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蜀人治蜀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统治者以国家暴力机器掠夺、侵占人人该有的资源,你好歹要留下一些吧。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这句话上至养尊处优的皇帝,下到盘剥成性的小吏都明白。
但贪婪让他们不断的挑战老百姓的底线,直到他们揭竿而起。
黄巾起义军虽然被镇压了,但老百姓心里的怒火并没有熄灭。
好在先主以仁德立国,诸葛丞相以宽厚施政,虽然征战不断,但一直严于律吏、宽以待民。
整个三国时期,蜀汉的农民起义(或暴动)比魏、吴少之又少。
但少不表示没有,李庭峰的奶奶经常说,身子虚弱的人,吃得补药,吃不得泻药。
“老人家,你给我们带了这么多新米,我呢也想给你回礼”。
四川人走亲戚,送礼就有回礼,无关价值,关乎人情。
“草民惶恐,草民感激皇恩浩荡,只有这新米拿得出手,哪敢要皇上的回礼”。
崔老汉刚才在宴席坐在诸葛丞相之下,费祎等人之上,已经受宠若惊。
皇上陛下随性、诸葛丞相仁慈、陪坐大臣和气,崔老汉好不容易有了一点底气,能说出一番上得了台面的话。
“老人家不要拒绝,我的回礼啊,既不是金银珠宝,也不是黄甲马褂,只是一句话”。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人情世故,李庭峰不懂古人,但懂人性。
他如果给崔老汉个人赏赐,很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一是崔老汉一家挟皇恩自傲,与其他农人们对立。
二是农人们因为羡慕嫉妒恨,与崔老汉一家人对立。
这当然不是李庭峰的初衷。
“你回去告诉乡亲们,你们现在租种的土地,已经收归皇室,租金只要一成,另外”。
不等崔老汉谢恩,李庭峰接着说。
“每年新米上市,蔬菜瓜果成熟,我们皇室优先加价收购”。
皇室用品就近采购,老百姓吃啥,老子吃啥,这是李庭峰的又一个举措。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种劳民伤财的事,李庭峰绝不会做。
“谢皇上隆恩、谢皇上隆恩”!
崔老汉磕头如捣蒜,已经被分出来的租粮,又可以留下一部分了。
“陛下爱民如子,先主在天欣慰,臣心信服”。
望着喜色难掩,随黄皓退出殿门的崔老汉,诸葛丞相转身向李庭峰深鞠一躬。
“陛下体恤农人,万民幸胜、蜀汉幸胜啊”
御下靠威,奉上靠捧。
诸葛丞相对下可以不怒自威,但对阿斗这个二世祖,威不可用,捧不可取,头疼啊!
现在好了,后主阿斗不但聪明才智不输于人,政见也和自己不谋而合。
“江山如船、万民似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李庭峰又开始剽窃李家屋头人(李世民)的主张了。
“只有风平浪静,船才能一路平安”。
“先主留下这庞大的蜀汉基业,朕要靠忠臣良将打理,黎明百姓守护,至于开疆拓土、匡扶汉室,那也是为了百姓利益,不应该牺牲百姓的利益”。
阿斗在诸葛丞相面前都是正正经经的,不过都是听多说少,从来不敢妄言,因为他确实不懂。
“陛下之言大善”!
诸葛丞相第一次在阿斗面前目瞪口呆。
“朕只是天马行空的幻想,要变为现实,还得倚仗相父和众爱卿身体力行啊”。
阿斗能够在诸葛丞相去世后坚持二十多年,全靠先主留下的这帮忠臣良将。
阿斗到底傻不傻,李庭峰无法从残存的记忆里找到答案。
华夏民族虽然同宗同文同根,但也有地域差异。
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这是饮食上的区别。
南耿直北火爆、东和气西低调,这是性格上的不同。
李庭峰希望用蜀人的思维来治蜀。
那就是:天下在我眼里,故土在我心中;民族受难则倾巢出动,盛世平安则坐享安逸。
“屯田减租只是让国库略有增加,朕欲发展手工业,保证国库充盈,还望相父和众爱卿支持”。
蜀汉物产丰富,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山货珍馐、奇物异兽,多如牛毛。
但以现下的认知和能力,只能是广种薄收,聊以糊口。
要想物尽其用,必须采取集约化、规模化。
“陛下有何良方,尽管吩咐,臣等敢不从命”。
诸葛丞相现在对“阿斗”(李庭峰)不得不另眼相看。
南蛮臣服,十万大山里的物产正通过交换源源不断的进入成都平原。
不征不纳,通过自愿交换,朝廷收割了战争都无法得到的财富。
屯田减租,农人们的负担轻了,大批荒地被开发,产量巨增,岁入不但没减少,反而增加了。
这都是后主的决策,就连他力挺的四条天路,也因为征兵为夫,使用水泥而有百利而无一害。
这些于民有利,于国有用的办法,那是诸葛丞相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的。
“请相父和众爱卿随朕到御书房,朕有惊喜送与众位”。
诸葛丞相受的起后主的谦逊,费祎等人习惯了后主的谦逊,众人随李庭峰来到了不是随便可以来的御书房。
一壶五陶(杯)放在长条桌上,红锦和绿柳垂手李庭峰身后,诸葛丞相和费祎三人依序坐下。
“红锦,给丞相和大人们斟水”。
在诸葛丞相他们疑惑的眼光中,红锦从丞相面前的陶(杯)开始斟水。
沸水入陶(杯),有绿色叶片浮起,水汽带着清香扑鼻而来。
“陛下,这是…”?
诸葛丞相没闻过如此的清香,但似乎见过那绿色叶片。
“这是茶叶,清肺润肠,相父尝一尝”。
红锦按照李庭峰的吩咐,最后才给他斟水。
“可是…”
诸葛丞相欲言又止。
三国时期,蜀汉就有了茶叶,只是不是这种用法。
神农尝百草时,就知道了茶叶有清肺润肠的作用,也许是为了增加茶叶的药效,人们在食用茶叶时,加入了其他药物,甚至还加了生姜。
那是啥味儿啊?
唐朝《茶经》作者陆羽有一句很形象的描述。
“斯沟渠间弃水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