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仙侠小说 > 缘起修仙 > 第54章 儒门戒尺

第54章 儒门戒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苏灵韵此时正对着林凡和苏玉琅介绍各家宗门一些有名气,修为出色的年轻修士,除去各家宗门那些进入了第二境界的以外。

    “岷山学宫这一代比较出色的弟子有那曾同契,儒门立身境修士,修行的据说是儒门八大派之一的颜氏之儒,其修行功法为颜氏之儒的知微心法。据说知微心法乃儒圣亲传,修行此法能够从轻微的地方便推测出一些事的规律和变化。对修行者来说这门心法端是厉害无比,每每面对修行之人,在修士起手道术或者法宝的时候,便能够窥破法术或者法宝的破绽。每次与之对敌便失去先机,受制于他。”

    苏灵韵根据这几天拜访左右邻居之后得来的一点消息,样样得意的说了出来,满脸的写的快夸我,我很能干的表情。

    林凡看着眼前的师妹,表扬了几句,也不怎么放在心上。他知儒门中人虽然修为颇高,但是不喜争斗,修行的目的在于教化万民,获取天地功德。更知晓那曾同契不但修行知微心法,且已经在儒门立身境的巅峰,随时都可以立儒门誓言,入那立言境界。

    “还有一个就是我道门上清仙宗的玄真子,通玄境后期巅峰,主修上清宗的《上清大洞真经》,修为已经能够将上清天地人三符之中的人符画出来了,上清宗人符冲玄心符,引天地元气以符为媒介,生万般幻境,能够让人心生杂念,陷入其中,甚至道心不坚定的还会走火入魔。”

    东方嫣然将另一个道门的天才上清宗玄真子的修行功法说了出来。如今各大宗门都已传承许久,各家厉害的修行功法也基本都已经为人所熟知。这些消息也就苏灵韵和东方嫣然两人闲着没事去打听。

    还有几个如那佛门木原,剑修传人林珊,兵家张君,等几人都是比较有名的第一镜后期修士。林凡和苏玉琅看着眼前的这个名单,对视一眼。还真不是一般的难的啊。

    那佛门的木原倒是有印象,林凡在还没学道之前便在云梦泽见到过那木原小沙弥,如今听说他如此厉害。看来当初还是受到眼光所限。不知这此会不会与他在比斗场中相遇。

    “先不管这些,这次岷山学会总共有三百六十名第一镜修士参加,能进几轮不光看实力,有时候也要看机缘。我们几人也不必多想。不管对手厉害不厉害,我辈修士应不生畏惧之心,遇强则强。方为我辈修士修行的真意。”苏玉琅正色的对着师弟师妹和东方嫣然说道。因着林凡的缘故,苏玉琅也已经认可东方嫣然了。平时也会将一些修行的经验传授于她。这几日东方嫣然的修为也是提升的很快。

    这日,林凡三人到达了岷山学会的会场,顿时被眼前的数千修士震撼到了。虽说这些人数对于人族的总人口来说微不足道。但是此时见到数千修士各种灵宝法器,光芒耀眼,各有千秋。让三人望去心生豪气。

    此时但见岷山学宫巨大的儒生雕像前方左右布满了三十六座悬空的平台。这些平台是由岷山学宫的君子门用大法力挪移到学宫,在用阵法将至悬空,而百多家宗门的长老或者掌门则与岷山学宫的祭酒一起位于儒圣雕像前方高台,但见这些平时都难得一家的宗门掌门和长老,此时也都在各自的位置落座。

    第一场是论道。乃是儒门十七宫和三教饱学之士之间的学说辩论。场中的年轻修士大都年轻气盛,对于论道这场都不甚关心。更多的是关注与第二场的论法。

    三百六十名修士分十组,共有三十六名修士晋级,第一场就是一场大乱斗,最后一个留在平台的修士便是胜者。

    接下来三十六则按平台两两对决,胜者进十六名,败者淘汰。如此要进行多轮淘汰方能得到前几名,当真是残酷无比。但是相对来说场中各家宗门掌门和长老都在,且有岷山学宫的一些君子主持三十六个平台。修士只见的生命危险也相对来说更低了。

    就在人声吵杂的时候,一声震慑心神的云击之声,顿时将场中所有声音都压了下去,众多低价修士更是犹如被封住了口鼻,无法出声。众人抬头望向空中,只见一件样式古朴的戒尺在儒圣雕像前方,一阵又一阵的浩然之气冲天而起,更有那庄严肃穆的玄奥气息让场中众人心生膜拜。

    “儒圣戒尺”。林凡心中升起膜拜之意后,便已经知晓眼前出现的乃是儒圣的随身灵宝,儒圣戒尺。儒门传承无数年的先天灵宝,岷山学宫的镇宫之宝。此宝能够依据修士的意念,在一定范围内制定规则,也就是道门所说的内天地。在这个范围内,所有的修士都被这些规则支配。端是让人无从抵抗。这件灵宝本是先天灵宝,后随着儒圣入圣,更是受天地功德,成就那功德至宝。

    岷山学宫祭酒颜老夫子见场中安静,便出言此次学会开始。之后便将那儒圣戒尺收了回来。待得那件功德至宝隐去不见,众人方才能够重新出言交谈。但都不敢大声喧哗,却也是被这功德至宝震撼。

    林凡三人此时静静的等待着第一场的论道开始,林凡心中对岷山学会的论道很有兴趣。前世林凡对于一些儒门的典籍也了解一些,但是今日能够见到那些儒门立心境甚至立命境的大儒讲道,心中更是万分期待。

    此时,儒圣雕像左右的三十六座平台已经有三十六人端坐其中,儒门十七宫占据有十七座平台佛、道众人则占据剩下十九座平台。随着一声云板之声。颜老夫子起身言道:

    “我儒门自儒圣之后,各种学说百家齐放,各有千秋。如我儒门更有八派之分,而道。佛二教更也有各自的道。今日我们齐聚论道,人有教派之分,道却无有教派之分。各位在台上可以各抒己见,论道真我。我人族方能不断前进。

    自儒圣之后,我儒门历经无数年,传承有无数儒家典籍,共有那四书五经为那教化万民的根本经典,四书五经包罗万象,非我等后辈修士能理解完全。故有我岷山学宫先祭酒发起三教论道,共同完善我人族圣贤大道。开拓民智,教化众生。此圣人之道,非我等所能解,故今日我只取先贤问道儒圣所言:成人之行,若何?。与各位君子和佛、道同仁共同论道。”

    颜老夫子朗声将今日论道的主题说了出来之后,便下了台去。林凡远远的望着这个满脸头引发,胡须老长的儒门祭酒。虽说此老已是立命境修为,但也是生性豁达,不拘于泥,此时正拿着一壶酒独自畅饮,对场中论道的众人毫不关心。

    成人之行。若何?

    此言一出,场中各家宗门纷纷都各自净声,入定静坐,问己心,寻真我。林凡也在思考此中之意。只是入道门不久,道门对于成人之礼何解,更是所知不多。

    而正中的三十六位参与论道的修士,更是静坐沉思。人人天生异象,朵朵白色云色花朵在三十六人之中环绕而下。

    儒门十七宫这十七人心中对这句更是熟悉非常。自儒圣立儒门之后,传《论语》于七十二弟子,经过无数年演化传承。七十二弟子所传或融合,或失传,至今形成有八派,其为: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