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先生存下去,才能生活下去
距离禁足开始时间只有短短的六个小时,这段时间里需要做的是通勤回家并沿路购买至少一周的生活物资,按照每个人每天吃两顿饭,一周七天来算,至少也需要14袋泡面,这个应该算是底线了,再往下降就不是生活了,而是下降到生存的地步。当下更加严重的问题是:泡面库存有多少?
对于大多数青龙市本地人来说,他们是相信会禁足持续一周,基本就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了。毕竟青龙市作为轩辕国第一大经济城市,经济体量相当于朱雀市、白虎市、玄武市的总和,一旦出现问题,整个轩辕国的金融体系将会收到巨大的冲击。这群人就真的只准备了一周的菜品,毕竟一周之后就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了,没有必要存储那么多物资。
因为是刚刚发布禁足通知没过多久,大部分人还在下班的路上,所以小区边上的生鲜超市里面,商品还是有的,不过这价格,已经悄悄的上涨了五倍,而且不打小票,可以选择不要。物价局也是无奈,小组成员都在回家抢菜中,唯一的职位优势就是在付款的时候出示一下工牌,说一声“我是物价局的人,你们这价格有点问题啊。”听到这话,直接免单放行,这是老板布置下来的任务,为了一点小物资,得罪物价局不值得,更主要的是,随便拉其他的十分之一个人就能把成本赚回来。章海进入生鲜区,菜架上的青菜已经空了大半,随手扯下几个方便袋开始装东西,叶菜类不压秤但是体积比较大,装了三个大袋子,好在可以拿得动。
拐角的粮油区,有一对看起来约有70岁的老夫妻,合力将一包大米抬起来放在购物车中。章海想上前帮忙,但是眼前自己手里的菜根本不敢放下,不是担心有人拿走,而是担心被熙熙攘攘的人流踢的到处都是,毕竟大家都在抢时间。“大爷,您知道马上要全城禁足么?”章海大声问大爷,一来他怕老年人消息闭塞,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二来如此嘈杂的环境,声音小了没有人听得清。“我晓得,我儿子让我来买一袋米,他正在赶回来的路上,说是堵车怕来不及。”听到这话,章海心里喘了一口气。即使他知道病毒的特性,但是依然保留了人类善良的本分,不希望为国效力一辈子的老年人出现不能善终的情况。
方便面的货架上已经一扫而光了,零零散散的放着一包一包单独包装的面,可以看出是大包装被扯碎之后撒下来的那种,而且口味是非常独特的常春藤味。章海顺手放在购物袋里面,常春藤虽然口感差劲,但是去掉奇怪的料包,面饼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与方便面同样一扫而光的是两个世纪以来公认的泡面伴侣火腿肠。火腿肠货架更惨一点,并不是因为有散落的火腿肠,而是因为这些散落的火腿肠明显有外伤。高度发达社会的主要支柱就是普及高素质人群,将全员塑造成文明、进取、包容、团结的集体形象。然而眼前这一幕,章海皱了皱眉毛,并没有把散落的火腿肠收下,自然是因为有外伤的原因。这里面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章海囤积的物资是充足的,如果一点干粮没有的情况下,他绝对会将有外伤的火腿肠也收入囊中。
饼干和坚果区东西少了点,但是还能保留一半以上。卖的最好的还是袋装瓜子,原本想随手抓几包来打发时间,发现一点都没有了,瞬间石化。只能退而求其次的拿了一些开心果、碧根果之类的坚果。
如果真的要说不足的,可能就是水果储备,因为水果无法长时间保存,所以他只准备了一个月的当量,如果超过一个月,那水果也会缺少。即便如此,水果货柜依然有半数以上的水果,不是因为其他的,而是大家根本顾不上提升生活质量的水果,先填饱肚子再说。
付款时看到前面一位大叔,夸张的推着10大包速冻水饺,这可是5斤一袋的大包装。“先生,您这样不太好吧,这是我们店里的全量库存。”收款员略显尴尬的说了一句。“我们是工程队的人,我们工程队有12号人,实在是来不及采购那么多的粮食了。”“那行,您可以来结账了。”轮到章海的时候,收银员因为把价格提高了五倍,章海也就没有打算付钱。“把单子打给我,我是青龙市物价局食检三组刘耀辉,你们这是知法犯法啊。”“要不这样,您往边上站一站,我先给后面的人扫码。”章海把东西整理好,说了一句“你们老板什么时候来?”“我们老板刚才联系我了,您的单子我们老板给免了,您直接拿走就行。”“我从来不白拿。”“没关系的,我现在太忙了,没有时间给您重新算,要不等禁足结束之后再说吧。”章海心中冷哼一声,提着东西转身就走,还禁足结束,现在都算不清楚,以后怎么可能算的清楚。
因为购买的物资有点多,章海先是往家里运送了一批,然后去郑老板那里取餐。郑老板已经把菜品打包好,并且在另外一个袋子里面装了两包冰冻青菜和一包汤汁。“这里面是一包茼蒿和一包油麦菜,这个汤汁可以用来做汤,也可以下面条,都挺好的。”郑老板笑眯眯的接着说“章海啊,记住一句话,要先生存下去,才能生活下去。”“多谢郑老板和余头,也替我向嫂子道声保重。”“你嫂子在减肥,最怕的就是保重两个字,哈哈。”
生存下去,才能有生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如果需要经历一次必要的远途徒步旅行才能活下来,那么首选依靠我们的双脚走下去,因为只有活着,一切才会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