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满江红:乱世草莽搏王候 > 第16章 文能提笔安天下(一)

第16章 文能提笔安天下(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好!”

    王壬秋击节称赞,高声道:“疾风知劲草!不愧是我逐鹿书院的好弟子!接下来就要靠你们了!”

    “请老师指教,学生应该如何着手?”

    杨皙子知道,自己这位老师天纵奇才,若不是年岁已高,哪轮得到自己来做事,他这么说,想必是已经有了周全的安排。

    果然,王壬秋道:“如今人才凋敝,再以科举取才,恐怕是难以为继了,加之眼下最缺精通西学人才,因此已有传言,朝廷将改科举为新学。”

    “千百年来的祖制,这朝廷说改就能改了?”

    福三有些疑惑,他在京城听过不少变法、改制的时事,总是雷声大雨点小。

    王壬秋道:“反对的声音当然不少,但庚子之难让变法之事重提,将来便是大势所趋。前些日子,老夫与旧日同僚串联,商议了一个折中的法子,已拟了一封折子,上书朝廷。”

    “什么法子?”

    福三很好奇,事关天下举子出身的大事,一封折子就能解决了?

    王壬秋轻轻吐出几字:“经济特科!”

    “经济特科?”

    两位学生不明所以,齐齐发问。

    王壬秋对于自家弟子,当然是毫无保留,详细讲解起来。

    本朝科举分县试、乡试、会试、殿试,以四书命题,以八股取士,本来立意是代圣贤立言,取有用之士。

    但经年累月下来,作过的题目已经多的数不胜数,主考官为了避免试题重复,考生有抄袭旧文的可能,只能故意把四书原文原句,有意割裂,成为截搭题,往往文理不通,命题怪癖。

    而考生更是为了考中,无所不用其极,各种手段层出不穷,冒籍、骑考、替考、夹带、打连号、誊抄、虚报等等。

    加之官场昏暗,就算侥幸考中进士,没有上层关系的话,就没有实授的官职,只能待选、候缺。

    所以科举无用,便成了有识之士的共识,当年戊戌变法就提出了废八股、变科举的倡议。

    但科举毕竟是天下读书人为数不多的出路,在没有好的法子前,不行科举,无疑是与天下读书人为敌,因此戊戌变法失败后,科举又回归了老路子。

    而所谓的经济特科,是效仿康熙朝十七年五月“博学鸿儒科”的前例,在正常科举之外,增设了一种取士的通路。

    当年正值天下初定,三藩作乱,加之满汉情绪对立,康熙帝便在正常科举之外,增设了这“博学鸿儒科”,主要用以招揽人才,是为“特科”。

    王壬秋他们便是从此处入手,不动科举根本的前提下,建议朝廷先开经济特科,选拔有用实干之才,待得卓有成效之后,再一举改革科举制度。

    因为有了康熙朝的先例,这经济特科倒并不违反祖制,反而还是正儿八经祖制,想来这守旧的满人权贵必然无话可说,汉家子弟又多了一种出路,更是会奔走相庆。

    说到这,王壬秋有些感慨,想当年,康熙这招不可谓不老辣,此举将原本心有芥蒂的汉人英才大半拉入了满清阵营,搞得吴三桂的大周倒是人才凋零。

    “老师,那这经济特科,何时能开?”

    杨皙子听了很是激动,他虽然在科举一途很有心得,但终究也只是把这当成了一个进身的途径而已,现在有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新法,当然是要改投这经济特科了。

    “今年便可电诏全国,明年,最迟后年,将会安排第一次大比!”

    王壬秋显然很有信心,看来是有十足的把握能让这经济特科成为现实。

    “只是……这经是好的,别让人给念歪了……”

    福三小声嘀咕,他在京里见得多了,很多政令本意是好的,结果执行起来就走了样,最后搞的天怒人怨,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王壬秋显然已经考虑过这问题,说道:“所以这次特科的主试官,保举的是张香涛!”

    “如果主试之人是香帅的话,那便最好不过了!”

    杨皙子再也想不出更好的人选了。

    中兴四大名臣,曾氏、左氏已去,李氏经议和这遭,怕是名望大跌,那也唯有这功勋彪炳的张大人能胜任了。

    张香涛自幼便有神童之名,十六岁便中了顺天乡试解元,当时轰动一时,才名遍传天下。

    他本来是可以来年连考连捷,中进士做翰林,为科举史话上,再增添一则少年高中的美谈,但很可惜,天不遂人愿,他的父亲陡然离世,只能按律归家守制,倒是白白错失了一次会试的良机。

    待到接下来的几科,张香涛的堂兄成了会试的考官,按大清律例,他又得回避,以示清白。

    直到同治二年,昔日的神童已是二十六岁,方才有机会进京赴考。

    皇天不负有心人,多年的等待没有白费,这一次张香涛一举高中一甲第三,成了当年的探花郎。

    按常例,考中探花可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做些清流之事,养养声望,未来便是内阁储相。

    可张香涛大不一样,他心系天下,对于官场上的腐败之气,尤为厌恶,于是接连上疏弹劾多位朝堂重臣和地方大员,令人侧目。

    当然,他并非只是蛮干,而是有了充分证据之后,再找准时机,一奏一个准,几次下来,便成了清流领袖,官职也步步高升。

    随着官位越大,他做官的本事也水涨船高,最后连太后也知晓了他的大名。

    当年官场上有一则趣事,王壬秋随口说给了两位学生听。

    光绪六年,宫里做了满汉全席,太后命两个太监挑着食盒赏赐给醇亲王福晋。

    太监到了午门遇上守门统领查验,按宫里的规矩进出都得开盒接受检查,可这太监依仗是太后身边的人,嚣张跋扈,反而是恶言相向。

    守门统领可是责任在身,容不得他松懈,万一真出了什么差池,他可是要掉脑袋的。

    两方争执不下,就动起手来,太监们哪是对手,三两下就被放倒了。

    太监们气不过,要送的饭菜也不管了,爬起来就跑太后那告状,还颠倒是非,说是守门统领故意刁难,勒索钱财,还踢翻了太后亲赏的食盒。

    太后信了太监的话,立马将午门守卫全部拿下,还要刑部将他们杀头示众。

    这谕旨一下,可就一石激起了千层浪,搞得人心惶惶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