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城郭六七里 > 第2章 兽医许老七

第2章 兽医许老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去年秋至时,与张二麻打股针,误将治疗牛颠疯的药剂用在了人身上。那一夜,整个固村都回荡着杀猪般的嚎哭。也正是从那一夜后,张二麻的双腿便有些高低不平了,走起路来一颠一颠的,像是触了电一样。

    患者落下了病根。许老七免了赔偿,可右眼也因此有些斜视了,与人说话时总是把身子稍微的侧一侧,眼睛方能看向正前方。张二麻的女人有些后悔当初的鲁莽行为,她发现自己的男人腿虽变得不利索,可手却更加的灵活了。往年的两亩地,是要插上一个月的,而如今,张麻子只需花上三五日功夫,便能将齐整整的秧苗搬到田里去。不像从前插上两只秧,便和邻田的女人说上一整日的废话。

    夜深的时候,固村的女人往往都很焦虑,她们成了矛盾的固有体,可一想到自己的心酸往事,又叹年华易去容颜易老。心里瞬间坚定了信念,转过身对枕边的男人说:“要不,去许老七那打一针吧。”

    初时,女人们给出的理由总是千奇百怪:强身健体或呼风唤雨。末了,却形成了一条不可抗拒的因素:某人也去打了针。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时代的规律就此到来。

    她们希望自己的男人能成为像张二麻一样的幸运儿,可斜视的许老七像是精湛了医术。他没有再失手过。

    固村的男人们捂着屁股,成群结队地从西河边走来时,女人们的心就此跌入了河底。欢腾而雄壮的双腿,将三日两亩地的希望踢出了十万八千里。男人的嘴也注定在她的余生时间,与别的女人说个没完没了。

    秦氏的泪是在午间饭食时滴落的,望着许老七手中的筷子总是两碟小菜间扑空,不由地伤心起来。

    许老七有些不耐烦了,把筷子往桌上一扔后说:“从明天开始,菜用盆装。他娘的。”

    秦氏哭哭啼啼的说:“手里的活可以变着法来。可……可……。”

    “有屁快放。”

    “炕上的活……”

    许老七一听话音,立时骂道:“俺只是斜了眼,又没有断了根。你他娘的说个甚话。”

    秦氏委屈的说:“自打你从张家回来,已经半月了……我也是女人。”

    “俺没那闲心。”许老七骂骂咧咧地站起了身,他斜着眼,向着墙上模糊的门影径直撞了上去,像一座沉寂多年的老钟敲响了:“他娘的……”

    许镇的农忙时节胜过别处,而固村则又是许镇里最忙的庄子。这并不是因为固村人勤劳的缘故,只是体力汉子大都逃离了。村里的老人依旧坚守在田间地头,他们扛着锄头和铁锹从六岁站到了六十岁。

    年轻的时候,他们尚且可以应付这一亩三分地,可脊梁在铁器的压沉下渐渐弯曲了,手脚的在岁月的浸蚀下也不再灵活。年迈的农民曾寄希望将锄头铁锹传到下一位农家人手里,可对于连五谷都分不清的书呆子们,这担子无疑太过沉重。

    同样的,书呆子们也不愿将时间浪费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泥土里,他们认为人应该是蜕变的过程,大城市的财富与美人固村怎会有呢。孟子曰,孔子曰,曰来曰去也不会曰到地里去。

    在老农民和小农民的矛盾中,田工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与长工或短工不同,田工受雇时间更加灵活,遇到种粮的大户人家,可一连做上好几天,更长的也可忙完一季。小田小户人家,则随叫随到。稻场晒粮遇到阵雨,会喊一声田工;老汉推着板车上坝,会喊田工;放牛郎与犟牛较上了劲,也会喊上田工。

    总之,田工是及时雨,农家人在哪里喊便往哪里去。不过田工也分滑工与勤工之分。滑工虽不受待见,可勤工也不是能时时遇到。有时遇着的是滑工,只好硬使着,如同手中的农具一样,顺不顺手,无非是多了几个水泡而已。

    固村人用田工,多会喊阿昌。人勤实不说也不会多要工钱。做上半晌午的活,给二十便拿二十;给五十便拿五十。有时遇到阔气的东家也会稍带吃上一顿午食,于阿昌来说,早己心满意足。不似黄三,先前定下的价,可完工时却又得索上几块现钱,顺带拿上东家灶上几个热馒头后,方才心满意足的走开。

    东家向来不说什么,女主事无非啰嗦几句,可毕竟滑工做的活也挑不上刺。久而久之,倒也习惯其放荡不羁的行为。

    阿昌虽受雇主待见,可黄三却视若仇敌。远远地看见阿昌走来,黄三便展开双手拦在路间。他仰着头,面颊上杂乱的胡须直指天空:“阿昌,你叫俺声爹。叫声爹俺便放你走。”

    阿昌有些手足无措,他连连后退,像是一匹遇到猛兽的幼马。

    黄三向前逼近了几步,一面走一面将鼻孔下悬挂的半条鼻涕猛地吸进肚里:“阿昌,你若不叫,不叫……你就把地上的烂果子吃了。”

    固村的小道本不平坦。十年的时间,两任村长将他们所目所能及的材料,全部洒在了土层之下。这条让老年人望而生畏的乡道,如今对于奔跑少年来说,也充满了层层阻碍。 黄三跟在阿昌的后面,不停地用手中野果砸向阿昌的后 背,时不时地做出滑稽的动作。一不留神, 脚上的布鞋落在了一副假牙上面。两个光滑的平面融合后那一刻, 一个直挺挺地黄三从斜坡上滚落下来。直到落在了渔夫的面前。

    “黄三郎不上墙,学着地鼠滚场场。”渔夫笑着说,“今天有雅性 。”

    黄三迅速地站起了身,顺手理了理自己油光的头发:“没逮着地溜子,倒遇到个大鲶鱼。”说完把手背在了身后,嘴里咿呀哇呀地唱着小曲悠闲地往斜坡上走去。

    卑者向来以卑者为敌,这是一种由来已久的人性。若问起缘由,也许专家们可以此考究重著一部学书。同类相斥,异类相吸,民族败类相互吹捧。移风易俗之任务何其艰难。不过天道酬勤,许镇的兽医们每日每夜地思索,思索着将安全而无效的高价药用在农民身上。 小贩们正想方设法研究调色剂,只为自己的产品能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幻出七彩的光芒,这是一项重大的变革。

    听说,镇上的保卫处也研究出了一件秘密武器,只需轻轻按下开关,便能让反抗者瞬间麻痹。时间斗转星移,多少令上等人引以为豪的新兴事物,正如奔腾的泉水涌向他们的世界。

    所以,当许秀枝拿着花名册走进阿昌家时,让人并不觉得很稀奇。村里多数人都已为扩建村委办公楼贡献了一份力,如此轮到阿昌家,便也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