还有人家特意传了这戏到自家去唱的。
“这些人都不是好人。”香云重新坐下给顾昕捶腿,恨恨的说:“都该抓起来打他们的板子。”
顾昕乐得不行:“好,以后要逮着说我坏话的,就打板子,你亲手打,行不行?一准儿让你出了气。”
香云没管娘娘这是在拿她逗趣,认真的答:“奴婢亲手去打,奴婢不怕见血。娘娘不是他们说的那样,他们这么乱说,就是没安好心,就不是好人。”
这个丫头……
顾昕摸摸她的头:“嗯,今晚上赏你一碗肉吃,先把力气养养吧。”
赵良又说起定国公府的其他事情来。
“定国公夫人是个很小气的人,为人吝啬,喜欢敛财。定国公府世子娶的媳妇进门后接手了府中管家大权,定国公夫人说是荣养,其实很不甘心,几次想跟世子夫人争斗,但世子夫人娘家得力,本人又很有手腕儿,定国公夫人几次下来闹得自己灰头土脸的,不但权利没争回来了,反而折损了不少人手,还在定国公面前失了体面。说实话,她在府里也就能折腾一下刘氏了,别的事她也插不上手。”
香云小声说:“反正她不是好人,娘娘,下次她再来就不要见她了吧?”
顾昕说:“你不用生气,定国公夫人心地不算好,但定国公府还是有明白人的,等着瞧,刘氏这件事要不了两天准有定论。定国公府只怕还会有人进宫来请安,到时候不要为难人家。”
香云不是很明白中间的道理,但是香珠和赵良都是明白人。
“娘娘,刚才勤政殿遣人过来说,皇上晚上会过来用膳,请娘娘预备接驾。”
“知道了。”
顾昕懒洋洋的在榻上翻个身:“我歇会儿,过两刻钟再叫我起来更衣。”
要顾昕说,这么热的天,皇上大可不必往会宁宫跑,听说勤政殿又大又凉快,皇上自己用个膳,早点儿歇息不好吗?
他一过来,她还得重新梳妆更衣迎驾,皇上还总是查她写字的功课……近来不光督促她写字,甚至连她看什么书也要过问了。
但是……
要说顾昕反感皇上过来,那倒也不是……
起码今天她就有好些话要跟皇上说。两位郡王妃的事,还有定国公夫人这事。
一开始皇上来会宁宫时,顾昕都不知道要和皇上说什么,毕竟两个人又不算熟,她对皇上喜好什么,厌恶什么一点儿都不了解,对着皇上难免有些束手束脚外加诚惶诚恐的,从头到脚都不自在。
但是现在她对皇上也算熟悉了——三天两头的来,能不熟悉吗?
皇上话不多,但不算是个难相处的人,也从来没有对她发过脾气。
嗯,皇上胃口没她好,假如摆一盘肉和一盘子草,皇上肯定是吃草比较多。尤其最近天热了,皇上吃肉就更少,几乎不动荤腥。
正好香珠问:“娘娘,晚膳要预备些什么?”
“吃面吧。”顾昕说:“牛肉,火腿,胡瓜这些都切丝,豆角菌子豆腐干这些都切丁炸了,多预备几样酱料,面条要现煮,之后过水,再滤净了,一定要爽滑筋道,可别煮过了或是坨了。菜肴嘛……让他们看着上,对了,那个鱼冻还不错,再来一道前天做过的蒸豆腐。”
赵良一一记住,赶紧去膳房传话。
皇上来的很早,比往常都早。以往来时常常天都黑了,顾昕禁不住饿,常会弄点心垫肚子。但皇上今天来的时候,太阳还没下山,顾昕脸才刚刚洗好,还没来及上妆呢。
“算了,粉就别上了,点一下唇脂就行。”
天热人容易露出倦容,用一点唇脂人会显得精神许多。
顾昕对着镜子照了照,就出去迎驾了。
皇上虽然是一路从勤政殿过来,但是手却不热,身上也没有多少汗。至于顾昕是怎么知道皇上手不热的——她要行礼的时候皇上直接握着她的手让免礼,然后顺便就挽着她的手进殿了。
顾昕也说不上来为什么,大约是皇上是个格外沉稳的人,所以顾昕一见着他,也觉得心里跟着安定下来了。
“晚膳吃拌面,我还要了鱼冻和蒸豆腐。”顾昕踮起脚,伸长手臂,替皇上将头上的的玉冠取了下来。玉冠再轻巧也是压在头上,皇上来了会宁宫就不会再走了,抓紧时间让头颈松快松快。
“也好,朕也正好想吃个爽口的。”皇上换了一件纱袍,靴子也脱了,整个人往竹枕上一靠:“今天都做什么了?朕听说你这里今天好生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