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卷土重来
这天胡湘在山上机械坊和李铁锁探讨改进霰弹枪。
这霰弹枪每次发射后面火药泄露太严重了,很多枪手,都不敢瞄准射击,怕泄露的火药烧伤了眼睛。
转轮手枪弹巢和枪管之间火药也有泄露,不过都是伸出胳膊射击的,还伤不了人。
阿贵突然跑来对胡湘说,有紧急情况大哥让你过去。
胡湘来到道观,大哥,胡都头都在。
“三弟,二弟派人传来消息,武安境内又出现蒙古人探马了,让我们加强戒备,”大哥说道。
“马上就过年了,这蒙古鞑子不想让我们好好过年了,”胡湘道。
“蒙古鞑子,他们又不过年,”胡湘大哥道。
“我下山一趟,看看是什么情况,”胡湘道。
“路上多带些人,不知道,是不是蒙古鞑子又大举来犯了,”大哥说道。
胡湘回到院子和卢敏说了下,简单收拾下就出发了,卢敏说吃了午饭在下山吧,胡湘说等不及了,就和胡都头下山了。
到了县衙,很多人都在,胡父,二哥,李森,胡狼,卢明等人,现在都沉默着,看来讨论有一会了。
“三少爷,蒙古鞑子又来了,有两个村庄人,二百多村民被蒙古鞑子杀了,”胡狼对胡湘说道。
“妹夫,武仙和武贵都投降了蒙古,上午时候洺州朱县令来了,”卢明对胡湘说道。
原来今天早上,武安境内有两个村庄被蒙古鞑子突然袭击了,村民全被杀害,消息传到县衙后,二哥迅速派传令兵传给各个村庄,马上转移到山上。
布置完毕后,洺州朱县令来了。
“胡老弟,昨天蒙古人派使者来到我们洺州,对我说,真定的武仙和刑州的武贵都已经投降蒙古了,武仙还被蒙古人封为河北西路兵马都副元帅,武仙都投降了,我洺州可是最前线了,这可如何是好,”洺州朱县令
“你打算怎么办,”胡湘二哥道。
“蒙古鞑子说了,我们洺州已经反复过一次,给我们三天时间考虑,如果不投降,那他们以后,永远不接受洺州投降了,他们攻破后,定会杀的鸡犬不留,”朱县令道。
“要是你们坚守,能守住吗?”二哥问道。
“坚守,蒙古使者说了,要是有一个抵抗的,也是全城屠杀,到时候,蒙古鞑子到了城下,这样一喊,肯定会人心惶惶,无人敢应战了,”朱县令道。
“朱县令,你先回去,我派探子打探下蒙古鞑子,想个退敌计策,”二哥道。
“胡老弟尽快想出发,我们洺州可等待不起,三天时间呀!”朱县令忧虑道。
朱县令和二哥谈完后,就离开了。
二哥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
“没有想到,武仙也投降蒙古了,目前这形势太危险了,”胡父道。
“也不知道蒙古使者是不是唬洺州县令,武仙根本没有投降,唉,刑州的探子到现在也没有传来消息,”李森道。
“现在时间紧迫,洺州团练兵从上到下都是软骨头,有个风吹草动的,就害怕的要命,根本不敢抵抗蒙古人的,”二哥说道。
“我们现在的兵力,守武安可以,要是分兵守洺州城,就不足了,”卢明道。
“我们也帮不了洺州守城,还是让洺州投降蒙古吧,洺州城墙被蒙古鞑子破坏的厉害,也无法坚守,要是城破了,蒙古人必然屠城。”胡湘道。
洺州投降蒙古后,蒙古鞑子命令朱县令把城墙拆除很多,虽然后来也修补下,但防御效果大不如前了,蒙古鞑子说的屠城可不是恐吓,大名府管辖下很多县,就被杀的几乎绝户。
其实洺州朱县令也和二哥说了,为了全城百姓,如果想不出退敌策,他们就投降蒙古了。
众人谈论两个多时辰,也没有达成具体办法,主要是敌情不明,外出探查情况的探子,都没有回来,也不知道蒙古鞑子来多少,在那驻扎,等到明天在看看。
晚上,胡湘和卢明一块吃的饭。
“大哥,你让人把老爷子,也接来吧,”
“现在不行了,完颜飞已经不允许人外出大名府了,尤其是男丁,”卢明道,“如果每个县,朝廷不抽调兵,也能坚守,不知道朝廷为什么抽很多兵力,”卢明道。
因为信息的闭塞,胡湘,卢明等人都不知道。
金人从大名府抽兵,完颜霆撤军,是因为金国朝廷和南宋开战了,金人感觉打不过蒙古骑兵,河北被蒙古骑兵烧杀的厉害,赋税逐年减少,所有要扩大地盘,于是向南宋开战,夺取南宋的地盘,来弥补北方的损失。
还有武安方面更不知道,南宋命令彭义斌带领手下精兵回淮西地区抗击金人的入侵,现在的恩州只有少量的兵马了。
这些军事信息,武安方面都不知道,现在每个地方城门关闭,李岩布置的情报点,也传递不了消息,可以说消息系统失灵了。
第二天中午时候,洺州的探子回来了,说洺州投降了蒙古人,现在的城门大开,大街上还有蒙古鞑子。
但回来的探子还是没有发现大队的蒙古鞑子,蒙古探马倒遇见过不少。
武安的各个头领又聚在一起商议目前形势。
“外出的探子到现在也探不到蒙古鞑子营地,是不是来的人少,”李森道。
“我估计少不了,我们才杀了七百多蒙古鞑子,别的地方,蒙古士兵损失很少,如果真定府和刑州投降蒙古,蒙古骑兵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们在提供粮草,蒙古骑兵一天就能行军数百里,营地我估计在真定府和刑州之间了,”卢明分析道。
“恩,卢明说的也有理,”胡父道。
“如果蒙古鞑子在那扎营,我们也不好袭击,太远了,不好撤回来,”二哥说道。
“还有我们不要太过锋芒,不然我们以后肯定会成为蒙古鞑子眼中钉了,”胡父道。
众人商量一番,还是静观其变,加强戒备,武安的各个乡村人口,粮食,牲畜都转移到山上隐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