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单恋癖病
性单恋又称版画式浪漫,是一种浪漫倾向(romantic orientation),为无浪漫倾向谱系(aromantic spectrum)中的一种。指对某人产生爱恋,却不希望获得来自对方的情感回应的人,这类人的恋爱情节可能会因对方的情感回应而消失。
性单恋者的性取向不限,可能是异性恋,也可能是同性恋或其他非典型性性取向。
lithromantic只是一个网络流行词,至今没有任何文献或心理组织承认。中文名“版画式浪漫”中,包含了对“浪漫感受”的向往和对“一段亲密关系”的排斥。其实这只是一种心理状态,类似失恋过后的悲伤和热恋时期的激情澎湃。
lithromantic 目前还没有一个非常系统、明确的概念。大体是指你对某人产生好感之后,当他对你有同样的感情之后,你就会讨厌这种感情,讨厌他。
有性单恋性向的人会对他人产生情感与性吸引,同时也会渴望浪漫的恋爱关系,但不会真正地在现实中发展。这一类人不需要来自他人的爱慕情感,或不想和爱慕自己的人发展成为亲密的恋爱关系。甚至一些性单恋者会因为感受到对象对自己的好感而停止喜欢对方,甚至对其产生厌恶。
有些性单恋者会抵触浪漫的恋爱关系,他们会更喜欢对方对自己冷淡或是无感,而不是爱慕与明显的好感。
性单恋者的性取向不限,可能是异性恋,也可能是同性恋或其他非典型性性取向。
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简称bpd)。边缘性人格障碍是精神科常见人格障碍,主要以情绪、人际关系、自我形象、行为的不稳定,并且伴随多种冲动行为为特征,是一种复杂又严重的精神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典型特征有学者描述便是“稳定的不稳定”,往往表现为治疗上的不依从,治疗难度很大。
边缘性人格障碍,是一种介于神经症和精神病之间的心理障碍。是一种十分严重的心理障碍,也可以说是一种最难治疗的心理障碍。
边缘性人格障碍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表现是多样性的、跳跃性的和不稳定的。可以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也可以有“过敏性幻觉”和“过敏性关系妄想”。表现为前者,就常常被诊断为“焦虑症”、“抑郁症”或者“恐惧症”等各种类型的神经症;表现为后者,会被一些粗心的医生诊断为“精神病”。最典型的是不同的医生,做出不同的诊断,因而,患者会带着一大堆诊断来就诊。诊断的混乱一方面是医生粗心的结果,更常见的原因是因为患者情感和表现的不稳定,一时一个样。我参加过一个德国专家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会诊,三个医生就有三个诊断、三种看法。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情绪是极不稳定的,非常缺少安全感和恒定性,也导致和别人的关系忽冷忽热,总是在最好和最坏两个极端跳跃,所以,难以和别人形成持久、稳固的人际关系。
在最近十年中,越来越多的认识和研究正帮助提高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和了解。同时,它仍然处在一个倍受争议的情况下,尤其当女性病患远远多于男性病患时,质疑了性别偏见。尽管缺乏确切的数据,但是在美国有1~2的成人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病患(bpd)。此项数据来自于一项统计:每33个妇女中有一个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病患,而男性是每100个中有一个此种病患,并且通常是在刚成年阶段。
此类人格障碍患者——主要为女性——在自我形象,心境,行为和人际交往中表现不稳定。病征在成年早期即已显露,但随年龄增长趋于缓和或稳定。患者相信自己由于在童年被剥夺了充分的关爱而感到空虚,愤怒,有权要求抚爱。因此他们无休止地寻求关爱。在精神科和其他各类卫生保健机构中,此类人格障碍最为多见。
当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感到他人的关心时,他们表现得犹如孤独的弃儿,为抑郁,物质滥用,饮食障碍和过去遭受的虐待寻求帮助。但当他们害怕失去别人的关心时,其心境会发生戏剧性改变,往往表现出不适当的,强烈的愤怒。与此同时还伴有对世界,对自身以及对他人看法的彻底转变——从黑到白,从恨到爱。反之亦然。他们的观念永无折中之时。当他们感觉被抛弃时(亦即彻底孤独),他们会自我隔离或极度冲动。有时因为对现实观念的贫乏,他们会表现出精神病样思维的短暂片段,例如偏执性想法和幻觉。这些人在人际关系上要比a组患者更加紧张和戏剧化。他们比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患者更多思维过程障碍,而且更多地把攻击性转向自身。他们比戏剧性人格障碍患者更愤怒,更冲动,对身份认识陷入混乱。他们试图唤起保护人强烈的,发自内心的抚爱。但患者病情的反复,虚构的不满以及违反治疗计划,常使保护人——包括医生——对其沮丧失望,视其为拒绝帮助,怨天尤人。常用的应对机制是分裂,显露,疑病与投射。
相反对于挥之不去的印象,新的证据表明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们过一段时间往往可以好转并且他们过着幸福、平静的生活。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这个疾患从发现到确定为临床诊断名有一段很长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01年的pinel的观察,他发现有些精神病患者仍然保持着理性。1837年,prichard提出其实人们认为的很多“无理由的疯癫”的人其实是有精神疾患,只不过这种精神疾患主要以情绪、习惯、气质的不同体现出来。他们观察到的很多患者其实就是今天所说的边缘性人格障碍者。1890年,美国人rosse第一次使用“边缘”这个词来形容介于神经症和精神病之间的一组患者。1907年,kraepelin描述了边缘状态,并认为这种情况和体质性的病态人格性低劣有关。1909-1919年,pelman和clark也分别讨论了边缘心理状态,边缘性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关系。
1921年,kraepelin提出,边缘类型是一个广阔的但无一定标志的领域,这一状态介于疯癫和正常人的各种离奇表现之间。1928年,reich强调,性格障碍,尤其是有冲动性格的人,都是边缘患者。1930年,partridge研究了“体质性病态人格低劣”中的社会病态人格(sociopathicpersonality)并提出排除这个诊断。同年,美国人oberndorf注意到美国很多精神病学家在使用精神分析理论研究治疗边缘精神病的患者,而这种倾向其实是和当时的国际主流不一样的。1938-1957年,精神分析家stern研究治疗了很多“边缘”患者,并且开始初步描述、总结了边缘人格的症状。1942年,精神分析师deutsch描述了“好像”人格(as-if personality),其实便是今日所言的边缘人格。1949年,hochand polatin用“假性神经症性精神分裂症”来描述一组患者,后schmideberg把他们命名为“边缘”者。
1954年,knight结合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和客体关系的理论来描述、分析、治疗边缘患者。1955年,glover也提出,性格障碍是一种边缘状态。这个时期,美国的精神病学家已经走在全世界研究边缘患者的前沿,而且他们主要是接受精神分析的观点来研究这些案例。从50年代末一直到70年代中期,对边缘状态的研究开始大规模展开,积累了很多的案例。精神分析师kernberg总结了精神分析界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边缘人格结构”(borderline personality organization)术语,并且理清了其诊断要点。gunderson等人把精神分析界的这些描述性案例经验工作进一步整理,变成了可操作的定义。dsm-3的诊断标准基本上就是按照他们的工作框架来进行的。
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后至今,是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研究迅猛发展的时期。有关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流行病学、病因学、诊断学、治疗学等各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成为国际精神病学界的主流研究课题之一,和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研究齐头并进。
根据最新版的《》的定义,bpd放在axis2。边缘性人格疾患的主要征状如下:
1疯狂努力以避免真实或想像中的被抛弃。
2不稳定且紧张的人际关系模式,特征为变换在过度理想化及否定其价值两极端之间。
3认同障碍:自体形象(selfimage)或自体感受(sense of self)持续明显不稳定。
4至少两方面可能导致自我伤害的冲动行为。
5一再自杀的行为、姿态、威胁,或自伤行为。
6由于心情过度易于反应,情感表现不稳定。
7长期感到空虚。
8不合宜且强烈的愤怒,或对愤怒难以控制。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患更在乎自己给别人的印象、自己和别人的关系以及自己的表现。
边缘性障碍患者经常对自己是谁得感觉很不确定。因此,他们的自我印象或者自我意识经常变换很快。通常他们认为自己是邪恶的或者很坏,并且有时可能觉得他们根本不存在。这种不稳定的自我印象可能导致频繁的更换工作、朋友、目标、价值观和性别意识。
关系经常处于动荡中,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通常都有过对他人的爱恨经历,他们可能在某时理想化一个人,然后突然急剧转向愤怒和仇恨,那是超过轻视甚至误解的。这是由于此类病患又难以接受的灰色地带——事情只有黑色和白色两种。举例来说,在边缘型人格障碍病患的眼中,一个人要么是善要么是恶。同一人也可以一天好一天邪恶。
另外,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患经常从事冲动和冒险行为。这种行为经常伤害到他们,无论是在感情、金钱或是身体方面。比如,他们可能鲁莽驾驶,可能进行不安全的性行为,使用非法药物或去狂热消费或赌博。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患为了放松情绪经常有自杀行为或者进行自我伤害。
边缘性人格障碍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症状:
第一,紊乱自我身份认同(self-identity)。缺乏自我目标和自我价值感,低自尊,对诸如“我是谁”、“我是怎么样的人”、“我要到哪里去”这样的问题缺乏思考和答案。这种自我身份认同的紊乱往往开始于青春期,而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显然出现了自我身份认同的滞后,长期停留在混乱的阶段,其自我意象不连续一致且互相矛盾。这反映为他们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第二,不稳定的、快速变化的心境。患者往往有强烈的焦虑情绪,很容易愤怒、悲哀、羞耻感、惊慌、恐惧和兴奋感和全能感之间摇摆不定。往往会被长期的、慢性的、弥漫的空虚感和孤独感包围。心境状态有快速多变的特点。特别在遭遇到应激性事件时,患者极易出现短暂发作性的紧张焦虑、易激惹、惊恐、绝望和愤怒。但是其情绪往往缺乏抑郁症所特有的持久悲哀、内疚感和感染力,也没有生物学特征性症状如早醒、体重减轻等。
第三,显著的分离焦虑。他们被形容成“手拿脐带走进生活,时刻在找地方接上去”。非常害怕孤独和被人抛弃。对抛弃、分离异常敏感,千方百计地避免分离情景,如乞求甚至自杀威胁。对孤独非常害怕,缺乏自我安慰能力,往往需要通过各种刺激性行为和物质如饮酒,滥交、吸毒等来排遣空虚孤独感。
第四,冲突的亲密关系。他们在亲密关系中会在两个极端间摆动。一方面非常依赖对方,一方面又总是和亲近的人争吵。一会觉得对方天下第一,一会又把对方说的一钱不值。反复的关系破裂,人际关系中冲突不断。和他们相处的人经常会感觉很累,但是又无法抽身而出。
第五,冲动性(impulsivity)。常见的冲动行为有酗酒、大肆挥霍、赌博、偷窃、药物滥用、贪食、淫乱等。50~70的患者有过冲动性的自毁、自杀行为,8~10的患者自杀成功。是一种高自杀率的疾病。突发性的暴怒、毁物、斗殴、骂人也是常见的冲动行为。
第六,应激性的精神病性症状。在应激情况下,容易出现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牵连观念,如短暂的或情景性的、似乎有现实基础的错觉或幻觉等,一般来说这些症状
比较轻微,历时短暂,精神压力解除后能很快缓解,抗精神病药物也有效。
一种表现为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的不稳定,同时有明显冲动性的行为模式,开始于成年早期,出现在各种情境中,至少有下述5项:
·疯狂地努力以避免真正或想象中的被抛弃(不包括第5项中的自杀或自伤)。
·一种不稳定且紧张的人际关系模式,其特征为在理想化和贬低这两个极端之间变化。
·身份(认同)的紊乱: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识出现明显的、持续的不稳定。(注:不包括正常的青春期时的不确定性)
·至少在两个对自己有潜在损害的方面有冲动性(例如:花钱、性、物质滥用、鲁莽驾驶、暴食)。(不包括第5项中的自杀或自伤行为)
·反复的自杀行为、自杀姿态或自杀威胁,或者是自伤行为。
·明显的心境反应引起情感不稳定(例如:严重的发作性的烦躁不安、易激惹,或焦虑,通常持续几个小时且很少超过几天)。
·长期的空虚感
·不恰当的强烈的愤怒,或难以控制愤怒(如:频繁地发脾气,不断地生气,反复地打架)
·短暂的、与应激相关的偏执观念或严重的分离性症状。
童年的人格形式。它的形成既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因素,或者还有你的童年经历。一些人格发展相关因素增加了正在发展的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危险性。
这些措施包括:
·可遗传性。如果一个直系的家庭成员-母亲,父亲或兄弟姐妹-有这种疾病的话,那么你处于更高的风险中。
边缘性人格障碍
·童年虐待。很多患有这种障碍的人都表明在童年时期受到过性或身体虐待。
·忽视。一些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患在童年时期严重缺乏关爱,被忽略甚至被遗弃
边缘型人格障碍会破坏一个人生活得很多方面。关系、工作、学习、社会活动、自我印象—所有的都会被消极影响。频繁的失业和婚姻的破裂是很平常的。自我伤害,比如割脉或者焚烧,可导致结疤和频繁就医。在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群中自杀的比率很高,达到了10。
另外,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可能有其他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
·抑郁症
·滥用药物
·焦虑症
·饮食失调
·躁郁症
·其他人格障碍
由于他们的冒险、冲动行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也较容易意外怀孕,感染性病,发生机动车事故和打架。他们可能也被卷入虐待关系,成为施虐者或受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