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赐封将军府
早朝开始,众臣齐声说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帝回答道,平身,朝拜后众臣纷纷议论。皇帝问道,众卿家可要上奏,众臣无声。
这时候,皇帝问道,众卿家以为秦军犯我疆土,该当如何啊!礼部尚书王槿之上前回答道,陛下,臣以为可命恒伊军,胡彬军北上抗秦,谢安所部回防东都,以保陛下安危。
谢安上前说道,陛下,不可,身为将军,岂能畏战。
吏部尚书刘温上前说,陛下,可命谢将军与胡将军北上抗秦,命恒伊军回防东都。
就谁去抗秦,谁来防守东都,争论不休,有的大臣认为,都该北上抗秦,有的认为都该回防东都,必要时可以护主逃命。
有的认为该战,也有的认为该降,整个殿内争论不休。
皇帝问道,众卿家以为朕该战,还是该降呢?这时候有人主战,有人主降。差不多都是武将主战,文臣主降。
这时候皇帝问道,东方先生以为,朕是该战还是该降呢?东方卿辞回答道,陛下,在下以为陛下该战。
大殿内有大臣指着东方卿辞直骂,说他是第二个李伯护,是奸细。
皇帝问道,先生为何以为朕该战,而不该降,东方卿辞回答道,陛下,天下人都可以降,陛下不可以,皇帝问道,为什么呢,为什么天下人都可以降,唯独朕不可以降呢?东方卿辞回答道,因为天下人降了,还是天下人,可陛下降了,国就没有了。所以陛下该战。
有大臣骂道,说得轻松,如何战,以卵击石吗?这时,东方卿辞回答道。
北方将士南侵。其一,长途跋涉,不是怨倦,就是疲惫战力减去两三成。其二,水土不和,多生疾患,战力又减去两三成。其三,秦王所部,以农充军,看似百万之众,实在战力不足,又减去两三成。其四,秦军远征粮草准备等不足,军士吃不饱,穿不暖,心生抱怨,战力又减去两三成。其五,战报所述的百万之众为虚,秦军前军实际人数不足三十万。
综上所述,秦军战力减去八九成,只剩一成左右的战力,一成战力不足三万,而陛下的精兵强将多达十万。十万精兵强将战两万左右的兵力,陛下必胜,还能大举歼灭敌军。
这时候,陛下龙颜大喜。说道,来人,李公公回答道,老奴在,皇帝说,宣旨。
李公公喊道,东方卿辞,谢安听旨,朕,命东方卿辞为军师,谢安为统帅,二人共领将军府,北上抗秦,谢玄军,胡彬军,恒伊军,所属将军府统一调令。朝中各部协助将军府抗秦,再有降者,诛九族。钦差。谢安,东方卿辞跪拜道,臣接旨。朝中大臣回答道,臣等接旨。
东方卿辞与谢安达成一致,共赴将军府,因为都是主战,所以就情趣相投。
皇帝在宣示殿看了看赵林,赵林有些恐慌的问道,陛下,有事吗?皇帝问道,你说东方卿辞能使唤这些个将军吗?赵林回答道,陛下,恐怕不能。
如果说能使唤这些将军,恐怕非谢安莫属,皇帝问道,那要是谢安也不听东方卿辞的,那我大晋不就要灭国了吗?
李公公插了一句,陛下你可以下旨给谢统帅,让他们务必听东方卿辞的,皇帝回答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赵林回答道,陛下,那你打算如何,皇帝沉默了一会儿,说道,这样,我派你为督军,你带着我的密旨,如果谁不按东方卿辞说的做,就地斩杀。
于是,赵林带着天子剑,和密旨,以充当监军的身份来到了将军府,赵林对东方卿辞说道,先生,陛下命我为监军。
东方卿辞一下子就明白了,赵林怎么也没有监军的才华,东方卿辞回答说,你就老实说吧,陛下派你来的真实原因。
赵林回答道,陛下命我前来,第一是做先生的护卫,第二是带来了天子剑和密旨,陛下密旨,如果谁要不按先生说的做,命我就地斩杀。
东方卿辞笑了笑,感谢陛下挂怀啊!我用不着这些东西了,陛下多虑了,将军府是为了抗秦,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任何事情都可以商量决定,而不是听谁的,我觉得谁说的有理,听谁的,你觉得呢?
赵林回答道,先生说得是,可问题是如果先生说的是对的,他们偏偏不听呢?东方卿辞回答道,不会,谢老将军并不是不明事理的人,我与老将军谈下来,甚是融洽。
至于你,还是回去吧,回去告诉陛下,不要多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让陛下放心,我东方卿辞定会处理好军中的关系。
这样做是不对的,至统帅于何地,回去,告诉陛下,不要多疑,军中朝中,一定要军臣一致对外,方可退敌。走吧!即刻就走。赵林回答道,是,军师。
赵林出军师大帐的时候,谢将军过来了,谢安看了看赵林,问道,赵林,你来干什么?赵林回答道,没干什么,下官这就走,老将军说了一句没干什么?等等,你手中是什么,赵林看了看手里的剑,回答道,这是陛下的剑。
谢老将军看了看,说了一句,天子剑,你就说吧!陛下到底让你来干什么,赵林实在没办法了,就一五一十的向统帅交代了,统帅考虑了一下,说道,陛下的担心并无道理,的确是这样,正常情况下,军师恐怕无法指挥军中将领。
赵林回答道,可军师让我回去了,我还得回去复命,老将军,你就别为难下官了。
统帅考虑一下说道,你可不能走,既然陛下派你来了,你就留下来吧,就做军师的护卫。老将军说道,走,跟我去见军师,我让他把你留下来。赵林回答道,是。
统帅带着赵林来到军师帐中,东方卿辞问道,我不是让你走了吗?赵林回答道,老将军让我留下来。东方卿辞说道,回去吧,用不到。
这时,统帅说道,既然来了,就让他留下来吧,我知道先生的意思,先生是怕我多疑,放心吧,我不会,是陛下多疑,那就让他留下,也好给陛下报道。
这时候,东方卿辞默默了一下,回答道,既然统帅让你留下来,那你就留下来吧。也好让陛下放心。赵林回答道,谢谢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