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花魂遗梦 > 06 桃李春风

06 桃李春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雅儿一行人不止一日,来到嵩山,但见群山连绵、云海缭绕,顿觉神清气爽。嵩山是天下闻名的大山,绵延上百里,树木繁茂,林泉幽深,是习武修道的好地方。

    嵩山有七十二峰,峰与峰比美,山与山相连,有诗为证:

    万重山关倚碧空,咫尺天台晓雾浓。

    山路有时逢鹤驾,松林何处觅尘踪。

    树生绝顶峭生幽,烟霞出洞满生空。

    我来欲问长春诀,自有神仙在九重。

    嵩高庠坐落于嵩山深处,是一所私办的学校,创办于夏后孔甲年间,创办者是当时著名的武师李庆宾。李氏是皋陶的后人。皋陶曾是帝舜的大理,主管司法、狱讼,其后人有一支叫“有理氏”, “理”、“李”音同通假,所以也作“有李氏”。李氏有位高祖叫李利,武艺高强,作了有虞氏的虎贲大夫,李氏习武的传统从此传了下来。

    李庆宾和妻子育有一儿一女。儿子李灵飞,随父亲学了一身好武艺,因长得高大英俊,气质雅逸,人送外号“玉郎”。李庆宾去世后,由儿子李灵飞接管嵩高庠。李庆宾后来被道教尊奉为“北元中玄道君”,李灵飞被尊奉为“太保玉郎”。

    女儿李昭灵,从父学习武艺,从母学习女工、医药、音乐、歌舞等知识技能。她与丈夫情投意合,生下女儿,因为怀孕的时候梦见燕子扑怀,取名“燕”。三十岁的时候,丈夫去世,李昭灵悲痛欲绝,誓不再嫁。她在嵩高庠里专门教授女弟子,和哥哥李灵飞一同管理嵩高庠,人称“昭灵夫人”,后世道教尊奉其为“方丈台东宫昭灵李夫人”。

    那时人们重武轻文,学校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格斗、兵器、射箭、驾驭、阵法等,文化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各种贵族礼仪,比如祭祀、朝拜等。李氏一家世世代代习武,天下闻名,因此嵩高庠学费不菲,学员都是贵族子弟。雅儿就是冲着大师李昭灵而来。

    雅儿的少师是女娋,女娋是温伯当的女公子。

    温国是有苏氏建立的一个国,有苏氏原是昆吾国的一个支族,经过几次迁徙,定居于温邑。夏朝太康失国后,温国国君平因辅佐少康灭有穷国立下大功,受封于温邑,建立温国,史称“温平公”。

    女娋的父亲温伯当早年战死,因为没有儿子,由叔父卞继承爵位,是为温伯卞。女娋七岁的时候,母亲又染病去世了,女娋由叔父温伯卞抚养长大。

    就在女娋七岁那年,昭灵夫人云游到温国,乞食于温伯卞,温伯卞早就听说昭灵夫人的大名,而且还沾点亲戚,伯卞的母亲析偃是奄方之女,和李昭灵是同宗,都是皋陶的后裔。伯卞热情地款待昭灵夫人,并让女娋跟着昭灵夫人到嵩山习武学艺。女娋练功刻苦,又很有悟性,功力增长很快,武艺精绝,成为昭灵夫人的得意弟子。

    女娋小时做个梦,梦见一个极俊艳的女神,自称花神,告诉她,夏后暴虐,天已弃之,要她帮助新的天子,革除夏命,完成使命以后,做护花使者。温伯卞本来打算把女娋献给夏桀,但女娋不肯嫁给横征暴敛的夏桀。

    有一年,温国仗着国大,实力强,逐渐侵吞周边小国。周边十三个方国、诸侯眼看祸及己身,便联合起来攻打温国,温国不支,伯卞请回女娋。女娋回到温国的当晚,就凭借其精湛的轻功和快、准、狠的刀工,暗杀了三个较大的诸侯国的君主,联军大乱。温伯卞乘机进攻,打败了联军,九个方国投降,四个往西北迁移。女娋威名大扬,因常穿一身红色长裙,得了一个“红煞女”的称号。

    女娋对雅儿的训练非常严格。雅儿在有莘氏的府学里曾经练习过武术,也有很好的武功基础,但在女娋的严格要求之下,还是觉得非常吃力。好在雅儿争强好学,硬是撑了过来。

    嵩高庠里和女娋要好的师姐是隐岚,隐岚是东胡国君的女儿,身上有着女娋喜欢的直率、单纯的气质。一天是休息的日子,两人相约到溪边洗衣。女娋知道隐岚对师父动了情,便打趣道:“师姐昨晚又梦见师父了吗?”

    嵩高庠大师李灵飞年轻时结过婚,不幸妻子多病,还没有生下孩子就去世了,至今未娶,虽然四十多岁了,但风采依旧,是女学弟子们崇拜的偶像。隐岚听到女娋在打趣她,飞红了脸,笑说道:“哪里有恁多的梦?”

    “有梦就勇敢去追。”

    女娋道:“凭师姐的真心,师父会感动的。”

    隐岚道:“师父哪里看得上我?师父喜欢像你这样的冷美人。”

    二人说笑着,雅儿跑来,对女娋道:“师姐,我的追风步还没练好呢,今天还想再练练。”

    “关键是心静。”

    女娋道:“你脑子里总是想着什么。”

    女娋已经洗好了衣服,于是跟雅儿先回去了。

    隐岚边洗着衣服,边想心事。自己的心事师父早已明白,但师父喜欢师姐益敷那样细致、文静的人。自己本来就像个野小子,来到嵩高庠以后,改进了许多,但距离师父的要求还差的远。习武的关键是心静,但自己老想着师父,功夫怎么能提高呢?功夫不深,就又成了一个短处。

    这时,一小队人马从山下走来,他们衣着华丽,从相貌看,隐岚知道是游猎玩耍的公子、贵族。当中一人三十来岁,跨下马,笑眯眯打量着隐岚,隐岚不悦。

    那人从随从手上拿过水壶,上前施礼,说道:“我乃粗鄙之人,欲往东海,走的渴了,求姐姐一壶水,如何?”

    隐岚不耐烦,冷冷说道:“山谷之泉,愿饮则饮,何须问?”

    那人打了水,饮毕,拿出两束丝,说道:“这丝是我母亲亲手所织,不敢自夸,质量是上等的,与姐姐正合适。姐姐若不嫌弃,请自拿去,若嫌弃,就扔到水里算了。”

    古代把蚕吐出来的单股丝称为“忽”,五忽纺成的细丝称为“糸”(音密),用二糸纺成线称为“丝”,把丝绩成把,两把拧在一起成束,俗语称“束丝”,可以用来织造锦绮缯帛绸缎等丝织品。这种东西在上古三代之时属于贵重物品,可以当货币用,路上可当盘缠,打个小包袱背着。

    隐岚正言道:“行路之人,啰里啰嗦,莫非一狂夫?婢子年少,怎能无故受你的财物。公子自重,赶路去吧。”

    那人讨了个没趣,酣然一笑,说道:“姐姐切莫生气。我出十朋,姐姐把你的姓名告诉我。”

    “真是狂夫!”

    隐岚厉声道。

    这时衣服已经洗好,隐岚收拾了衣物、洗具,正待回去,那男子又笑道:“朕乃洛伯乔,有的是宫殿楼宇,琼浆美玉,姐姐愿不愿跟我一起回去?”

    隐岚道:“君侯之言,何其陋矣!若再纠缠,必受其辱。”

    洛伯乔看到隐岚凛然正气,知是嵩高庠女学弟子,不敢轻浮,于是施礼道:“朕乃戏言,请君莫怪。”

    隐岚气呼呼回到嵩高庠,见雅儿正跟着女娋习武。只听女娋说道:“追风步的练习目的是在战斗中更加敏捷,其前提是把轻身功和通背功练好。”

    隐岚不便打扰,朝着女娋笑笑,走了。

    雅儿练完了功,正要休息,守门的人传话:“门外有人求见。”

    雅儿见是义伯、仲伯,非常高兴。义伯、仲伯道:“挚不安于做伊尹,已经到了夏邑。”

    说着,义伯拿出伊尹的书信,雅儿展开,默默念道:

    子之荡荡,宛丘之上。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马之哒哒,宛丘之下。洵有盼兮,无冬夏兮。

    雅儿飞红了脸。她写了书信,交给义伯,义伯、仲伯回夏邑,面见伊尹复命。

    却说莘伯尚听了太宰罗的建议,爽快地封了挚为伊聚尹。伊聚是有莘氏边远的一个小聚落。有莘作为诸侯国,国都称“都邑”,下面辖制的是乡和聚,乡和聚没有从属关系,地域大点的称“乡”,小点的就是“聚”,管理乡、聚的官职都是“尹”。

    伊聚虽然地处偏远,聚尹也不是大官,但对于挚来说,可是一个大翻身,从此他不再是奴仆,而是伊尹,别人要称他为大人。

    义伯、仲伯在莘邑的日子也不好过,他们来到伊聚投靠伊尹,伊尹很高兴,三个年轻人就这样开始了求取功名的大事业。

    伊尹带领村民开荒种地,发展农业,改善村容村貌。《孟子·万章上》说“伊尹耕于有莘之野”,就在这个时候。

    伊尹是有学问的小臣,办事爱动脑子,他发明了追肥、人工灌溉等一系列新技术。后来,伊尹作为商汤的大臣,发明“区田”之法,跟这段经历有很大关系。

    在伊聚做的久了,伊尹便觉得伊聚太小了,施展不了自己的抱负。他决定到夏都东邑打拼一番。

    伊尹来到东邑,和夏宫庖正介很快熟络了。

    伊尹做了几样拿手菜,庖正介在夏桀和妺嬉的旁边伺候。

    妺嬉夹了一块菜送进嘴里,品了品,看着庖正介说道:“今天的菜和平时不一样啊。”

    庖正介道:“这菜不是臣下做的,是莘国庖正的儿子挚做的。挚做了有莘氏的伊尹,不仅菜做得好,还有治理国家的能力和志向。他这次来夏邑就是想为君上效劳。”

    庖正介说着,拿出一个木牍:“伊尹有言进于君上。”

    夏桀接过,看了一眼,长长一大篇,其中一段写着:“民无定主,视德归焉。天眷禹政,锡禹以王命,安抚天下。先王鸡鸣而起,以就功焉。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天下之治乱,在民之贫富安危。无惰民事,无乐君位,慎终追远,天下定矣。”

    夏桀哈哈大笑道:“奴仆出身的人,妄言治国。他的菜做得不错,让他到御厨房给你做个下手吧。”

    庖正介回到御厨房,说明经过,伊尹黯然道:“君上不能用我,我还是回有莘吧。”

    庖正介道:“成大事者不在于一时,怀大才者不介意身卑。夏邑人才济济,功名之事岂能一蹴而就?再过些时日,就是夏后即位满一纪的日子,到时定然大摆宴筵。不如先在这里暂时呆着,等待时机。”

    伊尹觉得有理。御厨房做事虽然卑下,但可以见到夏后和各级官员,机会总是有的。

    伊尹这日正忙着,义伯、仲伯从嵩高庠回来,拿出雅儿的信,伊尹读道:

    隰桑有阿,其叶有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伊尹又读了几遍,郑重收拾好,又忙活去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