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偏方杂论 > 第 16 章 四肢疾病

第 16 章 四肢疾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治疗肩周炎的偏方有:

    1 附桂猪蹄汤:附片、桂枝各10克,桑枝30克,羌活15克,猪蹄1对,调料适量。将猪蹄去毛杂洗净剁开,诸药布包,加水同炖至猪蹄熟后,去药包,加食盐、味精、胡椒粉等调味,煮沸服食。

    2 蛇肉汤:乌蛇肉、胡椒、生姜、食盐各适量,炖汤,肉汤同食,日2次。具有补虚、祛风、散寒之效。适用于肩周炎晚期而体虚、风湿阻络者。

    3 当参羊肉汤:当归、党参、川芎、白芍各10克,桑枝、羌活各15克,甘草5克,羊肉50克,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切块,诸药布包,加水同炖至羊肉熟后,去药包,再加食盐、味精、葱、姜、辣椒等调味,食疗煮沸服食。

    4 桑枝鸡汤:老桑枝60g,老母鸡1只,盐少许。将桑枝切成小段,与鸡共煮至烂熟汤浓即成,加盐调味,饮汤吃肉。具有祛风湿、通经络、补气血之效。适用于肩周炎慢性期而体虚风湿阻络者。

    5 川乌粥:生川乌头约5g,粳米50g,姜汁约10滴蜂蜜适量。把川乌头捣碎,研为极细粉末。先煮粳米,粥快成时加入川乌末,改用小火慢煎,待熟后加入姜汁及蜂蜜,搅匀稍煮即可。具有祛散寒湿、通利关节、温经止痛之效。适用于肩周炎风湿寒侵袭所致者。

    6 当归血藤鸡蛋汤:全当归、鸡血藤各15克,木香、陈皮、赤芍各10克,桑枝20克,鸡蛋1个。将鸡蛋与诸药(布包)同煮待蛋熟后去壳再煮10分钟弃药包吃蛋喝汤每日3次每次1个。

    7 姜葱热敷法:把生姜和葱根切碎捣成泥浆小茴香和花椒捣成面然后将四味混在一起搅匀置于铁锅中用文火炒热加入白酒搅和再装入纱布袋中趁热敷患处温度以能耐受为度上盖毛巾再盖上棉被使之发汗第二天药袋用锅炒热继续用不必换药此药袋可加酒。

    。。。。

    以下是一些放松肩膀的偏方:

    1 揉肩法:用手对肩膀进行按揉,操作的时候用左手揉右肩膀,然后再用右手揉左肩膀。这样可以有效放松肩膀的肌肉,改善肩膀上肌肉紧张的情况。

    2 轻轻摇晃肩膀:用大拇指以外的四个指头按住肩膀,像是在杆面团般,以1秒3次往返的节奏摇晃,最少持续30秒。

    3 保持温热:快速消除僵硬,可以用热水袋或者热毛巾敷在肩膀上。

    4 深呼吸:有僵硬的感觉立刻深呼吸,可以缓解肌肉紧张。

    5 伸展操:像扩胸一样把双肩往后拉:手肘尽可能向后延伸,两边肩膀像是要在背部会合一样用力伸展。手臂交叉远离肩甲骨:两手在胸前交叉,像是要离开肩甲骨一样,尽可能伸向远方。

    6 改善坐姿: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坐姿,必定会导致腰酸背疼。但如果本身电脑放置的位置,桌椅的高低,以及工作作息有问题的话,无疑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7 按摩穴位:自己的手法自然跟专业医生无法相比,但在指示位置上按到酸胀的感觉,就应该是找对了穴道,然后轻重适度地揉压50下即可。

    。。。。

    以下是一些治疗颈椎病的偏方:

    1 生姜和山药:将七大片山药片和七大片生姜母片捣成糊状,再用蜂蜜小许调匀,每天晚上敷到疼痛处,敷两个小时,皮肤好可以时间长点。

    2 生姜和大葱:取生姜1块、大葱1根、葱茅5支捣烂,加水煮开,用毛巾沾药液,敷在疼痛处可消除疼痛。

    3 葱泥拌红糖:取三根大葱要底下的十公分不要根,再用一勺红糖放在一起捣成泥后糊在患处,每天晚上两个小时。

    4 酒瓶治疗:仰卧躺在床上,将酒瓶横放在脖子下,枕上半小时,每天1-3次,对颈椎病有改善效果。

    5 羊骨头疗法:炒熟羊骨头放入白酒中,3天后用生姜蘸取擦拭颈部,一天3次,坚持不超过15天,可根治颈椎病。

    6 生姜治疗:咽下一片生姜或将姜片贴在人中位置,有暖胃行血的作用,改善颈椎病导致的头晕、恶心等症状。

    以下是一些治疗颈椎病的针灸按摩偏方:

    1 颈椎局部:常用穴位是风池穴、颈夹脊穴、肩井穴、天柱穴等,用毫针泻法或平补平泻法进行操作。

    2 远端取穴:用毫针泻法或平补平泻法针刺合谷穴、外关穴、后溪穴等。

    3 特效穴:天宗穴,选择疼痛的敏感点进行斜刺,可以有效缓解颈椎病所引起的上肢麻木、疼痛。

    4 颈三针:选择合适的针刺手法针刺天柱穴、百劳穴、大杼穴和阿是穴。

    此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按摩治疗:

    1 揉捏肌肉:艾灸前热敷肩颈部及手臂,揉捏肌肉,硬块部位要加大揉捏力度。

    2 揉搓硬块:颈椎病患者的上臂外侧一般都有硬块,揉搓起来有明显的痛感,在艾灸肩贞穴前,可以沿着小肠经循行的路线,重点揉搓上臂外侧,将硬块揉开。揉的时候,力道不在大,而在深,这样才能疏通经络,而不致伤及皮肤。

    3 艾灸后溪穴:后溪穴比较深,因此要重点艾灸,只要灸透这个穴位,治疗颈椎病就可事半功倍。后溪穴主要是从手指向肩膀方向打通经络。

    4 揉搓小肠经:艾灸后最好再沿着小肠经的运行路线揉搓一番,以增强效果。

    。。。。

    治疗筋膜炎的偏方有:

    1 外洗药方:没药10克、乳香10克、牛膝15克、柳枝15克、防风15克。

    2 熏蒸药方:伸筋草20克、透骨草10克、艾叶15克、桂枝20克、鸡血藤10克。

    3 外敷药方:伸筋草20克、透骨草10克、赤芍15克、红花8克、川芎8克。

    4 内服药方:当归10克、黄芪10克、桃仁5克、红花5克、鸡血藤5克、白芍6克。

    。。。。

    对于肌肉拉伤,有一些传统的偏方可以尝试,但请注意,这些偏方并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建议。在尝试以下偏方之前,请确保你得到了医生的批准。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肌肉拉伤偏方:

    1 冷敷和热敷:在肌肉拉伤的急性期,使用冰袋进行冷敷可以帮助减轻肿胀和疼痛。在慢性期,可以使用热敷来促进血液循环和缓解疼痛。

    2 红花油:红花油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药物,它可以帮助舒缓肌肉疼痛和促进血液循环。使用时,将几滴红花油涂在疼痛的部位,并轻轻按摩。

    3 云南白药:云南白药是一种具有消炎、止痛、消肿功效的中成药。它可以用于治疗肌肉拉伤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4 接骨散:接骨散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它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它可以通过局部外敷的方式,帮助治疗肌肉拉伤。

    5 按摩:按摩可以帮助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你可以请专业的按摩师或者自己使用一些按摩工具进行按摩。

    。。。。

    对于四肢外伤,有一些传统的偏方可以提供参考。

    一种方法是使用焙丝瓜未。取一个新鲜的老丝瓜,切片晒干后,置于铁锅内用文火焙炒成棕黄色,然后研末装瓶。如果伤处在胸腹部,可以用白酒冲服,每日两次,每次3克,连服三天。如果伤处在四肢,则可以用白酒调匀后敷于患处,每日更换一次,连用三天。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中药湿敷方。生大黄30克、五倍子20克、生栀子30克、白及15克、柑子叶15克、芙蓉花叶30克,混合后研磨成粉末,用醋或黄酒调成糊状,外敷患处,上覆以银皮纸,再用绷带缠绕固定。隔日换药一次。

    然而请注意,对于任何外伤,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首先进行清洗和消毒,然后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治疗。

    。。。。

    治疗风湿病的偏方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偏方:

    1 桂枝白芍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桂枝、白芍、知母、熟附片、红花、皂角刺、狗脊、防风、生地、地龙、骨碎补、生黄芪、桑寄生。每日1剂,水煎服。

    2 黄芪白术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生黄芪、白术、桂枝、制川乌、防己、桑枝、白芍、当归、莪术、炙甘草。将上药水煎,分2次服。

    3 黄槿30克,金银花叶30克,金针30克,冰糖9克。外敷:金针3克,地丁9克,地龙干10克,马齿苋15克,加红糖适量,共捣烂外敷(贴于膝部)。

    4 当归15克,台参30克,防风15克,焦白术18克,寄生30克,白芍30克,木瓜30克,牛膝18克,苍术18克,川芎15克,茯苓30克,桂尖15克,秦艽15克,熟地60克,钩藤30克,元肉30克,炙甘草15克,红枣30克。

    5 川乌9克,防风9克,白芷9克,细辛6克,穿山甲(炒)9克,麝香09克,陈艾绒30克。

    6 棉花子、九头松、石菖蒲、樟树姜、七星剑、槐树皮、万年霜、艾叶、枫木树皮各30克。用法:合酒捣烂炒热包敷患处。

    7 鲜透骨草叶,捣如泥状,涂患处,1~2小时。

    8 白花子、川乌、草乌、江子霜、蟾酥、透骨草、杜仲炭各等份为细末。

    治疗风湿骨病的偏方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偏方:

    1 关节止痛膏:将关节止痛膏贴在患处,能够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

    2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穴位,达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目的,从而缓解疼痛。

    3 药物治疗:口服抗风湿药物、消炎药等,能够缓解疼痛、肿胀等症状。

    4 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电疗等,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消炎止痛。

    5 按摩疗法:通过按摩患处,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6 食疗:多吃具有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的食物,如姜、葱、蒜、辣椒、花椒等。

    。。。。

    针对四肢疾病的偏方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 手足掣痛:可以使用清酱和蜜,温热浸之,或桃仁捣和蜜涂。

    2 鹅掌风:指掌层皮剥落,血肉外露者可用豆腐沫热洗,或鸽屎白雄鸡屎,炒研,煎水日洗。

    3 手心肿痛:白盐、花椒末,等分,醋和敷。

    4 手丫枝痛:通草屑为末,鸡子清调敷。

    5 手足冻裂出血:水胶炖化涂之,外用纸粘贴。

    6 臂腿闪拗:生姜、葱白捣和白面炒熟后敷之。

    7 脚骨刺:没石子,牙皂各5克,研面,白醋精调糊状,敷患处固定,2天愈。

    8 脚手麻木:生姜60克,陈醋100克,煎汤洗1月愈。

    9 脚臭:开水里加茶叶和盐少许,水温,泡双脚搓洗,3次愈。

    10 脚腿抽筋:抽筋时用食指和拇指按压人中穴,按不抽筋为止,结其他部位也管用。

    11 脚手裂:用醋煮杨树叶,泡脚手,3日即愈。

    12 骨质增生:独头大蒜3头,萝卜一片,葱白一段,捣成糊状,滩在布上,敷患处,两小时去掉,过两天一次,5次愈,或生铁屑炒热加醋装布袋内敷患处,4次愈。

    13 类风湿关节炎:生姜,大葱,辣椒各9克,煮面条,乘热吃下,以出汗为度,每日2次,连续10天特效。

    治疗骨质增生的偏方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偏方:

    1 醋搓治骨刺:用醋搓患处,将毛巾蘸醋后敷于患处,每次敷20-30分钟,每日2-3次,可缓解疼痛。

    2 蚯蚓白糖液:将活蚯蚓数条加白糖适量,使其化为粘液,涂抹患处,覆以干净白纸,纸外再包白布,用暖水袋加热至适量温度,反复加热,直至粘液烫干为止。

    3 川芎末和山西老陈醋:将川芎末6-9克和山西老陈醋适量、医用凡士林少许调匀成糊状,敷于患处,用纱布包好,并用毛巾热敷,每日更换一次。

    4 白芍木瓜汤:白芍30克、木瓜、甘草各12克、鸡血藤、威灵仙各15克,颈椎加葛根12克,胸椎加狗脊12克,腰椎加杜仲、怀牛膝各12克(亦适用于膝关节以下骨关节病)。此方重用白芍,若效果不显可逐渐增至60克。若有腹泻,可加炒白术15克、茯苓12克。水煎服,日1剂。

    5 鸡脚桑枝汤:买15克桑枝和250克鸡脚,煲一个小时左右,将鸡脚和汤全部吃光。

    6 通化调理汤:丹参、葛根、黄芪、大枣各18g,桂枝6g,赤芍12g,当归12g,白芷9g,羌活12g,地龙9g,炙甘草6g。

    7 鹿丹汤:

    8 桂枝葛根汤:

    。。。。

    四肢疾病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注意事项:

    1 适当锻炼: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韧性,有助于预防四肢异常。但是,应避免过度运动或剧烈活动,以免加重病情。

    2 保持良好的体位和姿势:避免长时间的同一姿势,如长期站立或坐着,可以通过活动肌肉来减少四肢异常的风险。睡觉时,可以选择合适的枕头和床垫,以保持颈椎和腰椎的正常曲线。

    3 注意营养和水分补充:摄入足够的营养和饮水,可以维持肌肉和骨骼健康。特别是对于骨折、骨质疏松等患者,更应注意营养和水分补充。

    4 避免过度使用某些部位:过度使用某些部位会导致肌肉劳损和疼痛,因此需要注意合理使用四肢,避免过度用力或过度活动。

    5 及时就医:如果出现四肢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6 遵医嘱治疗:对于已经确诊的四肢疾病,如骨折、关节炎等,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不要随意更改治疗方案或过早停止治疗。

    7 注意安全:对于需要使用拐杖、支具等辅助器具的患者,需要注意安全,避免摔倒或碰撞。

    8 保持积极心态:四肢疾病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但需要保持积极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总之,四肢疾病的注意事项包括适当的锻炼、保持良好的体位和姿势、注意营养和水分补充、避免过度使用某些部位、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注意安全以及保持积极心态等方面。遵循这些注意事项可以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四肢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肢疾病名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骨折:骨折是指骨骼完整性的丧失,可由外伤、疾病等原因引起。

    2 关节脱位:关节脱位是指关节的正常位置发生改变,常因外伤、运动等原因引起。

    3 扭伤:扭伤是指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受到过度牵拉或扭曲引起的损伤,常见的有踝关节扭伤、膝关节扭伤等。

    4 韧带损伤:韧带损伤是指关节周围的韧带受到过度牵拉或撕裂引起的损伤,常见的有膝关节韧带损伤、踝关节韧带损伤等。

    5 肌肉拉伤:肌肉拉伤是指肌肉在运动中受到过度牵拉引起的损伤,常见的有大腿肌肉拉伤、小腿肌肉拉伤等。

    6 肌腱炎:肌腱炎是指肌腱在运动中受到过度摩擦引起的炎症,常见的有跟腱炎、网球肘等。

    7 骨髓炎:骨髓炎是指骨髓受到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常因外伤、感染等原因引起。

    8 关节炎:关节炎是指关节的炎症,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

    9 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表现为四肢小关节的疼痛、肿胀、僵硬等。

    10 痛风: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常表现为四肢大关节的疼痛、肿胀等,常因尿酸代谢异常引起。

    关节疾病的食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和病因来选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关节疾病食疗方法:

    1 关节炎食疗方:

    冬瓜汤:冬瓜500克,连皮切片,与薏苡仁50克加适量水共煮,小火煮至冬瓜烂熟为度,食时酌加食盐调味。

    猪肾粥:取猪肾1对洗净切片,人参6克、核桃肉10克与粳米200克,加适量水共煮成粥,随意服用,每日1剂。

    防风粥:取防风12克,葱白两根洗净,加适量清水,小火煎药汁备用;再取粳米60克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药汁熬成稀粥即成。

    桃仁粥:取桃仁10克洗净,捣烂如泥,加水研去渣,与薏苡仁30克,粳米100克同煮为粥,随意服用,每日1剂。

    2 膝关节骨关节炎食疗方:

    冬瓜薏仁汤:冬瓜500克连皮切片,与薏苡仁50克加适量水共煮,小火煮至冬瓜烂熟为度,食时酌加食盐调味。

    丝瓜竹叶粥:丝瓜100克,淡竹叶20克,薏苡仁60克。再将薏苡仁加水煮粥,待粥成时加入药汁。

    关节疾病的按摩针灸偏方因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关节疾病按摩针灸偏方:

    1 膝关节疼痛:

    犊鼻穴、内膝眼穴:可疏风散寒、消肿止痛,对膝关节疼痛有较好的效果。

    梁丘穴: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的作用。

    血海穴、阴陵泉穴:可缓解膝股内侧的疼痛。

    阳陵泉穴:有舒筋活络、补肾壮骨的效果。

    足三里穴:有补益气血的效果。

    三阴交穴:有健脾益血、补益肝肾的效果。

    悬钟穴:可缓解下肢痿痹。

    2 肩关节炎:

    肩髃穴、肩髎穴、肩贞穴:可疏经通络、活血止痛。

    曲池穴、手三里穴、合谷穴:可祛风止痛。

    3 颈椎病:

    风池穴、风府穴:可疏风散寒、舒经活络。

    天柱穴、颈百劳穴:可活血通络、舒经活络。

    肩井穴:可舒经活络、活血止痛。

    四肢健康对人体的意义非常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运动能力:四肢是人体运动的主要器官,它们使得我们能够进行各种活动,包括走路、跑步、跳跃、抓握物体等。如果四肢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我们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

    2 血液循环:四肢是人体血液循环的重要部分,它们通过收缩和舒张血管来调节血液循环,保持身体各个部位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如果四肢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身体其他部位的营养和氧气供应不足。

    3 感觉和知觉:四肢分布着大量的神经末梢和感受器,它们能够感知外界的刺激,包括疼痛、温度、触觉等,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大脑。如果四肢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我们的感觉和知觉,进而影响我们的判断和反应能力。

    4 心理健康:四肢健康也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四肢问题可能导致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健康,例如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因此,保持四肢健康对人体的意义非常重要。人们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避免过度劳累、受伤等不良因素对四肢的损害。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和及时治疗四肢问题,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