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算计
由张洪波的漏洞,刑大人智慧的推演出了苏郡之变的真相,他震惊之后,却是不会泄露天机,而是用心的思考能够获得了什么?他事实上,不是那种,只满足于得了银子的权宦。
只是略一停望,刑大人就迈步向了北,一路走过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绿意葱郁的怡心景观,最后抵达了孔雀宫,就是后宫三夫人之一,丽妃的居地。
在孔雀宫院外报进,很快就被允入了,刑大人步入了孔雀宫院,在两个小太监的左右九十度恭迎下,神情淡然的官步行去,那腰板很直,恍如是一位正要去登殿面君的重臣。
走过了堂道,过厅穿轩,最后进入了属于内宅的雅致居阁,居阁里侍立了十几个太监和宫婢,一个精美的雕花木榻上,坐着一名美人,那美人身穿了宽松的丝质白裙,秀发披肩而下后束,鹅蛋脸儿,杏眼桃腮,气质清丽若仙。
“奴婢见过娘娘。”刑大人走去,九十度的弯腰恭礼,与之前的行走判若两人。
“都下去吧。”榻上美人淡然说话,阁中的太监和宫婢,默然一礼后,低头走了出去。
刑大人缓缓直了腰,竟然迈步走向了榻上美人,到了榻前,竟然自然的转身坐在了美人右侧,左臂一伸抱拥了美人,美人默然由之,身子帖偎了刑大人。
良久,刑大人才细声道:“庆儿,人我找好了。”
美人身子一颤,细声道:“你不是说,先用外授之法为妥吗?”
“用外授人种之法,几乎不会让你受孕的,而皇帝能够来了孔雀宫的机会,是很少的,就是来了也未必会合欢。”刑大人细声道。
“那人是谁?可靠吗?”美人语气含惶的问道。
“是陈锦柏,你应该听过的。”刑大人细声回答。
“陈锦柏?是那个,近来在太常寺的,吴城驸马?”美人惊讶道。
“是,很意外吧。”刑大人淡然道。
“他?你怎么可能,让那个陈锦柏?”美人惊讶的置疑。
“很简单,陈锦柏有把柄在我手。”刑大人细声道。
“把柄?什么把柄?”美人追问道。
“以后再告诉你,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为什么择了陈锦柏,因为你生的孩子,需要一个强势的隐父做后盾,日后你若是生了儿子,那会成为靖国之皇,而你也会成为太后的。”刑大人细声说道。
“不可能的,你是在妄想。”美人摇头驳否。
“事在人为,当今的皇帝,当年也是不可能成为皇帝的,如果你真的生了儿子,我自然会一步步的帮他成为了下一代的皇帝。”刑大人自信的说道。
“你不是说过吗?以前的张皇后,曾说当今皇帝会成了亡国之君。”美人细声道。
“那个疯女人的话,已经不可信了,疯女人临死时也说过,她改变了因,所以果也就不同了,其实那个疯女人,除了在江阴县时显得智慧,以及当今皇帝应她先知而登基,之后她说的先知之言,几乎没有准的了。”刑大人细声回答。
美人应声后,忽的身子一扭动,口中细不可闻的嗯了一声,却是刑大人的一只右手,探伸入了美人胸衣内抓抚,很快,美人的身子被放卧了榻上,裙衣被掀起,刑大人捞抱了一条雪玉般的无暇绣腿,神情迷醉的吻嗅,而卧榻的美人则闭合了眼睛,恍如睡了似的,任由这刑大人亵渎摆弄。
“庆儿,你使人去邀请了孙妃,明日一起去庐明庵敬佛。”刑大人细声道。
“邀她做什么?”美人惊疑道。
“邀她给你做个伴,若是你自身有孕了,很易惹了怀疑,若是孙妃也有孕了,那就说明是皇帝的生育能力恢复了。”刑大人解释道。
“你拉上她,是不是有别的心思?”美人置疑道。
“绝对没有的,不过孙妃是陈锦柏的大媒,若是做媒的也搭上了自身,想想都是有趣的事情。”刑大人很是恶趣味的说道。
“我就知道你没安好心。”美人嗔怪道。
“我当然是没安好心,嘿嘿,两个女人下种,得男的机会应该是大了很多,若是有了两个小童做人质,我就不信他陈锦柏会狠心的虎毒食子,一旦有了幼年皇子在握,我就可以一步步扶植了听儒做上京城的统帅,我的儿子听儒,才会是靖国的未来之主。”
刑大人内心妄想着,他有个亲生的儿子,如今就在千牛翊卫,只不过才十九岁,但因为刑大人的努力,已然是千牛校尉,刑大人觉得,他的儿子会有机会成为了万军统帅。
万斌和杨恪,以及很多将领,都是皇帝的千牛卫出身,尤其是万斌,更是直接的由千牛卫,外放为了吴城军统帅。
。。。。。。
次日一早,陈锦柏头一次是不情愿的到了太常寺,如今他不得不屈从于刑太监,苏郡和常郡需要时间扎下牢固根基,他却是想不到苏郡之事,竟然会瞒不得这刑太监。
其实何止是瞒不得刑太监,凡是了解张氏内情的官员,只要不糊涂,都会觉察了苏郡之变,可能不会是张氏主导的占据,但能够推断出苏郡之变真相的人物,都因为各自的利益而沉默由之。
孙氏是知道了,周氏也是知道了,周氏之所以抉择了沉默,是知情者认为陈锦柏与周氏是亲近的,世家的生存理念,就是平衡,就是不愿将所有鸡蛋放在了一个篮子里,周氏的很多人,也是对靖皇失望的。
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周氏不希望发生内战,而王氏和司马氏,却是不知道苏郡之变的真相,他们两氏的势力,主要在京城和西部,对常郡一带的先期注意甚微,就是隐藏了眼线,也是长期在晋陵县呆着。
至于伏入张氏内的眼线是有,但因为江阴侯对张洪波的支持态度,使得江承军上下,甚至就是以为张洪波的行事,是江阴侯暗中支持的结果,除非能够去苏郡调查一番,才会得出另一种的结果,但江阴张氏能够入苏郡的,几乎只有帮助了运兵的两个旁支。
而张氏内部堡垒分明,偏偏只在主支内有眼线,而且还地位不高,所以等王氏和司马氏得到确切信息时,只怕是几个月以后的事情了。
那时的形势,他们两氏的想法,却是未必愿意激化了与陈锦柏的矛盾,因为讨伐常郡,靖皇肯定不会只愿意独用京军,更不会用归宁军,必然会调西部军力为主攻,而两氏当然不愿西部军力调离了西部,去与了常郡军力耗战。
陈锦柏心情烦闷的坐在太医署,他昨日想了很多,就是想不明白刑太监的真正用意,最后只有两个解释,一是他赶巧的撞了网,二是刑太监想获得了胁迫他的人质,其他的缘由都牵强,他根本想不到,刑太监竟然会有儿子,在为了儿子而妄想达成野心。
坐了有一时,忽教坊来了一个小官,请陈锦柏去巡查,陈锦柏不主动去教坊,结果人家来请了,陈锦柏无奈的随去了教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