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遇挫高堡
转眼间,高家坞堡在望。拓跋泽和沈云之前放下的礼物,仍在大门口处放着。
堡民远远看见自家少爷归来,早早放下吊桥。高勇翻身下马,用右手摆了个请的姿势。拓跋泽和沈云互视一眼,翻身下马,示意几人捧上礼品,其他人等在堡门处等候。对于高勇一抱拳,当先走过吊桥,高勇其后跟上。
走过吊桥就看到高家坞堡的大门。堡门门洞宽约两丈,高约三丈,深约三丈,可知城墙之厚和城墙之固。厚近逾尺的槐木大门之上还置有千斤闸。此时,木门已大开。
高勇一抱拳,当先领路而行。
走进堡内,房屋大多为石头垒制,虽然简陋,倒也井井有条。有些房屋门上还标有“粮”、“衣”、“军”等字,料想是储存用房。因冬日农闲,堡内居民倒也无事所所,自得其乐。只是大部分民众均衣衫不整,面有菜色,看样子据堡而守、与世隔绝的日子也不是特别惬意。堡内有水渠引山顶山泉至堡中一水池,以作生活用水,满溢之水则引之至堡沟内作护城河。
高勇在前面引路,一路介绍。堡内居民均对他一路行礼,看似对于高堡三少极为尊敬,同时好奇地打量着拓跋泽和沈云。拓跋泽和沈云均神色不变,谈笑自若。
须臾间,他们到达堡正中水池之后一木制高楼处,只见望楼飞阁,典型的汉人建筑。门口已站有两位中年文士,正等候他们的到来。
拓跋泽和沈云拱手行礼,正要开口。当前一人摆手道:“两位能降服老三,肯定是人中英杰。两位来访,真是高家之幸。敬请正堂说话。”率先行进,拓跋泽和沈云互视一眼,走将进去。
正堂之内,正中有一座木制屏风,上绘一只猛虎望月图。屏风上方屋檐处挂有一牌匾,上书龙飞凤舞的“不争堂“,两侧柱子上书一幅对联。只见到处古色古香之物,桌椅阁几,均由檀香之木制成。
依宾主坐下,侍女上茶之后,主位之人开口道:“在下高乾,此两人为舍弟高廉和高勇。家父年迈,由在下代为迎客,敬请海涵。两位贵客到访,实在是蓬荜生辉、高家之幸。“
拓跋泽和沈云互视一眼,正要开口。高乾摆摆手,从袖中抽出一纸条,念道:“原堡义堡保义四兄弟,大哥郭武,现任千户,汉人;二哥拓跋泽,拓跋鲜卑之后;三哥沈云,四弟金荣,均为汉人;先前因出征突厥有功调防怀朔镇,称保义军。此后与晋王三子慕容恭投缘,齐结金兰,三哥变成四哥,四弟变成五弟。“随后抬头望向拓跋泽和沈云,说道:”你们两位必是二哥拓跋泽和四哥沈云。“
拓跋泽和沈云吃了一惊,料不到对方对于自己如何了解。尤其是与慕容恭结拜一事,怀朔镇知之甚少,不知高家如何得知,果然不可小觑。
拓跋泽开口道:“正是,在下兄弟唐突,冒昧登门拜访。若先前有所得罪,还请恕罪。“
高廉插嘴道:“还有所得罪。我们堡民都被你们挖空了…“
高乾摆摆手,制止了高廉。
拓跋泽和沈云恍然大悟,知道是先前募兵告示惹的事。看样子,募兵告示吸引了不少堡民从军,包括高家坞堡。
高乾开口道:“舍弟急躁,敬请海涵。两位本次登门,所为何事?“
此次沈云开口道:“不敢相瞒,素闻高家坞堡制作一种神弩,射程可达一百五十步,势可贯穿皮甲。在下冒昧,有意购买此神弩,用于军用。“
高乾与高廉互视一眼,还未开口。高勇率先跳了起来道:“你们做梦,神弩为我高家坞堡至宝,不会外传,更不会相与慕容鲜卑之手。“
沈云答道:“此言差矣,我大燕立国已近百年,对于胡汉一视同仁,不分彼此,我汉人也不再鲜卑人为异族。我大哥是汉人,我和我五弟也是汉人,三哥和四哥却是鲜卑人,我们兄弟情同手足,生死与共。我们意图购买高家神弩,非为对付汉人,而是为了对抗突厥,护我大燕子民,无论是鲜卑人,还是汉人。“
高乾与高廉互视一眼,高乾开口说道:“我相信两位的诚意和志向。但是我高家坞堡有祖训,不可将高家神弩相与外人,尤其是外族。“
沈云道:“千年之前,中原还分炎帝和黄帝。现在,我们汉人自称为炎黄子孙,不分彼此。我们汉人因为有容,所以繁衍千年。历史不会因你我而改变,也许鲜卑也会成为炎黄子孙的一份子。“
高乾道:“多谢兄台至理名言,只是家父有令,在下无能为力。除非…“
沈云道:“敬请指教。”
高乾道:“喔,这个,有待从长计议。“
拓跋泽和沈云无奈,令手下呈上礼物,起身告辞。高乾也不勉强,笑纳礼物,礼送他们至大门口,挥手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