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你有郑和下西洋?
《永乐大典》对于众人的震惊远远不止这些。
不同时空中,不管是皇帝贵胄,还是文人墨客,纷纷蜂拥而至想要一睹这本旷世奇作。
当然,有了这本奇作加持的永乐大帝成了人们心目中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
不论是文治还是武功,朱棣都展现出了他不同寻常的一面。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
这千古一帝的名号,舍他其谁?
然而,这仅仅只是朱棣辉煌历程里的冰山一角。
随着天幕重的画卷不断地翻转,呈现在众人眼前的又是另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
“ 呜呜呜”
一阵奇怪的,像是低沉的鸣笛声首先传入众人的耳畔。
不少人都在疑惑:‘这是什么东西?’时,有些懂行的人已经猜到了是轮船的鸣笛声。
轮船?
难不成这永乐皇帝还要下海探险不成?
果不其然,轮船的鸣笛声过后,一支巨大无比的舰队像一只巨龙,默默的停靠在岸边,等候扬帆远航。
天幕上出现了一个众人都无比熟悉的身影。
是朱棣!
只见他身着龙袍,后面是浩浩荡荡的仪仗队,而他的面前确实一个身型高大的‘男人’。
这是谁?
从未见过此人的人们纷纷都在猜测这个‘男子’的身份。
王公?重臣?
何等身份竟能惹得皇帝带着仪仗队为其践行?
“是郑和?他就是那个七下西洋的郑和!”
身为大明人的他们于有荣焉。
虽然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但是作为一个大明人,在看到天幕中郑和的身影时,他们也忍不住为其骄傲!
郑和!那个七下西洋,为大明远航做出了巨大贡献的郑和。
因为他的出现,宣扬了我大明的国威,使得大明朝形成万国来朝的盛况!
郑和,虽然他仅仅只是一个宦官,但是他用他一生来证明了他对大明做出的巨大无比的贡献!
虽然我身不在大明,但是我的心依然是大明心!
又是一阵“呜呜呜”轮船鸣笛的声音。
时间快到了,是在提醒郑和该出发了。
恢弘又壮观的水师排排停靠在岸边,片片风帆已经要悬挂起来了。
巨大无比的船只超越了历朝历代以来人们的造船。
无论是从形状,外表,还是性能来说,都是历朝历代的造船水平不能比拟的。
不仅船只外形震撼,船只上装备的大炮和各式各样的武器装备也让众人颇为震撼!
整船全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者六十二。可谓是海上巨无霸!
经此种种,莫不能显示出明朝的造船技术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这大明的水师以及造船技术焉能如此强大?
这不仅仅是历朝历代的皇帝深思的问题,就连常年闭关锁国的清朝也开始暗自对比起来。
大清康熙年间
康熙皇帝正目不转睛的盯着天幕中这些庞然大物。
原来这就是大明的水师!
苦于和台湾对峙的康熙皇帝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感受到明朝水师的强大。
虽说仅仅还没启航,无法从战斗和启航的各种状态下看出船只的优势。
但是不管从规模,数量,还是军备来说,现在的大清水师竟还比不上永乐年间的水师!
这是何等晴天霹雳?
大明,不过是一个已经被他们取代的王朝。
当年衰弱的大明不过是他们大清的俎上之鱼。
衰弱的似乎一个冲锋就能统统拿下。
一直以为大明比不过大清的康熙帝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开始审视起这个已经灭亡的王朝。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五征瓦剌,封狼居胥!
修撰旷世奇作《永乐大典》,
郑和七下西洋,四海臣服!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绩无不表明了大明朝的繁盛和伟大!
相比之下,被蒙古准噶尔搅得天翻地覆的自己,闭关锁国的大清,和台湾水师屡战屡败的大清水师!
论武力,明军在明成祖朱棣的领导下荡平北方,打的北方蛮夷哭爹喊娘。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祖先就是那个被打的蛮夷。
而自己这一朝,差点被葛尔丹侵占大半蒙古的他在武力这一方面确实没有朱棣出彩。
起码暂时是这样的。
论海运,明朝永乐年间有郑和六下西洋,四海臣服,万国来朝。
而自己这一朝却因为防止渔民和台湾叛军勾结而出台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大清在东南亚的实力可谓是零。
论水师,明军的水师是历朝历代里面最出名的,不论是造船技术,还是军备来说都是绝无仅有的的。
而自己,还在被台湾明军叛将抓耳挠腮而没有办法的他更没有可能比过。
既生瑜,何生亮呐!
朱棣靠着郑和下西洋的功绩成为千古一帝,看来上天对于这和西洋往来交流是认可并支持的。
那么闭关锁国为了封锁台湾就有待商榷了。
既然自己对于西方文化和西方的交流都如此重视,那么学习朱棣的理念,积极开拓和海外的联系,加强和西洋之间的交流来往,不也是对国家有利的大贡献吗?
想通了的康熙皇帝决定改变一些从大清开国以来就奉行的政策,从真正意义上去实现与国外各国的友好联系。
总不能因噎废食吧。
大清乾隆年间
“哎,这大船,不错!用来给朕南巡就挺好!”
不同于他的祖父康熙皇帝,乾隆的关注点就在于这个船威武霸气,用来南巡必定会比皇玛法更气派。
一直什么都要和康熙看齐的乾隆难得有一次想要比皇玛法更厉害。
千古一帝榜单的出现,让一直蠢蠢欲动的乾隆皇帝第一次看到了在世人面前予以高度称赞的成就感。
“这千古一帝的排名,如果没有朕参加,必然是不圆满的。”
乾隆半躺在龙榻上面,手下是待批阅的奏折,而在他的头顶上方,“正大光明”的牌匾正在向下俯瞰。
“皇玛法六下江南,安抚江南百姓的民心。而朕亦要效法皇玛法,如此,这恢宏大气的船只必能为朕得到江南民心顺服,百姓敬畏。”
乾隆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斩钉截铁,傲慢的脸上满是对未来的幻想。
“皇父给朕留下了如此多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好钢就要用在刀刃上。”
想好了这一点的乾隆皇帝决定,“朕一定要好好加强一下我大清的造船技术和军备发展。咱大清总不能连一个战败之朝都比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