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理所当然
“谁负责靠山县的考核?”于文栋说道。
“启禀大人,是下官!”一名官员起身说道。
于文栋看了一眼,道:“莫良,你告诉本官,靠山县的赋税交齐了吗?你就给他甲级上等?”
“大人,靠山县今年的赋税分文不差的全部交齐了!”莫良低声说道。
“全部交齐了?”
于文栋微微一愣,随即说道:“本官记得靠山县的县令乃是田博和卓俊郎是吧,他们是不是为了得到甲级上等的评价,鱼肉百姓,强迫百姓砸锅卖铁也要将赋税全部交齐?!”
说到后面,他的声音已经变得冰冷一片,靠山县这种穷乡僻壤,百姓能活着都已经是件极为不易的事情,为了交齐赋税,如此作为,跟逼迫他们去死又有什么区别?
如果真的是如此,那他就要到乾宇面前参其一本,作为百姓的父母官,为了自己的考核,枉顾百姓死活,那他不配为官!
“大人,您误会了,田博二人并没有强迫任何百姓缴赋税,相反百姓对其二人可谓是感恩戴德,甚至送了万民伞!”莫良立刻否认道。
“送了万民伞,这怎么可能?!”于文栋一脸
不可置信的说道。
万民伞代表的是什么意思,他作为吏部尚书不可能不清楚!
那是代表着地方官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挽留的意思,代表着父母官,像伞一样遮蔽着一方的老百姓,送的伞越多,表示这个官越有面子。
如果在这个官被撤职或者降职的时候,当地还有人送伞,甚至拦轿,说明这个官绝对是个清官或者好官,而且当地人同时又有情有义。
“你们确定这是当地百姓是真心实意,而不是被田博等人胁迫,弄虚作假的?”
“绝对不是,甚至下官还特意派人去调查了一番,发现整个靠山县都焕然一新,从之前的衣不蔽体,变成衣冠楚楚,而且全县城三岁以上的孩童都可以免费读书!”
莫良说到这的时候,脸上全是感叹之色,三岁以上孩童人人可以读书识字,这放在乾城都做不到的事情,在穷困潦倒的靠山县居然做到了。
此话一出,另外一名官员立刻说道:“靠山县也是三岁孩童以上都能免费读书识字,我这良云县也是!”
“还有我这白铁县也是!”
“我这……”
……
吏部这些官员全部站
起来,七嘴八舌的说道。
于文栋听着这乱七八糟的声音,直接让所有人安静下来,紧接着一统计,就发现这让三岁孩童都能读书的县城都是今年田博仲立果这些新科贡士所担任县令的县城,而再进一步了解,发现田博等人的政策都大同小异,这一下他们就明白了,田博等人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功绩,那都是出自乾宇的教导。
既然如此,他们获得甲级上等的考核,那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毕竟乾宇可是屡创奇迹,让贫困县脱困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小事。
于文栋好奇的问道:“那负责考核符涵育和包星的官员是谁,他们今年的考核如何?”
一名官员站了出来,说道:“启禀大人,是下官,符涵育和包星两位大人的考核都是甲级下等!”
“甲级下等!”
于文栋听到这个答案,嘴角露出玩味之色,他们二人担任县令之地都是鱼米之乡,土地富饶,百姓富足,能够得到甲级下等的评价,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过跟田博等人能在贫瘠之地的甲级上等相比,那就是废物他妈给废物开门,废物到家了!
就在
这边考核做的如火如荼的时候,金鹰国却混乱一片,所有官员都人心浮动,不过却没有官员提前跑路,也不能说没人跑路,应该说没人胆敢跑路,在上次大军溃败的消息传到皇城之后。
金鹰国就有大臣害怕殷天磊大军攻入城下,万一城破之后,他们这些金鹰国的重臣肯定是第一批被清算的,到时候铁定死无全尸,他们可不想死的那么惨,所以下朝之后,就有官员收拾金银财宝,带着妻儿老小跑路。
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农倚云早就防备了这一首,毕竟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有一名大臣跑路,那其他大臣就会效仿,到时候不等大军攻入城下,恐怕金鹰国就因为没有大臣治理百姓,而先一步陷入混乱之中,所以她在下朝之后,就命令士兵密切关注朝中文武百官的动向,要是谁胆敢不战而逃,直接将其拿下。
跑路的那名官员,连城门都没出,就被士兵抓获,将其押到农倚云面前之后,农倚云看都没看,直接将其满门抄斩,以儆效尤。
逃跑的官员满门一百八十多口,无一例外,全部被当众砍了脑袋,顿时吓的那些还
没来及逃跑的官员胆战心惊。
万一金鹰国被乾国攻占,他们有可能会死,但是一家老小不一定都会死,起码还能留个后。
但是万一逃跑,那就是满门抄斩,绝后了!
所以就算满城官员在人心浮动,也没人敢逃跑。
农倚云本应正是豆蔻年华的年纪,但自从得知军队大败,殷天磊大军虎视眈眈的时候,满头青丝出现了几颗白发,甚至面色都憔悴了不少,她日夜思索着破
局之法,但除了投降和谈之外,她实在是想不到其他什么方法能够阻拦殷天磊大军。
所幸的是自从发出想要和谈的信号之后,殷天磊大军没有在继续进攻,否则一大半金鹰国的土地都要易主了!
“朴爱卿,除了和谈赔偿之外,难道真就没有其他办法能够阻拦乾国大军了吗?”
农倚云目光灼灼盯着面前的朴步成,尽管想要停战和谈的想法已经传递给乾国,但农倚云依然在想着其他破局之法。
朴步成摇头说道:‘启禀陛下,除了赔偿和谈之外,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归顺与三大皇朝中任意一个国家,有着他们的庇护,或许乾国就会偃兵息鼓,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