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驰援
“哦?快呈上来。”
什么事不能回去再禀报,难道有什么紧急的军报?
崇祯连忙让那个锦衣卫进了大帐。
只见一个锦衣卫千户装扮的男子进了大帐,他有些气喘吁吁的,看起来有些狼狈,而最奇怪的,是他怀中抱着一个箱子。
“陛下,刚刚前线来报,山西总兵周遇吉以八百里加急的规格,送来了这个箱子。”
千户顿了一顿,继续道:“这上面写着‘陛下亲启’的字样,是周总兵的亲笔,朝中的大人们不敢打开,又怕里面是什么紧急的军情,便命在下快马送到了这里。”
崇祯眉头一皱,心中虽然疑惑,但还是命他赶紧呈上来。
千户上千,把箱子放在了桌案上,又从怀中取出钥匙,随后便退下了。
王家彦、黄得功等人也都退后了一步,低下头。
他们都有眼力见,既然是‘陛下亲启’,里面可能有些不愿被他人知道的事情,所以都低头不看。
崇祯也不知周遇吉给自己送了什么东西,他深吸一口气,只觉一股腥味传入了鼻腔。
但他没有在意,立马用钥匙打开了金锁,掀开盖子的瞬间,一股剧烈的腥味从里面喷涌而出,崇祯差点没把今早吃下去的饭吐出来。
而定睛一看,崇祯立刻感到头皮发麻,因为盒子里面装着的,赫然是一个血淋淋的人头。
乍一看到这般景象,崇祯被吓得惊呼出声,霍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面色惨白。
“陛下,怎么了?”
王家彦率先看出不对劲,忙抢上两步,往箱子里一瞧,顿时也被惊住了。
一股血腥之气,让大帐内所有人都明白,盒子里面到底装了什么。
王家彦看向那传信千户,怒喝道:“你到底是何人,谁派你来的,竟然敢惊扰圣驾!”
那千户顿时就慌了,他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看到崇祯苍白的面容和王家彦愤怒的表情,他已经猜到,那箱子里肯定不是啥好东西。
可他只是一个传信的,那千户顿时感到一阵委屈,忙磕头如捣蒜,哀声道:
“陛下明鉴,陛下明鉴呐!在下只是一个传信的,是倪大人和王公公遣在下来的!”
“对了,对了,周总兵还带来了一封信,也是要陛下亲启。”
他哆哆嗦嗦地又从怀中摸出一封信来,随后便长跪不起。
崇祯强自定了定心神,他是大明的皇帝,可不能在一群武将面前露怯,便把盒子重新合上,努力云淡风轻地说道:“呈上来。”
他想搞清楚,周遇吉到底在搞什么名堂,盒子中的人头又是谁的。
王家彦上前取走信件交给崇祯,崇祯做了个深呼吸,解开了密封,一行行略显潦草的字迹展现在眼前。
“山西总兵臣周遇吉谨奏:陛下圣眷优渥,任臣为山西总兵,臣不胜感激。然闯贼五日渡河,三日破太原,山西之地仅存代州城与宁武关耳,臣实负陛下圣恩!”
“陛下睿识绝人、知人善任,然臣无此能力,实在汗颜。此前臣命熊通守备黄河,却不知此人首鼠两端,早有二心,是以闯贼不费吹灰之力便渡过了黄河,这全是臣的过错啊!”
“熊通投贼,又来代州欲召降于臣,臣一怒之下斩其首级,封于木盒之中,献于陛下,以此来传达臣誓死不降、死守宁武之决心!”
“臣未能完成陛下的期盼,丢了山西之地,愿死战谢恩,绝不让闯贼离开山西一步。只是勇卫营本为陛下亲卫,没有战死在陛下的身旁,是臣一生的遗憾!臣周遇吉拜上!”
一口气读完,崇祯只觉大脑一片空白,双手都禁不住哆嗦了起来。
整个大帐鸦雀无声,一股伴着血腥的凶煞之气在四周蔓延扩散。
崇祯的眼眶湿润了,一道电流在他的身体内激荡,他是真的被周遇吉感动到了。
什么tm的是忠臣,这就是!
山西在李自成打来之前就是一副烂摊子了,崇祯也没打算能守多久,周遇吉却因为山西总兵的任命,将这些责任都算在了自己的头上。
随着两滴泪水划过脸颊,崇祯也读明白了奏疏的另一层意思,一股悲凉之感瞬间充斥了他的心胸。
死战!
周遇吉斩下熊通的头颅,又写了这封奏疏,就是在向崇祯表明自己的态度。
他会死守宁武关,就算战死,也在所不惜!
如此忠臣,难道真的要陨落在宁武关吗?真的没有办法救一下吗?
“陛下,您……”
王家彦看崇祯一脸动容,已经猜出了个大概。
崇祯擦了一下眼泪,强笑了几下,沙哑开口道:“没事,这大帐内太闷了,朕去外面透透气。”
崇祯说完,便自顾自地走出了大帐。
寒冷的北风吹在他的身上,却不能使他躁动的内心平静一分一毫。
崇祯在军营中缓缓地走着,两个锦衣卫在身后三步远的地方候着,再后面,王家彦、黄得功等将领也缓缓跟着。
“黄兄,陛下这是怎么了?”高杰疑惑道。
黄得功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但他能猜到不离十,必然是因为周遇吉。
刚刚的血腥味到底是什么,周遇吉在宁武关到底怎么样了?黄得功迫切地想要一个答案。
他看向王家彦,可王家彦也只是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
就在这时,崇祯停下了脚步,遥望着天边,心中渐渐有了决断。
“让王家彦、黄得功和朱希望过来,朕有事情吩咐。”
两个锦衣卫领了命,宣三人过去。
王家彦与黄得功对视了一眼,和朱希望一起默默地走了上去。
“陛下。”
崇祯转过身,看着三人,叹了口气道:“刚刚盒子里是熊通的人头,他投了闯贼,被周遇吉砍了。”
“周遇吉实乃大明的忠臣,他不能死!绝对不能死!”
“他是朕的勇卫营,就算死,也要死在朕的身边!”
黄得功闻言精神一振,他本就有意前往宁武关解救周遇吉,此刻看到崇祯的意向,忙道:
“陛下,您要怎么做,尽管吩咐臣等便是。”
崇祯脸上露出欣慰的表情,说道:“在军事方面,朕或许还不如你们呢。朕累了,要回紫禁城了,你们三人在这里商量一个办法吧,商量好后给朕通报一声便好。”
崇祯是真的感到心累,而且他相信王家彦,一定能想出好的解救方法。他一个军事外行,还是不要太过深入的干涉了。
专业的事就该让内行去做,著名的运输大队长常凯申已经用实践表明,微操这种事做不得。
吩咐完,崇祯回头与诸位将领告别,便在锦衣卫的簇拥下离开了新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