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玄幻小说 > 破凡之上 > 第24章 沧浪缘(上)

第24章 沧浪缘(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逍遥修得三生缘,碧海潮生沧浪剑。此剑,名沧浪,得自楚地逍遥海。

    南域设三郡,分别是襄南,太虎,天游。数十年前,太虎郡大族李姓有一天骄降世,潜心修道三十载,一夕道成天地惊。其亲率三千悍勇,鏖战七日大破魔教大凤狱,擒杀狱主萧承宗。此战震惊天下,皇室遣使封其为楚王,领南域三郡,世袭罔替,南域三郡遂统称楚地。

    五年前,他十八岁,初入造灵境。那年他舍却锦衣玉食、玉阙华殿,换上一身蓝衣背着一把重剑毅然决然出走雁郡,立志踏遍天下河山、悟尽凡尘剑道。

    那年入秋,他来到了楚地天游郡。天游郡南端有奇地名逍遥海,游至此处天地突现异象,顷刻间日月逆转、川泽倾覆,逍遥海中大潮陡生,割阳断岳。

    其时人心汹惧,引楚王亲至逍遥海。楚王随行中有一老道,其遥观海潮异象,盎然慨叹道:“逍遥潮前,沧浪一观;神兵齐现,龙虎之缘!”当时众人皆是不解其意。

    大潮足足持续了三个时辰,潮止之际云拨雾散、日光重现。众人正要散去,不料逍遥海中惊现巨涡,万丈金光自云层之上倾泻而下,只见两柄古剑缓缓浮出海面,浩然矗立天地之间。两柄古剑一森白一碧蓝,森白者上空隐有白虎之影昂首咆啸,碧蓝者上空亦见青龙之躯探爪盘旋。

    直至此刻众人方才明白老道所言之意,震撼之余却无人敢上前取剑。单从这两柄古剑持天乱海的恐怖威压来看,其阶别已无限接近七品!

    一片沉寂之中,两名少年同时走了出来。

    蓝衣者正是他;白衣者是楚王长子李云骁,年方十六,尚是破凡五重境。

    众人见状,有诧异,有质疑,有嗤笑,有劝阻。立于人群最前方的楚王面色肃穆,眸中隐有一丝担忧,却并未出言阻止。楚王身侧的老道却是莫名捋须一笑,赞叹之意溢于言表。

    两名少年对视一眼,沉默不语,互相皆是无法看透却又对彼此的目的了然于胸。

    潮中灵剑,如此遥远却又似近在咫尺。两人眸中皆是炽热,身形齐动逆潮而上,转瞬间被巨浪吞噬不见。

    此时楚王身后众将已是心急如焚,欲赴海潮营救少主却不见楚王发声。

    老道见状笑着摇了摇头,“诸位莫急,天命之人自有异缘,尔等此去反而是送命罢了。”

    果不其然,顷刻间逍遥海大势翻覆,两道身影豁然破海而出,扶摇直上。

    身浴金光沧浪上,剑指青天逍遥往。众人恍惚间,两名少年几乎同时握住剑柄,似心有灵犀,又似天命注定,他选择了碧蓝古剑,李云骁选择了森白古剑。

    握住剑柄的刹那,白虎之影、青龙之躯皆归各自古剑,金光散逝,异象渐平。

    遥望少年联袂踏海而归,众人不免唏嘘。他们修为远高于这两位少年,心中也未尝不渴望那两柄绝世古剑,然而胸中炽火却总被莫名胆怯所浇灭,寻道初心却常于些许苦厄中磨折,也许这便是那老道所说的天命吧……

    “父王!”李云骁双手捧剑走向楚王,白衣入眼,风轻云淡。

    而他只是静立于远处,他不了解楚王,古剑也只是这一时紧握在手。

    “你有此奇缘,剑当归你!”楚王满意地拍了拍儿子肩膀,随后望向远处的蓝衣少年,放声大笑道:“小兄弟怎不过来,莫不是怕老夫抢了你的剑?”

    他这才放心走了过去,面朝楚王抱拳道:“恕晚辈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楚王闻言笑着摆了摆手,略一打量后不免感叹眼前少年眉宇似剑、眸蕴繁星,颇有天人之资,自己却不曾相识,便笑问道:“小友唤何名?”

    “前辈称我‘长风’便可。”这一路上,‘长风’即是他的化名。

    “长风兄,道长神机妙算,我欲请道长为这两把剑赐名,你以为如何?”李云骁看向他,目光诚挚。

    “如此甚好,”他会心一笑,“那便烦请道长赐剑名。”

    “哈哈,两个小娃子倒看得起老朽,”老道放声大笑,“老朽学知寥寥,更不擅引经据典,且予小友“逍遥”、“沧浪”二名,“逍遥”配白剑,“沧浪”配蓝剑,小友不喜莫怪。”

    “道长赐名合景契人,岂是学知寥寥。”楚王点头赞叹道。

    两名少年心中也甚是满意,当即单膝跪地表示感激。

    楚王许是看出他游行之身,不会在楚地停留太长时间,当即邀请道:“名剑不可无鞘,长风小友若不介意,不妨下榻王府暂住,老夫也可为你二人打造两副剑鞘。”

    楚王如此盛情,若是拒绝颇有不妥,于是他爽快答应了下来。

    一行人回了太虎郡王府,楚王为他安排了一个清净庭院。那几日,他过的颇为舒心,时而独坐潜心悟道,时而舞剑凌风呼啸。不过当楚王亲至赠鞘之时,他便知道是时候离开了。楚王招揽英才的心思他当然知道,可是他身份特殊岂能久居王府,再者徜徉于王府大家也与其游凡感道本心相违。

    入府的第一日,他曾寻过那老道士,一为致谢,二为请教因缘命数。他本不屑神鬼佛道之说,然而前日逍遥海异象让他意识到先前看法确实有失偏颇。

    “汝缘归剑道,命属青龙,道心不泯,劫数不逢。然汝命缺一人,多事修行,或补此缺。”这是老道为他卜卦衍算所得。

    七日后,他与李云骁饮酒作别。少年无意酒中苦,再踏漫漫修行路。

    那时的他何曾想过,仅仅三年后楚王溘然长逝,楚地尸横遍野……

    沧浪剑似是沾染了一缕悲意,孤立于问剑谷上空,一如当初浩然横亘逍遥海上,却又不似当初。

    谷中乱石翻涌,一如当初海潮激荡,却并无一人见证此战。

    蓝衣人手掌抬起,上空的沧浪剑随之一颤,一道青龙巨影呼啸而出,扶摇直上,直至覆压整座问剑谷。

    蓝衣人手掌挥动间,八道擎天剑影轰然降临八峰之顶,携横推山河之势却并未破坏山峰分毫。

    “我不会借用法域的力量,仅以此隔绝气息。”蓝衣人神色淡漠,并未察觉到自己情绪有了些许变化。

    “六品上等灵剑吗?“紫金袍人摘下兜帽,阴暗面庞直迎着上空沧浪剑所爆发出的刺目光芒,眸光复杂不堪。

    “为什么?!我拼命追寻了,整整二十年……我背叛了唯一的亲人,丢弃了效忠我的部众……为什么我付出一切想要得到的东西……别人却随手可得!”他眼角淌血,目眦欲裂,眸底通天魔念化作一点血泪。

    他好恨……好后悔……

    他生于北邙的一座贫苦山村,姓余,母亲取名长平。五岁那年,北阙军大举犯边,守军望风而逃,满村人尽斩。他被母亲死死护在身下,躲过了罪恶的屠刀。

    天空下起大雨,他在将要窒息之际用力掀开了母亲的尸体,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尸体汇成血河,在充斥肮脏血色的天空下无助流淌。

    他跌跌撞撞,四处张望,最终只能跪在尸体上嚎啕大哭。

    血雨划过脸颊,一道执伞身影闯入模糊视线中,一把将他抱起揽在怀中,踏着血泊远离了这座满载血泪的山村。

    救他的人是修螣狱中最年轻的护法,自那天起他也成为修螣狱的一员,修魔功,炼魔躯。恩人姓石,大他十数岁,他便称其石大哥。

    那些年,他见识了修螣狱的残酷,更甚当年屠村歹人。可石大哥又与周围人有着明显区别,他修炼魔功但心智依旧清明,他的剑无往不利却从未碰过手无寸铁之人。后来,他才在石大哥口中得知,狱主曾暗中将一柄绝世魔剑与一部奇决传给了他。剑名奉魔,本是魔教圣物,然而以奇诀御动奉魔剑却可洗炼心脉、驱净魔念。那些年中,每当魔念侵蚀心神,石大哥都会祭出那把剑将他从危险边缘救回,可石大哥不知道,正是那把剑的出现,在他心底种下一粒邪恶的种子……

    闲暇之时,石大哥会带他爬上附近最高的山峰,贪婪地吮吸山顶的空气。他总是坐在崖顶呢喃自语,说什么这里的冷风能让他意识到自己是人而非禽兽,又说自己这一生造下太多杀戮,恨这一身魔功如同附骨之疽令他永生不得解脱……

    然而他却无法像石大哥那样沉浸于崖顶的景色,在他眼中天空、山峰乃至一切都是无比扭曲,无比腥红!他永远无法忘记母亲临死之际依偎在他耳边泣血所言:“勿忘此仇,至死方休。”

    二十年间,石大哥有了一个儿子,或许是常年感悟奉魔剑的缘故,石大哥修为突飞猛进、势若破竹,最终成为魔教最年轻的狱主,而他也接替了石大哥曾经的位置。可他早已迫不及待,他渴望的力量远不止此。他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魔教之属人人得而诛之,也许哪一天他就会成为刀下亡魂,他死后又有谁还会记得当年血债?

    终于,两年前,十万楚军与修螣狱决战于天游郡忘生原。

    那一战,何其惨烈……离离原上,血与天长!

    时人有言:生灵为祭阵前仙,天地作棺忘生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