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女配被读心后,全家都疯了 > 第 52章 错误章《飞》

第 52章 错误章《飞》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岳飞牵扯进田地分配问题里去,不光是赵官家,就是一种文武臣工、御营同僚也是大惊失色,交好的如鲁王张荣都让人写信问小岳是不是有啥难处别客气跟我说,可别干这缺德事儿,弄得岳飞哭笑不得。

    的确,别看御史们防他跟什么似的,但历经十年,谁都承认,当年的岳节度,如今的魏王是公认的武将私德第一。喝兵血搞腐败是绝没有的,他不仅洁身自好而且治军严明、礼貌谦逊,比之五毒俱全的韩秦王、贪财如命的张齐王和跋扈到天怒人怨的曲大,简直是武人中的诸葛亮。当然,也正是因此,出于某种不可说的原因,文臣防他跟防贼似的。但最该防着他的赵官家不防着,不仅不防着,还在北伐战争中真正的方面之任交给他,自专之权都给了,还把最有可能拖他后腿的张浚留在东京,最大程度上发挥了他的作用,共同造就了这古往今来最成功的收拾山河事业。

    但问题是,你岳鹏举都严于律己十年了,怎么在这个官家最在乎的问题上栽了呢?

    等赵玖看完岳飞的请罪劄子和新任相州知州赵伯药(建炎朝第一位状元,宋太祖之后,殉国宰相汪枢密女婿)和春耕巡视组成员陈益的详细奏报后,颇有种哭笑不得之感。

    原来岳飞如今已经是爵封魏王,职封元帅,按照宋朝制度本就是有恩荫和食邑和功臣田,但是他真如当年和金兀术所说那样,生则抚恤遗孤,把自己的赏赐几乎全都拿出来照顾那些早年阵亡没赶上这一波授田的同袍遗孤和伤残士兵,家无余财。济南府的贵妇人谁不知道,岳夫人李氏头上连一根金玉也没有,平常就用银钗子挽发,岳家的小子们除了岳云得上阵,其他的都得穿旧衣服。

    有他这尊大神镇着,御营前军的军功授田可谓有条不紊,他还主动以河北人的身份调和了很多归乡民夫的口粮田问题,真是帮了地方治安大忙。但是人就有弱点啊,岳飞也不是完美无瑕的,在形势一片大好之下,有户人家半遮半掩找了上来,他还不能不见。咆

    无他,来人正是昔日岳飞家的雇主、韩家的当家人韩肖胄和他的堂叔韩恕。话说岳家贫寒,岳飞曾经当过韩家的佃户和弓手,但韩恕这没脑子的在他稍稍发达之后到处宣扬,被赵官家好一顿收拾。韩肖胄又在岳台大祭时活活被赵官家的“为富不仁,咎由自取”骂昏了过去。十年之内,两者之间地位已经倒悬。

    韩氏叔侄就算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相州近万亩的土地全部属于自家,也知道赵官家要“均贫富”的决心,又有沾亲带故的吕公相提醒千万别去找死,本来是万万不敢来找岳飞啰嗦的,但是回来一看,祖坟都被糟蹋的差不多了,除了嚎啕痛哭上书赵官家尽数杀了女真俘虏外,为人子孙总得做点什么。

    倒不是说赵官家刻薄到连他们家祖坟旁边的祭田也给收了,而是紧挨着的原本属于韩家的一处昼锦堂,也被战火摧毁了。这昼锦堂可是韩家的老祖宗,名相韩琦回乡时建造,取“衣锦还乡”之意,欧阳修那篇著名的《相州昼锦堂记》就是为此而创作,对于相州韩氏来说,它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可回来一查问,附近百亩良田已经被官家赏赐给此次作战勇敢锤死金军万户王伯龙的岳云了。

    话说岳飞前三个孩子都是老家的前妻刘氏所生,当年战火纷飞,岳飞顾不上家里投军去了,刘氏也是无奈才跟着娘家人逃荒去了,虽然抛弃亲子确实让人觉得冷血,但谁叫就是那个世道呢?后来岳飞混好了,接回了老母孩子,听说她改嫁了韩世忠麾下的都头,过得不太好,就托人送了一笔钱去,韩世忠也低调处理了,因此两人勉强也算一别两宽。咆

    没错,他自己就是忠孝之人,刘氏再怎么说对岳云有十月怀胎的恩情,岳母可以有气,但岳云如果眼看着她晚景凄凉而不管,那岳飞非打断他的腿不可。因此他想的办法是自己出钱再给刘氏换一处地方,把韩家想要赎买的土地还给人家。

    但那时相州又是军功授田又是流民归乡,一时间哪里有多余的田地?甚至会让巡视组警惕你是不是想趁机兼并?梅花韩氏是个大家族,家主虽然已经认命了,总有几个不大着调的还以为这时代没变,居然去找岳家理论,动手虽然不敢,但把刘氏的事却说得格外难听,这叫岳云如何能忍,拖着还没好的身体把人就给揍了个满地找牙。

    于是,这事儿彻底闹

    一个佝偻着身躯,头发全白了的老妇人,本来带着孙儿在路边摆摊。结果官家正好口渴叫杨沂中去买些水来,竟然被认了出来,老妇人立刻高呼“皇帝老爷”,非要把自家下蛋的老母鸡杀了给赵玖补补身体。

    当时大家都震惊了,甚至忘了纠正这位老人家的称呼。刘錡几乎傻眼了,心说这位爷哪里缺你一碗鸡汤。倒是赵玖奇怪问老妇怎么认识自己。

    那老妇人竟然还自豪地说:“当年俺逃难去东京,皇帝老爷去尧山,是尧山打鞑子的时候,民夫不够,俺这老骨头还被征调去洛阳,那个烧饭服役。远远看见过您,那时候您可真俊,还穿着甲胄呢。老婆子第一次见着皇帝老爷,还是骑着大马的皇帝老爷。”

    老妇好像听了天大的笑话,半天才想起来跪下道:“天地良心,俺老婆子怎么会这么不知道好歹,皇帝老爷您把金国打没了,帮俺儿子儿媳报了仇,又给俺家分了地,等着来年开出地来,俺和孙子就吃穿不愁了,以前做梦都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回到老家来,还能有自己家的田地耕牛,这都是您给的恩典,俺感激您还来不及,怎么会恨您!”

    刘錡清晰地听赵官家说:“不,老人家,还有孩子,你们记住。你们能回到老家来,能为死去的亲人报仇,靠的是你们自己。”

    所有的人,朝臣谋划,百姓纳税,帅臣指挥,将士用命,而他,就是一面旗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