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虽有劣迹,胜在好心(第一更…
燕王李啟十分随意的把书信放到了桌上,心烦意乱的他并不想知道书信之中到底是说了些什么。其实信中的内容他也是大抵能够猜到的,他自三月组织劳工在破胡郡安宁县,大修水渠,为安宁县百姓的引水灌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计算着日子,现在水渠应当是已经完工了,所以邢捕头这才送来书信以示感谢。
“那又怎么了?丞相大人想说什么?”
燕王李啟满眼疑惑的将目光紧紧锁定了丞相董和,颇为好奇的等待着他的回答。
丞相董和心中似乎是想到了点什么,但是那终归是毫无根据的猜测,做不得真。于是他连连摆手,笑着说道。
“没什么,没什么。”
面对燕王李啟,丞相董和却也是不敢把自己妄加揣测的话给说出来。
“好!那本王问你,州试临近,在不推迟科举考试时间的前提下,你可有把握再出一套高质量考题?”
燕王李啟话声落地,丞相董和脸上便也是浮现出了一抹难堪之色。要想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出一套考题,这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大王,微臣原本任命述学左使张道长为重新制定科考考题的主官,但是没想到微臣看走了眼,这就导致重新制定科举考题的事情被搁置了。”
“科举考试是燕国头等大事,不可推迟半日。孤望丞相大人能够殚精竭虑,用尽全力,把科举考题在规定的时间之内,编制出来。
并且要迅速印发下去。”
燕王李啟目光炯炯的看着丞相董和,露出一脸严肃之色,话语间也是透出丝丝威严。
“微臣遵命,一定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制定出新的考题,绝对不耽误科举考试!”
丞相董和心知科举考试在燕王李啟心中的重要性,于是连忙举起手,信誓旦旦的说道。
“好!如此甚好!
对了,东阳司组建的如何了?”
燕王李啟见丞相董和一脸真诚,且胸有成竹,便淡然一笑道。
“回大王,东阳司的基本建制已经满员,随时都可以听从您的命令行动。”
燕王李啟闻言,心中大喜,东阳司之类的特务机关能够迅速建成,对他来说是一件好事。待贪狼骑与东阳司两支力量皆成形之后,那对于燕王李啟来说,就是如虎添翼。
“好!既然东阳司的人员已经日趋完备,那么丞相大人就不必对东阳司操心了。而且日后,本王也不想听到,丞相大人与东阳司有什么纠葛联系。”
燕王李啟淡淡的一句话,却使得丞相董和脸色大变,霎那间就没了血色。丞相董和不禁觉得脊背发凉,他以帮助东阳司扩充人员,选拔人才为由,往东阳司之中安插了不少眼线。
燕王李啟这么说,自然是自己的小动作已经被发现了。想到此处,他一阵后怕,他明白自己可能无时无刻不在燕王的监视之中。日后做事,一定是得谨言慎行,十分小心了。
“大王,微臣也是一片好心,微臣从自己的门客当中挑选的,都是忠直有能力之人。”
丞相董和紧张的浑身颤抖,一脸惶恐的看着燕王,都打起了结巴。
“丞相大人何必如此慌张呢?本王只是提醒你一下。东阳司主要是负责监察百官,你可是不能走后门,躲避监察。”
“这自然是不能!”
丞相董和一脸赔笑的说道,脸上的汗珠不断冒出,汗如雨下。
“好了,丞相大人退下吧!孤乏了!”
燕王李啟十分不耐烦的摆了摆手,淡淡的说道。这几日发生的事情太多,也太杂了,让他很是心烦。
“微臣告退!”
丞相董和闻言,连忙躬身行了一礼,快步退出了御书房。
燕王李啟望着丞相董和远去的背影,神色复杂。丞相董和前脚刚走,后脚东阳司司统仲星便从屏风后现出身形。
“仲星,丞相大人在东阳司安插了多少眼线?”
燕王李啟抬头看了他一眼,而后招了招手,笑着说道。
“回大王,丞相董和一共在东阳司安插了十名眼线!”
仲星一脸恭敬的看着燕王,朗声答道。
“十人?看来为丞相董和卖力的人还真不少啊!把这十人如数送回丞相府,另行募集十名精明强干,绝对忠心之辈。”
“喏!”
仲星重重的点了点头,认真答道。
“最近燕国各处可有事发生?”
“回大王,燕国破胡郡,安宁县某村落爆发了瘟病,有大半的村民都被感染。然而半个月后,整个村落中的百姓瘟病都被治好了。”
燕王闻言,不禁觉得此事有些奇怪。瘟病按理说是很难被救治的,即使是能够救治,那么买药的花费也会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是安宁县的官府出手,对村落中的村民进行了救治?”
“并不是,据说是被出生在安宁县,在燕都做官的一位官员送去了几千两白银给救了!”
话声落地,燕王李啟在第一时间想到了已经被杀头的述学左使张道长。方才丞相董和已经同燕王说了,张道长就是出生在安宁县城,这天底下会有如此巧合的的事吗?
燕王李啟想到此处,连忙追问道。
“你可曾查清楚那个籍贯在安宁县的官员姓甚名谁?”
“不曾查清!”
东阳司司统仲星一脸尴尬的说道,像他们这种搞情报工作的,连这种关键人物姓甚名谁都搞不清楚,这确实是说不过去。
“你…你……”
燕王李啟听到如此回答,不禁满脸失望,指着仲星的鼻子,气的好半天没说出话来。
燕王李啟把目光瞥向了放在桌案上的书信,看来要想解决他心中的疑惑,必须要把书信给打开了。
他十分麻利的拿起了书信,一目十行的读了起来。可是他越读,心中便是越发的后悔,他看着眼睛里突然生起了一层水雾,眼眸也变得湿润了。
“看来是本王错怪述学左使了,但虽然是人命关天,破坏燕国科举考试的行为也是不能饶恕的。
一定要厚待述学左使张道长的家人,每年下拨三百两白银,供他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