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不争之争 > 第61章 抓住关系

第61章 抓住关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穆青说:“其实,您认真想想,出现这个问题背后是什么原因?”

    “我估计如果不是集团老总打电话给您,您去招待一个完全陌生的人,恐怕也不会这么尽心尽力吧?”

    “集团老总的电话,让您潜意识里知道这个人的重要。”

    “甚至觉的可能是一个取悦集团老总的机会。”

    “正是这样的想法,让您愿意理解对方,甚至巴结对方。”

    “所以两人才会短时间内能够谈到一起。”

    “再加上你们两人都爱酒,就越走越近,甚至不分你我。”

    “到了这种状态,您基本已经失去了自我。”

    “更不可能静下心来,认真审视自己的内心。”

    “忘了自己的职责,忘了自己是谁,甚至暂时忘了过去经历的一切。”

    “只是妄图抓住眼前这种关系。”

    “通过这种关系,改变或是加深集团老总对您的印象,从而为自己的仕途铺路。您想想我说的对吗?”

    梁亚静点头:“你觉得这样做不对吗?”

    “就拿你我来讲,没有王总对你我的了解,恐怕你我都走不到现在。”

    “我们有机会接触王总,他才会对我们了解。”

    “才会知道我们的能力,我们也才会有发挥才能的机会。”

    “走到现在,我需要一个集团老总对我进行了解的机会。”

    “我努力去争取这样一个机会,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穆青看着梁亚静:“您既然提到王总,我想问您,当时您为什么把我推荐给王总?”

    梁亚静略微思索:“当时一方面是因为你提出车间改造项目,觉的你应该能干事。”

    “另一方面,觉的自己如果马上去生产部,搞不定后道工序,会给当时的王总添乱。”

    穆青笑笑:“王总也是这样跟我讲的。”

    “当时他也没什么好办法,只是抱着让我试试看的想法。”

    “来生产部之前,我并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机会。”

    “也就不可能试图改变您或王总的想法。”

    “也就是不可能试图改变外界对我的看法,以此去抓住这个机会。”

    “但我觉得我也为争取这个机会做出了努力。”

    “这个努力,就是当时提出的车间改造方案。”

    “没有这个方案,恐怕也入不了您的法眼,更不会被您推荐来生产部。”

    “我能争取到机会,关键是您的推荐,没有您的推荐,也就不会有我现在。”

    “您想想,您推荐我来生产部,是因为当时我试图跟您搞好关系吗?”

    “是因为我试图给您留下一个好印象吗?”

    “我自己的回答是否定的。”

    “当时我根本就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机会,只是在自己跟自己较劲的努力。”

    “只是想一步一步提高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根本没有关注过外界对我的看法。”

    “但我不能否认自己的这种努力让您看到。”

    “对外界产生了影响,所以您才会推荐我,给了我这个机会。”

    “这也就是我所讲到的,我也为争取到这个机会做出了努力。”

    “这种努力并不是只针对这个机会的。”

    听着穆青这番话,梁亚静陷入沉思。

    穆青刚刚提到,他被自己推荐到生产部,并不是通过巴结自己,改变自己对穆青的印象而得到的。

    现在认真想想,当时推荐穆青去生产部,也是因为自己不愿意去生产部趟这趟浑水。

    又不好直接拒绝王铁,就想让穆青去做替罪羊。

    穆青能干到现在,不得不承认与他自己的努力有关。

    也不得不承认他没有主动巴结过自己或王总。

    每次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又都要用到他。

    他也从不会争功,更不会主动跟别人论长短。

    一直都是踏实做事,还总能想出新点子。

    这也许就是别人愿意跟他打交道的地方。

    想到这里,梁亚静抬起头:“听你这番话的意思,你是认为,我去争取让集团公司认识我的做法,是没有意义的?”

    穆青笑笑:“也不能说没有意义吧。”

    “你、我、王总工作在一起,彼此之间更容易了解。”

    “跟集团公司领导离得就比较远,这样做也无可厚非,否则他们很难了解到您。”

    “但恐怕需要有一个底线,至少不要迷失自我。”

    “我自己更多关注的是自己内心的平静与努力。”

    “把外界的仕途、权利、利益这些物质方面的东西看的比较淡。”

    “也不愿与人相争,但能理解,不是所有人都跟我一样。”

    “愿意看重外界物质利益的做法也可以接受,为此与人相争也在所难免。”

    “只是觉的其中把外界当成敌人,或是利用世间的友善、感情等因素,妄图控制或改变别人的做法不是很容易接受。”

    梁亚静看着穆青问:“你的意思是我妄图控制改变别人?”

    穆青看出梁亚静有些不高兴,赶紧说:“不好意思,我应该是说走嘴了。”

    “只是泛泛而谈,并没有专门针对您。”

    “但建议您想想,您在这件事情上,是否有这方面的因素?”

    梁亚静点点头:“也许有。”

    “其实我不得不承认,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给集团老总留下一个好印象。”

    “这种希望就是妄图改变别人。想改变世界,要从先改变自己开始,这道理我懂!”

    “谢谢你今天跟我聊这么多,太晚了,我们改天再聊吧。”

    第二天早上,穆青把生产部的人员叫到一起。

    从前到后从新梳理一下这张订单的交货情况。

    大家也基本都了解了这张单的难度。

    杜军一边思索,一边讲:“现在看来,至少前道工序基本有把握交货。”

    “前提是外购和新配方投产都不要出问题。”

    “还要每天盯紧每一条成型生产线、每一条窑炉完成情况,出不得一点岔子。”

    “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我们都没有缓冲时间。”

    “新配方最好现在就上线生产,越往前赶,我们越主动。”

    穆青点点头。

    还没来得及讲话,张建林就说:“我一会儿通知一彩车间从现在开始加班。”

    “以便腾出后面更多时间贴花这张订单。”

    “新车间烤花窑也要尽快启动,否则一彩加班产量上来,装不出去会很大麻烦,加班也不可持续。”

    “最要命的是包装!”

    “新增新车间烤花窑一条窑的产量,包装车间也必须加班。”

    “这种加班可不是一天两天,要几个月,包括一彩也一样。”

    “穆经理,恐怕要把这种情况跟厂里讲清楚,拿出一些优惠政策,否则加班一旦不能持续下去,这张单就完了。”

    穆青点点头:“还有分级车间,前后各增加一条窑的产量,分级的压力也会很大。”

    “除了加班,看新车间的分级工是否可以叫回来。”

    张建林和杜军都纷纷点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