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烧饼歌谶(1)
话说魏忠贤于午时在小皇城见完周公公后,看到窗外几许和煦的阳光,透过晶密的珠链洒落进来,成了点点金色的光斑,心情也变得舒畅起来,“许显纯让杨涟土囊压身、铁钉贯耳,固然败坏了咱家声誉,但也让那些乱臣贼子知道这就是和我九千岁作对的下场。mwangzaishuwu”
忽然外面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一声惊雷,狂风骤起,卷着沙尘,鬼哭神号似的刮来。魏忠贤内心一沉,京城这些天反覆无常,莫非会如徐光启日前说的天变前兆?说起这徐光启,九千岁可是又恨又爱,恨的是其自命清流,即使九千岁礼贤下士,还是一副不屑与宦官为伍的态高傲度;爱的是徐光启确实有才,尤其引用西洋之术谈天论道更是朝中无人能辩倒。然而也因为徐光启一来恃才傲物,二来信洋教、学西术,因此朝中众人无论是归附魏忠贤的浙党等,还是东林党等人,都对他的天变论嗤之以鼻。朝野上下,懂得欣赏徐光启的就只有天启和他九千岁,不同的是,天启好玩因此喜欢徐光启送给他的西洋器具,而他九千岁确实是真心实意欣赏徐光启的才华,若能为己所用,尤其他对天变之说,更能煽动人心,改换日月。
正想着,却闻术士魏文魁前来求见。九千岁心想这魏文魁自称为大明袁天罡,但其天文地理之学远不如进士出身、学贯中西的徐光启,只是徐光启不能为己所用,只好退而其次任用魏文魁,再说魏文魁这套江湖术语用来愚弄普罗百姓为他魏忠贤民间造势也未免不是一件坏事,想到这,便挥手让人宣他进来。
看到魏文魁,魏忠贤直接冷冷说:“魏文魁啊,你自许袁天罡再世,今早和徐光启论战可是不费吹灰之力而大获全胜啊?”
魏文魁自然听得出魏忠贤的讥讽之意,但脸不红耳不赤,“徐光启学的是西洋之术论天文说地理,最多也就看得出地震水灾之类的先兆,而不才学的是天机宿命之道,可帮九千岁问鼎乾坤!”
魏忠贤大笑:“连徐光启都说不过,还什么问鼎天下?”如此狂妄之人,若是平时,九千岁早已让人将其拿下,但现在心情尚可,所以姑且让他说完。
魏文魁不慌不忙说道:“小人之辩,乃逞一时口舌之快,盗虚名于民间凡夫俗子;智者之辩,乃是关系到天机宿命、国策运数,一如姜太公、张子房留名青史。不才耻与徐光启之流做匹夫之争,但闻九千岁爱才若渴,因此不才斗胆奉上一本奇书,顺天应人助九千岁成就大业。”
魏忠贤举起茶杯,漫不经心说:“什么奇书?是你魏文魁自己写的吗?”
魏文魁奉上一张细小绢帛,“九千岁可否听说过烧饼歌?”
魏忠贤正要伸出嘴唇润一下茶杯的水露,听到烧饼歌这三个字,猛然舌头颤抖,举着茶杯的左手一震,像是被行雷闪电击中似的:“你说的可是传说中的烧饼歌,就是当年刘伯温给太祖皇帝算的密书、禁书?据说这书算计到大明的国运,但两百年来无人见过此书,真假不知!”
魏文魁本来内心还带着点忐忑,而今却是胸有成竹说道:“话说当年洪武爷在内殿里吃烧饼,只咬了一口,便听闻刘基进见。洪武爷心想测试刘基一下,于是便以碗盖着咬了一口的烧饼。刘基入殿后,洪武爷问:‘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 刘基屈指一算答:‘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依臣所见碗中为一烧饼也。’ 洪武爷大悦,于是边吃烧饼边请刘伯温算计大明国运。”
看到魏忠贤点头,魏文魁打开绢帛,“这就是刘伯温的烧饼歌,九千岁请看是否刘伯温真迹?”说到“真迹”二字,魏文魁刻意放缓语速、加重声调。
原来刘基除了通经史、懂天文、识兵法,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而著称外,还是一个书法大家,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刘伯温的书法深得赵孟頫和二王书法影响而用笔平顺,结构匀称,其姿态朗逸的书风,修外柔内健,外儒内道的气质,形成自有特色,尤其《行书春兴诗八首》更是劲挺流美、遒媚高雅、清丽秀美,既带有唐楷严谨庄重的意味,又给人以草走龙蛇,墨留芳香的感觉。有文人得知魏忠贤附庸風雅,于是将刘伯温的《行书春兴诗》献给魏忠贤,因此魏文魁断定,若是魏忠贤会看文墨,必然知道这烧饼歌的真伪,若不会辨识文字,更会相信他魏文魁所言不虚。
魏忠贤赶紧从魏文魁手中接过绢帛,上面的字看似刘伯温手迹,顿时露出笑容,语气也由直呼魏文魁改为魏先生,“这确是刘伯温的真迹,看来烧饼歌的传言是真的了?只是听闻洪武爷担心泄露天机,在刘伯温死后,着人问刘家人是否听过烧饼歌,刘家人回说刘伯温没有提过这事。洪武爷当然不信,让锦衣卫将刘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搜了个遍,甚至连刘伯温的棺材也打开了,却还是不见。洪武爷无可奈何,只好禁止朝野讨论烧饼歌这事,说是妖书,藏匿者诛灭九族而不了了之。可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洪武爷越是禁止越是显得欲盖弥彰,民间更是好奇。尤其洪武爷死后,燕王以靖难为由而出兵讨伐建文帝,军师鬼才和尚姚广智传言,刘伯温曾算出燕王是真命天子,以致燕军士气大振,一举南下夺取江山,是为永乐爷。据闻永乐爷让人寻找烧饼歌却不得要领,因此烧饼歌之说更是扑朔迷离,只是魏先生,你如何获得这本奇书的?”
魏文魁沾沾自喜说:“刘伯温既然用他一辈子的心血参透天机,岂会有不留于世上之理?文人生前要名扬四海,身后亦要流芳百世。只是洪武爷断然想不到,刘伯温会在离世前,将烧饼歌写入上好的细小绢帛里,让人在他死后塞入喉中。他断定洪武爷生性多疑,会抄家开棺找烧饼歌,但不至于将他开膛劈肚,才出此奇策。不才花了数十年的时间打探烧饼歌,直到有天从些摸金校尉(即“盗墓贼”雅称)处得知,前朝好些帝王妃子将夜明珠之类珍宝含在口喉中,心想刘基会否也用这招来逃过洪武爷搜寻?刘基身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却简朴葬于乡中,别人说他是淡泊名利,不才却认为是否有此地无银之嫌,所以不才……”说到这,魏文魁不再说下去,毕竟他自诩袁天罡、李淳风之流,岂能自认为盗墓者?
魏忠贤笑颜逐开说:“先生真是袁天罡、李淳风再世,此二人识得武周代唐,女子为帝,这可是盘古开天劈地以来从来都没有发生过的事。先生的才华,不逊袁天罡、李淳风,不知?”随后不语,只是拿着烧饼歌绢帛,看似意有所指对着魏文魁笑着。
九千岁的内心,魏文魁岂能不知,既然武则天作为女人都可以做皇帝,为何宦官就不能?想到这,魏文魁内心一阵愤慨,他十年寒窗,自问含经天纬地之才,腾龙跃虎之志,可就屡试不第!看着好些人无论文韬武略都不如他,却因僵化的八股文制度而中第,内心很是不甘!今早皇城论战,他自许才华足以横扫徐光启,本想和他继续辩论,却被顾秉谦之流默止住。也是,在他们心中,董其昌和徐光启都是两榜进士,他魏文魁再怎么才高八斗,也只是一个不第之人,上到大堂已经算是天恩浩荡,还想着什么和徐光启之类的庶常吉士一辩高下,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想到这,魏文魁暗自咬牙:“自古以来成败论英雄!既然大明的仕途容不下我魏文魁,那我魏文魁就以我的六壬五行之术建功立业,做九千岁的刘伯温!总有一天,我要让那些看不起我魏文魁的人对我恭恭敬敬!”
魏文魁指着烧饼歌向九千岁一一说来,“都城巩固似无虞,除非燕子飞入京。此城御驾尽亲征,一院山河永乐平;秃顶人来文墨苑,英雄一半尽还乡。北方胡虏残生灵,御驾亲征得太平。这八句应验的就是是永乐爷。”
魏忠贤问道:“何以见得?还请先生讲解。”
魏文魁道:“燕子,就是燕王!当年燕王以“靖难”为名起兵,做了皇帝,年号永乐,这就是刘伯温说的燕子和永乐。秃顶人,就是永乐爷起家的军师姚广孝。姚广孝十四岁剃度为僧,法名道衍。永乐爷登基后,姚广孝没有接受高官厚禄而是返乡归隐。至于北方胡虏、御驾亲征,这说的是永乐爷在位之时,北方蒙古兴兵入侵,永乐爷五次亲自领兵作战皆大胜,故当时天下得以太平。”
魏忠贤叹赏道:“刘基真神人也!先生请继续说下去。”
“失算功臣不敢谏,旧灵遮掩主惊魂。国压瑞云七载长,胡人不敢害贤良。相送金龙复故旧,云开日月照边疆。这六句应验在英宗皇帝身上!瓦刺来犯,英宗皇帝率军出征,满朝文武可是‘失算功臣不敢谏’,以致土木堡大败,英宗皇帝被俘,真是‘旧灵遮掩主惊魂’。接着于谦于少保拥立英宗之弟为帝,是为景帝,在京师保卫战中击败敌人,因此‘胡人不敢害贤良’将英宗送还大明。可惜景帝福薄,在位七年,英宗以夺门之变而复辟,果真应了‘国压瑞云七载长’和‘相送金龙复故旧,云开日月照边疆’。看来刘伯温真是算无遗策啊。”
看到魏忠贤听得津津有味,魏文魁更是神采奕奕说道:“天下饥寒有怪异,栋梁龙德乘婴儿,禁宫阔大任横走,长大金龙太平时,老拣金精尤壮旺,相传昆玉继龙堂。大明自英宗皇帝始,朝政有荒废之嫌,以致天下常有饥寒,直到万历爷十岁登基时,任用张居正为相才得以天下太平。只是万历爷后半生不理朝政,埋身于郑贵妃的温柔乡,真是‘老拣金精尤壮旺’,看来上天要‘相传昆玉继龙堂’!”突然间却停了下来,惹得魏忠贤急说道:“先生为何不说下去?”
魏文魁突然叩首说道:“请九千岁恕罪,不才才好说下去。”
魏忠贤连忙扶起魏文魁,“先生啊,你这是学刘伯温啊。快快起来,咱家知道你对我一片忠心,但说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