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三国赵云之开局娶貂蝉 > 第132章 贾诩之谋

第132章 贾诩之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蔡琰眉眼一低,思量道:

    “孩儿在闺中听闻联军已打至洛阳,想必那董卓是畏惧联军声势,才要逃难去长安的。”

    蔡邕叹道,“是也,只是太师于我有知遇之恩,他今有威命在此,我不敢不从呐。”

    董卓罪恶滔天,蔡邕自然知晓。

    只是董卓在任期间,蔡邕历任三台,对他不可不谓重用。

    士为知己者死,即便是董卓这样的逆贼。

    蔡邕也因感念其知遇之恩,而愿意为其报效。

    “总之,此事怕是已经定夺了,汝可早早地做足准备。”

    蔡邕起身,关上了房门。

    蔡琰眉眼一垂,望向外边儿碧蓝的天空。

    陷入了沉思。

    “赵将军,你们一定要尽早打入洛阳啊……”

    她美眸微蹙,双手合十,默默祈祷着。

    另一边。

    身为董卓家属的渭阳君董白自然也得知了要迁都的事。

    侍剑丫鬟们全都行动了起来,帮助董白收拾行囊。

    董白却淡淡问道:

    “你们这是要哪去?”

    丫鬟们回道:“回禀郡主,太师要迁都长安,我们当然是在为郡主收拾行囊去长安呀。”

    董白摇了摇头,娇声哼道:

    “谁说我要跟着那老家伙去长安了?”

    丫鬟们一愣,面面相觑。

    “难道郡主要留在洛阳么?若是联军打进来,他们一定不会放过您的。”

    董白摆摆手道,“我既不去长安,也不留在洛阳。”

    她漆黑的大眼睛眨也不眨,没人能猜到此刻的她在想着什么。

    “我去冀州。”

    她望了望碧蓝的天空,眼眸深邃。

    丫鬟们不解地问道:

    “郡主,您跟着太师去长安至少好有个照应。”

    “而您在冀州又没个亲信,人生地不熟的,何必去那里受苦?”

    董白回眸,瞪了丫鬟们一眼,吼道:

    “我怎么做,你们不要过问行不行?”

    丫鬟身子顿时如触电一般,慌忙跪下。

    “郡主息怒,奴婢也是担心郡主的安危。”

    看着丫头一个个惶恐的样子,董白叹了口气。

    趴在了窗口上,将那已经发育成熟酉禾胸托在臂上,幽幽道:

    “我听说华佗那老头最近流窜到了冀州。”

    众人一听,立刻恍然大悟。

    有名身材娇小,但眼眸深邃的丫鬟道:

    “既是郡主要去找师祖,那奴婢们也愿追随郡主到天涯海角。”

    董白一听“师祖”二字,顿时大怒,喝道:

    “住口!”

    “我可没承认那老头是我师祖。”

    那丫鬟忙磕头道:

    “是,是奴婢失言了。”

    说完,竟是双手抽起了自己的嘴巴子。

    耳光清响,将她白嫩的脸颊打得绯红。

    董白叹道:

    “行了,你们赶快收拾东西吧。”

    “等联军打进洛阳,想走也走不了。”

    “喏。”

    丫鬟们纷纷离去。

    董白见众人皆已散尽,这才从抽屉里取出一卷书。

    上面竟高写着三个大字——“青囊书”

    董白手握《青囊书》,反复看了两眼。

    旋即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绝不会输给你!”

    话分两头。

    迁都长安一事,乃是出自贾诩之谋。

    期间董卓部下也有不少人怀疑他。

    但又猜不透他到底想做什么。

    而贾诩则已经提前修书一封送至赵云之手。

    其书曰:

    “谋臣贾诩拜上,今诩已渗透入西凉军中。”

    “西凉事务,诩已尽数知晓。”

    “廿二日,董卓将会焚毁洛阳迁都长安,明公可在此时攻破大门。”

    “先入京阙,以迎天子。”

    “以得护驾之功。”

    “诩别有良谋,可为明公谋取冀州。”

    “望明公谨记诩书信之言。”

    “贾诩顿首。”

    赵云在读完了贾诩的书信以后,心中五味杂陈。

    他很奇怪,明明李儒已经被杀了,为什么董卓还能想到迁都长安以避祸乱这一条计策。

    以他的智商,不应该能想到这一层才对。

    莫非是贾诩向他献的这一策?

    可不应该啊。

    贾诩按理说是自己的人,他应该明白自己想要夺得诛杀董卓的头功。

    为什么他还要向董卓献出迁都这一策呢?

    即便是迁都。

    也不该焚毁洛阳才是。

    洛阳作为东汉立国两百余年的国都,有着近百万户的人口。

    物产丰富,人口殷实。

    毁了多可惜。

    贾诩这个人不是别人能够琢磨透的。

    他竟然这样安排,想来必有他的用意。

    赵云此刻对贾诩并不是毫无保留的信任,对他也是稍微留了个心眼儿。

    而贾诩一面在辅佐董卓办理迁都事务的同时,一面命人撤去城门的防务。

    城头将士都问其故。

    贾诩回道:

    “彼时太师撤军,尔等想留死陪葬么?”

    将士们乃恍然大悟,又问没了防务,联军趁此时打进来怎么办?

    贾诩便道:

    “可在城头虚设旌旗,以为疑兵,联军便不敢妄动。”

    “待联军攻入洛阳时,我军便已撤走。”

    将士听完,皆赞贾诩高见。

    而贾诩再怂恿城头将士撤离以后,又迷信给赵云。

    写道:

    “主公若在城头见着旌旗密布,不必惊疑。”

    “此乃诩为撤离守军之谋也。”

    “明公届时可速去,勿让他人捷足先登。”

    董卓又问贾诩,道:

    “老夫已多年不曾建设长安,加之朝中反对者极多。”

    “此计能顺利进行么?”

    贾诩回道:

    “太师放心,如今关东贼起,天下播乱。”

    “长安有崤函之险,更近陇右,正是避贼之所。”

    “至于木石砖瓦,克日可办,宫室营造,不须月余。”

    “太师何疑?”

    董卓又问:

    “如今钱粮缺少,又该如何?”

    贾诩回道:

    “洛阳富户极多,可尽抄其家。”

    “凡袁氏一族,杀其宗党而抄其家产,必得巨万。”

    “最后一把火烧掉洛阳,以免给诸侯留下发展余地。”

    “让他们抢无可抢。”

    火烧洛阳一策,极为狠毒。

    因为诸侯原来至此,粮草肯定会不足。

    但如果烧了洛阳,关外诸侯便没有了补给。

    天寒地冻,可没有柴火可烧取暖。

    当年俄国正是用“火烧莫斯科”这一招,来击败拿破仑的。

    如今,贾诩先向董卓献了这一策。

    只是他的目的,并不如董卓想象的那么简单单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