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统一?统一!
各个时空中不管是争论还是批评的声音都在此时陷入了沉寂。
没人再为之前天幕上出现的画面而争论了。
众人都沉寂在此时赵匡胤用金钱换时间,换勇士的一往无前的决心中。
大明
“好你个赵匡胤呐,咱没看错人。你是个好皇帝!你当这千古一帝,咱老朱是服气的!只怕命运不由人呐!”
熟知宋史的朱元璋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悲哀的不是知道历史。
而是知道历史,却无力更改。
“赵匡胤这想法是咱佩服的,可他终究是活得太短啦!这大宋终究没能走出他期待的模样!”
都是开国皇帝,朱元璋觉得自己和赵匡胤就像是生活在不同年代的知己一样。
这个国家就像自己创造的娃娃一样,总是希望它能更好。
自己一生都在为这个刚出生不久的娃娃奋斗,给予它深切的希望,希望它成长,希望它过的更好。
深知赵匡胤功业未成却死去的朱元璋表示深切的同情。
不仅是对他的同情,也是对自己的同情。
“制度没有国家之分,只要是好的,就是能用的。”
作为宋之后的朝代,朱元璋深知宋这一朝重文轻武,一直在受到压迫。
可是总是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没有人是完美的。
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宋朝有好的制度,他们大明也可以学嘛。
自从跟赵匡胤对了一首诗后,朱元璋才算真正意义上第一次了解到这个宋朝的开国皇帝。
有宋一朝,虽然在历史上饱受骂名,昏君逆臣不知出了多少。
宋朝让他们承受了暴元数百年的压迫。
人们提起宋朝,不会想到它繁荣的经济,灿烂的文化。
只会想到它的弱小,受人欺凌。
之前的朱元璋对宋朝没有好感,认为宋朝的皇帝各个都是没有血性的孬种。
可是赵匡胤的出现让他改变了想法。
“赵兄,你是个好皇帝!咱佩服你!”
朱元璋竖起了大拇指,看向了天幕中兢兢业业为国为民的赵匡胤。
大汉
汉文帝作为文景之治的开创者,他对于赵匡胤的做法颇为赞叹。
“如此明君,该生于我大汉呐!”
汉文帝有些感到惋惜。
大汉到了他手上的时候正是经历了诸吕之乱的时候,国家经过混乱,百废待兴。
他一直兢兢业业,不敢懈怠,只怕江山在他手上倾颓。
他知道自己一直不是父皇心心念念的继承人,父皇疼爱刘如意,太子却是刘盈。
而留给自己的,只不过是贫瘠又危险的代国。
可是他没有自暴自弃,他将代国治理的津津有条。
世人都说他宽厚,可是他的内心却是强势的,他渴望成为父皇那样的人!
这个赵匡胤的一些做法无疑跟他十分相似。
在自身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就先安抚好治下的百姓。
让百姓安居乐业,过上富足的生活,不要轻易发动战争。
慢慢积攒实力,等国富民强之际,再一举铲除敌人!
哪怕这一代做不到,还有下一代!
就像愚公移山的故事。
他知道自己天资愚钝,但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
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总能将事情做成。
如果这个赵匡胤成为他们大汉的皇帝那该多好啊!
我们汉人,就是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十年,百年。我们不怕时间长。
有志者事竟成!
匈奴!匈奴!
终有一日,匈奴会成为我们大汉的踏脚石!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天幕上放出金光万丈,整片大地仿佛都被金光所笼罩。
一行振奋人心,气势磅礴的字幕惊的众人眼前一亮。
“好一个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一个寻常的在寻常不过的晚上,赵匡胤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于是,他寻来了宰相赵普,想要与赵普絮叨絮叨。
“赵普啊,你知道,朕为什么要喊你来吗?”
赵普当然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你大半夜急匆匆喊我来,我哪里知道?
见赵普沉默不语,赵匡胤也放出了大招。
“我这床榻两侧都是别人的地盘,如何睡得着?”
赵普一下就明白了赵匡胤=此行真正的目的。
好家伙,这是要开干了!
皇帝一张嘴,臣下跑断腿。
因为赵匡胤的一声睡不着,整个朝廷忙开了。
昼夜不分的讨论着开战的策略。
“先南后北,先打简单的,再打难的!”
“放那啥,先打难的,简单的吓都吓投降了!”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句,迟迟争论不休。
经过了漫长且激烈的争论,赵普等人终于决定了以先北后南的计划进行攻伐。
至于为什么是激烈的争论,看看赵普脸上的红印就知道了。
“官家,依臣之见,应该先消灭南方各国,嘶~,再回兵向北,灭北汉!”
赵匡胤满意的点点头,准备按着这计划来。
看着赵普脸上的红印,赵匡胤偷笑了一下。
咦~这巴掌,铁定是武官打的,武官手劲儿大!
【荆湖之战】
天幕上开始了激动人心的讲解时刻。
【占领荆,湖,即可割裂江南诸国。赵匡胤一边部署兵力守卫西北边境,一边选择荆湖,挥师南下,准备开始战争。】
天幕上一张硕大的地图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上面详细的记载了当时各个国家的位置,和战略分布图。
以及赵匡胤的驻军和军队的前进方向。
地图上尘土飞扬,仿佛被马蹄溅起了一阵阵沙尘。
天幕上,只传来宋军出征的脚步声,以及气势恢宏,犹如长龙的军队。
【建隆三年十月,赵匡胤决定以“假道伐虢”的方略,出师湖南,假道荆渚,以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
画面中,在赵匡胤的谋划下,宋军一往无前。
借道荆南,打了敌军一个措手不及。
数千轻骑兵在李处耘的带领下,一举拿下了江陵。
高高的城墙之上,悬挂着宋军的旗帜。
原本的布局谋划全部失败,敌军被打了个措不及防,士气一下子低沉了下来。
不管是陆地上,还是水面上,
宋军两头并进,以势如破竹的气势一路向前,
大军毫无畏惧,一举攻破了敌军的防线。
在宋军的猛攻下,敌军不得不投降。
从此,西汉西逼后蜀,东胁南唐,南可直取南汉,战略上处于了极为有利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