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新乡往事 > 第51章 寡妇(特辑·第四段)

第51章 寡妇(特辑·第四段)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时光荏苒,就像那不停歇的沙漏;岁月如梭,好比那呼呼跑的马车。春去秋来,过去的是非功过都成了过眼云烟,不过是一个修炼者在偷偷成长罢了。

    清末民初,宣统三年退位,各军阀都割据一方。各个帮派打家劫舍,无恶不作,地主们都能分到一杯羹。至于老百姓,可以说是民不聊生,生灵涂炭。

    提到这个地主,就不得不说刘家村。

    1948年,也就是民国37年。

    在常凯申做大总统的时期,货币逐渐贬值。

    这些都是后来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仔细研究的事,我们言归正传,当时的刘家村,村民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地主家的粮仓满满当当,而普通百姓家中却是空空如也。许多村民为了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流浪。

    田间的土地荒芜,无人耕种,因为沉重的赋税让农民们失去了劳作的动力。孩子们也无法上学,早早地就跟着大人为生计奔波。

    在这样艰难的世道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觉醒,他们意识到必须要做出改变,才能拯救这片土地上受苦受难的人民。于是,他们秘密地组织起来,商讨着如何对抗这黑暗的现实。

    刘福田是地主,他儿子自然也是地主,他孙子则是地主世家。

    前面二位都不必说,只要看过老资料或者小说、电影、电视剧的都知道,土地改革的时候被枪毙了。大奶奶、二奶奶、三奶奶都遣散了,除了这个世家自己的妈留下,其他的要么枪毙;要么遣散。

    世家的名字叫刘世家,他能活下来是因为他当时还是孩子,他妈能活下来就是是为了照顾他。从宽敞的新乡镇上四合院离开,搬到了新乡镇的小刘村祖宅,从此就住在这破茅草屋里。

    “世家啊!以后我们就住在这里了!”

    “妈!没事,您别哭。后面如果有机会,我们还能回到镇里。”

    世家当时说这话的时候,铿锵有力的。

    他妈妈赶紧捂住他的嘴,然后语重心长的说:“小混蛋你的,我们现在活下来就万幸,要不是你把他们亏了心……当然我们也享过福了。你看那大总统犯错了都知道好死不如赖活着,能跑多远跑多远。先别说那话,这语录拿去背,后面有人来检查。”

    这本书就是大名鼎鼎的《毛主席语录》。革命不易,都是解放军们拿命换来的,每个人都要心存感激,心里要有党和人民,绝对不可以妄自菲薄。像那种不可一世、妄自尊大者,必须得彻底除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吗?妈!”

    “是的。”

    世家的妈妈有点文化,转眼间就是1950年。

    这一年9月,教育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召开第一次工农教育会议。简单来说,就是这个时期的人,普遍的文化水平不高,需要有明白人来领导才行。于是一场标题为“政府领导、依靠群众组织”的识字扫盲运动从政府机关开始,向全国各地迅速展开。

    “听说你上过学?”

    “没有上过几年,不是……其实没上过学。”

    “可是每次《毛主席语录》就你们家先背完,我们家每天拉破嗓子都背不下来,说是有十几个字背不下来,其实是斗大字不识一筐。”

    “现在国家政策好了,主席都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有文化。人人都识字,人人有书读!”

    “那我们以后就得叫你许先生了!”

    “可别,哪敢叫什么先生!我就是以前读过点书而已,勉强认识几个字而已!”

    “……”

    村里的人都很开心,能够认识这样一位才女。世家紧紧地攥着那本《毛主席语录》,目光坚定而又复杂。他仿佛在那些红色的字句中,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也看到了自己过去是多么的无知与狂妄。

    茅草屋的夜晚格外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声。世家和母亲坐在昏暗的油灯下,继续着他们的对话。

    “妈,那以后咱们该咋办?”世家的声音带着一丝迷茫。

    母亲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孩子,咱们本本分分地过日子,跟着党的政策走,总会好起来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世家和母亲努力适应着新的生活。他们在田间劳作,与村民们交流,渐渐融入了这个曾经陌生的村庄。

    世家在艰苦的生活中不断成长,他开始明白,过去的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真正的幸福是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他努力学习,积极参与村里的各项活动,用实际行动证明着自己的改变。

    而母亲则在一旁默默地支持着他,看着他从一个懵懂的少年逐渐成为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

    终于,在党的关怀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刘村迎来了丰收的季节,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世家和母亲也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属于他们的安宁与满足。

    “妈,我不要姓刘了!”

    “什么?”

    “啪~”

    说着,许乐梅给了儿子一个耳光。

    “你姓刘,干嘛要改?现在我们什么都没了,老许家曾经是对不起人民,但是对的起我们自家人,你……”

    许妈妈没有说下去,他跑开了。到了角落里,独自哭泣去了。

    刘世家站在院子里,他攥紧拳头。眼睛里都是泪水,他才不在乎,没有嚎啕大哭,尴尬里带着埋怨却没敢再说别的什么。

    随着时间流逝,孩子总要长大的。

    转眼到了1980年以后,全国性的高考恢复了。大学生和入伍的通知书,他都没有得到。这一年他的分数不够,家里的成分太高,没有办法政审。

    “妈!我还是放弃上学吧!”

    “不上就不上,那你要干嘛?”

    “不行我就到外地打工,现在都改革开放好几年了,赚点钱回来,还可以做点小买卖。”

    这下又出现难题了,去哪里?

    由于母亲的关系,人缘特别好。媒婆天天来他们家“访问”,时不时还带点土特产,希望两家可以喜结连理。

    表面上这婚结的很好,其实不去想其他的原因,应该还算是蛮好的。

    在时代的洪流中,婚姻的形态与意义也在不断地演变与重塑。表面上这婚结的很好,在那个充满变革与希望的时代背景下,婚礼的举行或许没有如今这般奢华与繁复,但却蕴含着一种朴实而真挚的美好。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人们的生活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对新人,在这样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里,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婚礼当天,没有豪华的车队,没有璀璨夺目的钻石珠宝,有的只是亲朋好友们真挚的祝福和那简单却温馨的仪式。新娘穿着自己精心缝制的红色嫁衣,那鲜艳的色彩象征着喜庆与吉祥。新郎则身着一套整洁的中山装,显得精神抖擞。

    他们的婚礼在自家的小院里举行,院子里摆满了桌椅,桌上是邻里乡亲们帮忙准备的简单而美味的饭菜。大家欢声笑语,共同庆祝着这对新人的美好时刻。

    从相识到相知,再到决定相伴一生,他们的爱情故事如同那个时代的发展一般,虽然没有波澜壮阔的情节,但却充满了坚韧与执着。

    他们相识于工厂的车间,那时的工厂正积极响应国家改革开放的号召,进行着技术革新和生产效率的提升。两人在共同为工作努力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彼此身上的闪光点。他们一起加班加点,为完成生产任务而奋斗;一起参加工厂组织的培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在那些忙碌而充实的日子里,爱情的种子悄然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逐渐活跃起来。他们看准了时机,决定辞去工厂的工作,自主创业。虽然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风险,但他们相互扶持,勇往直前。在创业的道路上,他们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但始终没有放弃。他们的感情也在这风风雨雨中变得更加深厚和坚定。

    当他们决定结婚时,虽然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但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创造出美好的生活。

    然而,当我们深入去审视这段婚姻,或许会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挑战。比如,创业的压力可能会给他们的婚姻生活带来一定的紧张和冲突;社会的快速变化可能会让他们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产生一些分歧。但如果我们不去想其他的原因,单纯从他们相濡以沫、共同奋斗的精神来看,这段婚姻应该还算是蛮好的。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他们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和梦想,用勤劳的双手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篇章。他们的婚姻或许没有华丽的外表,但却有着坚实的内在。他们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应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这种在艰苦环境中孕育出的爱情,更加珍贵和持久。

    他们的故事,是那个时代众多普通人的一个缩影。在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下,每一个家庭、每一段婚姻都在经历着变革和考验。但正是这种不断的挑战和突破,让人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也让婚姻变得更加有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事业逐渐走上正轨,生活也越来越好。他们有了自己的房子、车子,孩子也在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中健康成长。他们依然保持着那份最初的热情和执着,在生活的道路上携手前行。

    回顾这段婚姻,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爱情故事,更是一个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在改革开放的大舞台上,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着人生的精彩,诠释着婚姻的真谛。

    虽然未来的路还很长,他们可能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但只要他们坚守着那份对彼此的爱和信任,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让这段婚姻一直美好下去。

    在那个改革开放的浪潮刚刚涌起的年代,表面上这婚结的很好。两人经由媒人介绍相识,在传统的礼俗中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礼当日,虽不如如今这般盛大奢华,却也有着属于那个时代的热闹与温馨。亲朋好友齐聚一堂,满是祝福的话语。新娘穿着喜庆的新衣,脸上带着羞涩与期待的微笑;新郎则显得有些拘谨,但眼中也透露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然而,婚后的日子却并非如表面那般美满。性格的差异、生活习惯的不同,以及对未来规划的分歧,让两人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

    他们在日常的琐碎中频繁争吵,为了家庭的收支、为了孩子的教育,甚至为了一顿饭的口味。每一次的争吵都像是在彼此的心上划下一道细微的伤痕,日积月累,伤痕渐深。

    尽管婚姻生活充满了磕绊与不如意,但他们还是迎来了一儿一女。孩子的诞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短暂的喜悦和希望。

    当第一个孩子出生时,初为人父母的他们也曾有过短暂的温馨时刻。看着襁褓中的婴儿,他们仿佛看到了生活的新希望,决心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然而,现实的压力很快又将他们拉回了争吵的泥沼。

    随着第二个孩子的降临,家庭的负担愈发沉重。经济上的拮据让他们倍感焦虑,教育孩子的问题也成了新的矛盾点。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目睹了父母之间的争吵与冷漠。家庭的氛围不再温暖,孩子们的眼中也常常充满了困惑和不安。

    尽管婚姻并不美满,但为了孩子,他们依然在这个家庭中坚守着各自的责任。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周围的世界在迅速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在更新。而他们的婚姻,却仿佛被困在了一个陈旧的模式中,难以挣脱。

    他们也曾试图改变,努力去理解对方,去修复这段关系。但多年来积累的矛盾和伤害,让修复的过程充满了艰难与挫折。

    然而,当看到孩子们健康成长,取得优异的成绩,他们的心中又会泛起一丝欣慰。或许,这段并不美满的婚姻,在某种程度上也成就了孩子们的坚强与独立。

    从前,母亲是寡妇,现在不是了独自拉扯着儿子,生活的艰辛如影随形。

    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母亲用她柔弱的身躯为儿子遮风挡雨。她白天辛勤劳作,夜晚在昏黄的灯光下缝补衣物,只为让儿子能吃饱穿暖,有学可上。

    儿子渐渐长大,开始明白母亲的不易,努力学习,想要早日为母亲分担生活的压力。

    后来,儿子成家立业,又生了孙子。母亲看着孙子那可爱的小脸,心中满是欣慰。

    虽然母亲一生未曾再婚,独自承受了许多苦难,但儿子的成长和孙子的诞生,让她的生活有了新的希望和寄托。

    “妈!你看我现在可以姓许了吧?从小到大我不敢说我姓刘,怕被人家说是地主的儿子,这并不光荣,我到现在都……”

    “妈!你看我现在可以姓许了吧?从小到大,我本来姓刘,可我都不敢说自己姓刘,就怕被人家说是地主的儿子,这一点都不光荣,我到现在都……”

    儿子的话还没有说完,母亲很理解他现在的心情,便打断了他的话说:“行!”

    可此时,母亲早已泣不成声,泪水如决堤的洪流般肆意淌落。那串串泪珠中,饱含着她多年来独自拉扯儿子的艰辛与酸楚,也饱含着对儿子过往所受委屈的疼惜,更有对儿子未来能摆脱过往阴影、开启全新生活的深深期许。

    一代身份证被淘汰之后,全员都需要补办身份证,也就是我们如今熟知的二代身份证。身份信息必须填好,在这期间,有不少人趁机钻了空子。不管是名字,还是出生日期,那些不识字或者写错的情况,都会产生影响。

    “我叫许世家!”

    “你叫这名字?”

    “对的!”

    母亲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心中百感交集。她知道儿子多年来因为姓氏所承受的压力和委屈,如今他想要做出改变,母亲虽然心中有些复杂,但还是选择支持他。

    许世家拿着新办好的身份证,脸上露出了灿烂而自信的笑容。生活也仿佛因为他勇敢的决定而开始展露新的曙光。

    在村里,人们对于他改姓的举动最初有些议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看到许世家不改勤劳善良的本质,总是热心帮助邻里,积极参与村里的公共事务。他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了一个有担当、有爱心的形象。

    许世家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承包了果园,引进了新的种植技术,让村里的水果产量大增,带领着乡亲们一起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他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村里修建了新的道路和桥梁,改善了大家的生活条件。

    那些曾经对他改姓有所质疑的人,纷纷转变了态度,对他充满了敬佩和赞赏。许世家不仅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认可,还收获了许多真挚的友谊。

    在许世家的努力下,村庄变得越来越美丽富饶,他自己的家庭也充满了幸福和欢乐。他和妻子恩爱和睦,孩子聪明懂事,一家人其乐融融。

    许世家终于在新的姓氏下,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了一个无比光明美好的未来,成为了村里人人称赞的楷模。

    又来到新的时代,转眼间到了九十年代。

    “许建宇,这都几点了?你爸爸叫你!再不回来,你爸爸就揍你屁股了!”

    “好的,你等我一下!我马上就回来。”

    他们家几乎到点就关门,其实老太太在六十岁又嫁人了。这个消息在小小的村子里掀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波澜。

    由于都是花甲之年,还是顺应当时网络的新词,叫什么“黄昏恋”。没有热闹的婚礼,没有华丽的礼服,只是简简单单地搬到了男方家里,便开始了新的生活。

    男方有个闺女,对于老太太的到来,态度不冷不热。老太太心里明白,她是文化人。更何况毕竟这是半路组成的家庭,需要长时间和真心去慢慢磨合。

    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过着,老太太用她的善良和勤劳,默默地为这个新家庭付出着。她打扫房间、洗衣做饭,尽心尽力地照顾着男方。

    说来也巧,这老头儿也姓许。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