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突突出重围 > 第15章 一个科学家的研究路

第15章 一个科学家的研究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当俘虏到达天州以后,立即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一大群厨师准备好的肉、蛋、奶、蔬菜放在长长的桌子上。

    这些平时没有吃饱过的俘虏,立即冲了上去狼吞虎咽!

    “香!真香!”

    “这要是在国内,根本吃不到!”

    “德国也吃不到?”

    “德国早就开始了粮食限额,被英国封锁地不要不要的!”

    “苏联也一样,不过,苏联更艰难,几乎没有吃的!”

    “若是能把家人一起带来就好了!”

    “呜呜!和西伯利亚一比,简直就是天堂!”

    方正傲慢地拿起喇叭。

    “留在天洲,天天都能吃这么好,工作只需要工作十个小时,不加班,少的工作八个小时,天洲的物价最便宜,教育补贴70,医疗补贴90,水电费补贴50,汽油补贴10,老了还有疗养院!”

    “呜!”其中一个德国俘虏听了这句话嚎啕大哭。

    旁边一个人问他:“这么好的条件,你哭个蛋?”

    “我是激动坏了,戎马半生,总算找到一个我喜欢的地方!”

    科罗廖夫啃着一根煮熟的红薯找到方正:“方正先生,我是航空航天专家……”

    方正放下喇叭,有些不耐烦地对他说:“我知道你是航空航天专家,可研发这些少说也需要一亿人的参与,我们天洲就几百万人,哪里有这么多人口建设航空航天产业链?”

    “这样吧,你去找洲长,看看洲长给你安排什么职位。”

    咚咚咚!

    “进来!”

    方正带着科罗廖夫来到了感人的的办公室。

    郝人瞅了瞅他后面的科罗廖夫。

    “他是谁呀,穿着苏联衣服。”

    “科罗廖夫,我刚带回来的俘虏。”

    “哦,说起俘虏,”郝人一脸高兴地指着他说:“方正,你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刚刚给你加分,在你的努力下,政府部门的分数与陆军不相上下!”

    “哦吼吼!”方正笑的合不拢腿:“洲长过奖了,这是我应该做的,哈哈!”

    “对了,这个科罗廖夫,他说他是物理学家……”

    科罗廖夫接过话茬:“确切地说是航空航天专家。”

    对此,他给了郝人一个很不好的印象。

    郝人冷着脸对他说:“在天洲,讲究上尊下卑,你知不知道打断一个政府官员的话,是什么罪?”

    对此,科罗廖夫很是惊讶,没想到这个年头还有人搞封建那一套,不过,看别人的反应,好像很正常的样子。

    “不过,念在你是第一次犯错,而且,不懂天洲规定,暂时放过你。”

    “航空航天专家是吧,天洲暂时没有这方面的立项,这样,你去大学做校长吧,另外,也可以兼任我的物理学咨询。”

    “夕月,将名单捋一捋,看看那些人愿意去哪里,学校和工厂可以随便选,不要浪费了他们的专业,正好,工厂也缺少很多科研人员。”

    金夕月点了点头:“好的,洲长。”

    郝人看了看科罗廖夫:“你还有什么事?”

    科罗廖夫:“我想搞一个项目,试试喷气式发动机,就是火箭、飞机用的那些。”

    “需要多少人?”

    “这个需要的人不多……”

    “哦……”

    “也就一万人吧!”

    郝人看向旁边的金夕月:“咱们有多少科研人员?”

    “就苏联来的那一万多人……”

    “……”

    郝人深吸一口气,心说,好家伙,一来就要将近90的科研人员,这不是飞机要飞,是你装上了发动机。

    郝人挠头。

    他不知道喷气式发动机与以前的发动机有什么不同,也不知道喷气式飞机有什么优势,不过,既然这个家伙这么喜欢研究飞机,说不定还真的有用。

    但是……天洲要这些飞机干啥呢?

    他首先想了想中东,呵呵,根本没有能打的。

    再想北美,在美国旁边有没有战斗机都一样。

    接下来是巴西,这个巴西,好像时时刻刻都想复仇,而且,天洲的东领地是两片领土。

    用一万科研人员去教育学生不好吗?非得去搞这个喷气式发动机,有用吗?

    另外,有发动机还得造飞机,这得耽误多少出口赚外汇的生意?

    若是造飞机,几百万人全都得去搞飞机产业链,什么雷达、发动机、橡胶轮胎、气动设计的风洞等等都需要大量钱去进口技术、升级研发。

    买飞机、卡车、工程车的很多,买雷达、发动机、橡胶、用风洞的很少。

    “唉?不对,我记得,德国研发喷气式发动机只用了几千人?是吧?”

    科罗廖夫解释说:“那是因为咱们刚刚起步,人家都研制多少年了,自然需要的人多一点。”

    “另外,您不用担心钱的问题,只要发动机研制的好,一台发动机的利润就是几百台汽车。”

    “是吗?!”郝人眼前一亮,显然十分动心:“这可比卖汽车快的多,夕月,重新调整产业,除了卡车和采矿用的设备以外,其他车咱们不生产了,统统搞喷气式产业!”

    “科罗廖夫先生,这次全靠你了,这样,你来做咱们天洲产业布局的官员,从现在起,你是天洲工业发展部以及科研部长,除了那个卡车、采矿器械、炼油器械不能动以外,其他的,你看着分配!”

    科罗廖夫万万没想到,自己一着不慎竟然做了天洲部长!

    “谢谢洲长!谢谢洲长!”

    “不过洲长,这个资金……”

    旁边的金夕月解释说:“天洲没有什么资金不资金的,都是国企,想要研发尽管调配资源,但千万要记住,除了用于科研外,不要在其他地方浪费国家资源,否则,会被检查的。”

    出了洲长办公室以后,科罗廖夫意气风发。

    在他看来,虽然天洲无法研制火箭,但是可以研制飞机。

    (瑞典五十年后一千万人研制三代机)

    等飞机成熟了,照样可以飞到太空,天洲条件这么好,自己可得多活几年。

    想到这里,他不由地哈哈大笑。

    “不行!”科罗廖夫突然停下脚步:“再过几十年我都多大年纪了,还得以火箭为主!”

    回到港口,他冲着那些昔日里的同志大手一挥:“各位,我宣布一件事!”

    有人站了起来:“你想说你……”

    “不是,我想说的是,现在的我,已经正式成了天洲官员,从现在起,愿意跟我组成天洲科研部门的站出来!”

    一群人站在原地目瞪口呆地看着他。

    “天洲有精神病院吗?”

    科研与发展部临时办事处。

    一群科研人员拿出了自己以前的设计。

    “若是天洲有这些材料,咱们完全可以将这些发动机在天洲制造出来。”

    “没错,不过可惜,天洲人口太少。”

    “别吵,咱们现在应该让人去调查一下现在的天洲合金、车床等情况。”

    “不错!”

    科罗廖夫带着一大群科研人员浩浩荡荡地挨个工厂检查设备情况。

    首先到的是一家车床厂,在这里,科罗廖夫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上尊下卑。

    他没有问的时候,别人没有一个敢在他面前叽叽喳喳的。

    这权力,比苏联可爽多了!

    在检查了设备情况以后,科研人员走出工厂。

    “可以啊,这些车床比苏联的还好!”

    “能在美国、英国购买科技产品真不赖。”

    “这样说来,车床方面没问题,走,去看看其他的。”

    冶金部门,科罗廖夫面前放着几块合金。

    众人查看了一下这几块合金的资料议论纷纷。

    “这可比苏联合金强太多了。”

    “可惜,若是在苏联的时候有这样的合金该多好。”

    “啧啧!真不错!”

    回到会议室,众人围在一个桌旁讨论。

    科罗廖夫:“各位,基础材料方面没有问题,现在,咱们应该注重方向,是重点研究喷气式飞机需要的发动机,还是重点研究火箭发动机,这两个,哪一个排在前面。”

    科罗廖夫倾向火箭发动机。

    “火箭发动机能干啥,也就能用在喀秋莎上。”

    “没错,飞机发动机,起码还能卖,火箭发动机,谁买?”

    “还是利益为先!”

    科罗廖夫一看这么多人反对,据理力争。

    “你们都错了,在我看来,飞机发动机用不着放在前面。”

    众人有些鄙视地看着他。

    “科罗廖夫,你只不过是想研究火箭,根本不想研究飞机发动机。”

    “没错,你的心思,我们早就看穿了。”

    对此,科罗廖夫有些面红耳赤,不过,为了自己心里的那个使命,无论如何,也要研究火箭发动机,这是自己诞生到地球的任务!

    “各位,我知道你们说这是什么意思,我喜欢研究火箭,难道你们就不喜欢研究飞机?咱们谁也别说谁。”

    “另外,说到利益,天洲有石油,有矿产,各种矿产都不缺,美国、苏联都从天洲进口钢材、卡车,就这每年的收益都是海量的。”

    “虽然要建设管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但不会一年将资金花费出去,再说,这些都是天洲自己的矿生产的,也用不了多少钱。”

    “所以,生产火箭,是一个荣誉,天洲缺少的就是荣誉!”

    “你别扯淡!”桑吉尔站起来大声斥责:“你若是这样,我们就告诉洲长!”

    “没错!”

    干!

    这一招吓住了科罗廖夫,他仔细想了想,算了,还是研制飞机吧,火箭,自有研制的时候。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