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土皇帝”刘庸的黯然落幕!(…
“下官知道了!”
刘庸闻言,失落的神色难以掩饰的流露了出来。山南郡,是一个偏僻边郡,跟富饶的辽西郡根本就没得比。而且山南郡周边情况十分的复杂,虽然没有大的动乱,但是小规模的冲突不断,所以一直以来让燕国很是头疼。
刘庸看似未被贬官,但山南郡是地方官员最为嫌弃的边郡。官员之间流传着一句话,“宁在燕北做县令,也不在山南郡做太守!”
由此官场中人对山南郡的厌恶程度,可见一斑。山南郡在辽东州算得上大郡,境内十一万户百姓,四十五万人。单算人口,他可是比辽西郡都要多。
刘庸一走,齐恒也没捡到便宜,山南郡太守公孙越被调任辽西,他头上便时时刻刻压着一座大山,公孙家。
在辽东州,公孙家,刘家是两大家族,不过公孙家在官场混得风生水起,而刘家则在商场赚的盆满钵满。一山容不得二虎,所以辽东州内的两大家族并不和睦,时常发生摩擦。
而且公孙家对刘家从政之人,打压甚狠,就连与刘家相关的人等,也是实行无差别的官场孤立。接下来,齐恒也是要有好日子过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事你需要清楚,刘家的财产全都剥夺充公,一部分充实地方财库,大部分收回国库。”
话声落地,刘庸腿一软,楞楞的后退了几步。完了,刘家真的完了,毫无回旋余地。百年来的积累,竟然毁于一旦,任凭刘庸心理承受能力再强,一时间也是有些难以接受的。
“下,下官知道了!”
这一句话,仿佛抽光了刘庸全身的力气,话音落地,刘庸也瘫坐在了地上。刘庸失态了,在一众手下面前,竟露出了崩溃的一面。
“刘庸老弟,不必如此悲伤,千金散尽总有复得之日!”
齐恒笑着安慰道,但是他自己的处境也是颇为艰难。两人也因为监察左史朱正的到来,从辽西郡的土皇帝,一下子就被拽落神坛,两人一下子就变成了难兄难弟。
“千金散尽,不知再过多久能够复得?”
刘庸有些失落,从富饶的辽西调任山南这不是一件能让人高兴起来的事。
“监察大人,多谢你让我离开了这个伤心之地,多谢,多谢!”
刘庸再站起身,眼中已经没有了先前的骄傲自得,取而代之的事怅然失意。
“给刘太守收拾东西,让刘太守今日就启程赴任!”
“不必麻烦了,我现在就走。”
刘庸说着,失魂落魄的走出了府衙,上了马车,在众人的瞩目下往城外奔去。
自此辽西郡,刘庸的时代落幕了。
…………
辽西郡城外,那座不知名的小土丘,就是埋葬小六的地方。今日刘家的罪责得以惩治,着实大快人心,但得知这个消息的人,怎么能少了小六呢?
朱正提着一坛烈酒,提着一篓子纸钱,孤身一人来到了小六的坟前。
朱正在小六的坟前随意的坐下,双腿张开如簸箕一般,丝毫不注意自己的形象。
他用火折子点燃了纸钱,任凭纸钱自己燃烧,他却与小六把酒,说着真心话。
“小六,今日燕王终于是下了命令,把刘家所有人都发落了个遍。刘家的所有男丁,发配戍边,所有的女眷全都充了教坊司。
恶人有恶报,他们终于是受到了报应,而且刘庸也是被调任山南郡,那个贫瘠的边郡,动乱不断,没有铁血的手段,那就是去给边郡的外族送人头。”
说着朱正仰起头,猛灌了几口酒,眼眶忽然变得湿润了起来。
“兄弟,你在那边,若是钱不够了,拖个梦。你跟了我那么多年,你也没跟哥享过福。
谁让朝中的官员,送给哥一个“清廉”的称号。我从不怕得罪人,有了问题便直接上报,从没给任何人留情面。
可是到头来,过得十分清贫。”
朱正顶着各方的压力,行着纠正民弊之事,终究是独行者。
朱正与小六,共分一摊烈酒,一直喝到酩酊大醉,躺倒在了小六的坟前。
…………
漠北关外
北胡大营南五百步,董乾率领着一队精锐的燕人骑兵猫在山坡后,等待着袁俊义的求援信号。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但是北胡大营的方向仍然是没有一点动静,董乾在一旁等待的心急如焚。若是袁俊义真的有什么三长两短,他心里会十分过意不去的。
“将军,督军大人去了这么久了,还没有任何消息,恐怕。。。”
士卒没有继续往下说,董乾便就想到了那个最坏的可能。但董乾又连忙否认了士卒的说法,袁俊义实力出众,胆识过人,董乾仍然相信,袁俊义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督军大人,从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情。他敢只身一人,独闯敌营,那他就有把握全身而退,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在这里瞎担心!”
说完,董乾的眉头皱的更紧,催马上前凭借着地势朝着北胡大营俯瞰而去,只见北胡大营十分的安静,并未有打斗的迹象。
“将军,不如我们现在就冲进敌营,把督军大人给抢出来?”
“我们不能轻举妄动,免得打草惊蛇。督军大人的情况还不明了,我们应当继续等待消息。
既然我们与督军大人商量好了是以信号弹为志,以督军大人的身手,若是真的发生了什么情况,拉个信号弹还是很轻松的。”
董乾摇了摇头,力排众议,决定按兵不动,继续等待袁俊义的消息。
袁俊义的一众手下苦苦的等待在北胡大营之外,神色焦急万分。但是袁俊义却在北胡大营中军大帐之中,吃着香喷喷的羊肉,与一众北胡将领高谈阔论。
宴席接近尾声,袁俊义也是喝的酒足饭饱。袁俊义唯一的一个短板,就是酒量太小,才喝了三杯酒,他便已经觉得天旋地转,走起路来摇摇晃晃。
左贤王金兀克见状,连忙吩咐了两名士卒,把袁俊义送出大营。
快到傍晚之时,董乾看到了三道模糊的身影从北胡大营中走出,因为相隔甚远,他并不能确定来人是不是袁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