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突然的充电
樊西开向来说到做到,没两天,便打过电话来说,这周五晚上,在一个叫“你好同学”的饭店,单间503,组织一次小型的聚会,来的人有班长奶牛、田敏等,加上他们两个,总共七到九人,因为有人目前还不能完全确定有时间,要看情况。几人从高中时期就关系一直不错,算算也有快二十年了。
“没有叫太多人,都是最熟悉的几个。”樊西开解释了一下,“咱们这是小范围的聚会,人太多的话热闹是热闹,可聊不出什么事情来。是吧?”
陶云勇表示没问题。
正好他还有一周的假期,下周一就要坐车去公司所在的城市,开始新的一个工作周期,大概一个月左右。上三休一,这就是他的工作节奏。
如果,一切照旧的话。
休假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发觉,又过去了一天,但是自己好像并没有做什么。忙活三顿饭,接送女儿去幼儿园,打扫一下房间,球场上打会篮球,躺床上玩会手机再眯一会,时间就刷的溜了过去。要知道,满打满算总共才十天假期而已,过去一天,离开家的日子近了一天。
其实,这两三年一直是这么过来的,虽然仔细想起来好像有些虚度光阴,但大部分人不都是如此吗?工作的时候盼着休息休假,真正休息休假的时候反而无所事事,一天一天的转眼间就消耗完假期,最后只能哀叹时间去哪了。
接完电话,陶云勇像往常一样拿起手机刷起了短视频。然而,没几分钟,忽然感觉很不舒服,放下手机仍然有种心神不宁的样子,更别提出去打球、跑步什么的了。就好像小时候做了错事,害怕被父母发现时的那种慌张不安。
左思右想的在家里四处踱步,走到书柜前,看着最上面一排的专业书籍,心里一动,便拿出两本书来,随手翻了翻。已经四五年没看过这类书了,里面的内容多少有些陌生。
譬如这本《流体力学》,好吧,就是一本天书,陶云勇看了两三分钟就果断放弃,拿起了另一本多少和自己工作相关的《采油工程》——至少这本不那么离谱。
没办法,毕竟不是搞科研什么的,平常工作中可能会用到的专业知识,其实只有固定的那么一部分。
每一个行业大概都是这种情况,用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计算机行业举例。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不是每一个学计算机的都会修电脑,或者,不是每一个学计算机的都会编程。说的都是一个道理,行业内的分工非常细,隔行如隔山,说的不只是不同行业,甚至可能是行业内部的细分。能够精通一个行业内的一两种细分,对其它了解一二的已经算是难得的人才了。
上学的时候什么都学,特别容易给学生一种这个行业不明觉厉的想法。但到了工作后,一般会大跌眼镜,因为学校里学到的大多用不上,更多的还是靠经验的积累。
别的行业不清楚,石油行业中大多是这种情况。八、九十年代,很多从农村招的工人和其他专业的毕业生,经过自己的努力,最后也成为了技术人员,便是明证。
上学所学到的知识只是保证可以更快地理解和接受工作,想要在工作中不断进步,必须不断地学习。
不过,如果看看行业内的专家甚至更高级别大佬,大多还是科班出身,说明专业基础还是很重要的。大概和编程一样,不是科班出身,自学或是参加培训班的人也有可能成为程序员,但想成为知名的、大牛的程序员,就很难了。
当然,大部分人付出自己的努力和认真已经足以做好自己的工作。陶云勇也不例外,大学毕业已经十二年,可以说除了最初的三五年学到了不少实际中可用的知识及经验,后面基本上只是在进一步地强化而已。
没有再进步,而且很可能未来也是如此。
如果,一切照旧的话。
再次拿起专业书籍,陶云勇原本也是打算随便翻翻,哪知竟然慢慢地看了进去,还有一种充电的感觉,一股淡淡的喜悦从身体深处泛起。
原来,前一过程的剩余压力等于下一过程的起点压力,这个定理是出现在自喷井协调生产条件中,实际上在几乎所有的工作现场都有用,而自己竟然一点印象都没有。虽然也明白怎么回事,但一直很难这么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
原来,气举阀是这样工作的……
原来……
陶云勇边看边在书上写写画画,比上学时还认真。
等到乔文婧中午下班推开家门陶云勇才被惊醒,一个半小时的时间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度过。午饭自然是已经来不及做,好在女儿在幼儿园吃午饭,两人怎么都好对付。
到外面找个小饭店,随便点了两个菜。
陶云勇颇为兴奋地谈起上午的收获,并立了个flag:“要是我能保持这个学习劲头,不出一年,肯定成技术大牛,明年保准提个经理,不然我就跳槽,工资不得涨个万儿八千……”
乔文婧奇怪的问:“怎么突然看起书来了?”
“看书还不好吗,你老公开始奋发图强了!”
乔文婧忽然叹了口气,幽幽的说:“唉,我倒是觉得你最近变化挺大的。”
陶云勇一愣。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