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嘿,30岁的人了 > 第1章 普通人降世(上)

第1章 普通人降世(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1991年的7月份,这是一个炎热的夏天,知了在杨树林里吱吱的叫着,吵得人心烦,街道两边的榆树、槐树耷拉着脑袋没有任何精神,倒是小河边的垂柳一阵阵的荡起,表示对自己拥有小河里的水特别满意。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华北平原的一个农村——张家村,这里是这个普通故事开始的地方。

    张家村位于平汉省与山南省交界的地方,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母亲河——黄河在据此不远的房山村绕村而过。据说张家村祖先是来自于西山省洪洞县,由一位老奶奶挑着担子,带着三个姓张的孩子在此落地生根,从而形成一个近千人的村庄,由于本村大部分人姓张因此称为张家村。一条破旧的柏油马路穿村而过,将张家村分为两半。在村子的中间,有一间家庙(又称祠堂)改成的幼儿园。在村子的南头有两家村卫生室,分别是两位姓张的老中医开的,村民有个头疼脑热的都在这里看病取药,效果倒是杠杠的,也算是闻名于十里八村。在村子的北头,有一所小学——张家村小学,这也是附近十里八村仅有的一所学校。此时张家庄人们刚刚收割完地里的小麦,并场院里把脱完粒的小麦拉到自己家粮仓里。

    就在张家庄小学1000米左右的一户人家(这房子拿到现在怎么也算一套学区房)出生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男孩,没有欢天喜地,也没有锦衣玉食。孩子的父母还要因为政策要交700元的罚款,否则这个孩子就保不住了(我记得当时是一个消灭小羊羔——属羊的时代,而且当时也是打击最狠的时候)。在当时的一个年代,一个普普通的农村家庭,年收入不足200元。孩子的爷爷和奶奶还有着三个儿女——老大是个女孩,已经出嫁;老二就是这个孩子的父亲;老三也是个男孩,还没有结婚。所以,这700块钱要把家里除了要交的公粮,其余积攒的粮食,养的牛、猪也全部都要卖掉。辛辛苦苦的农村人,从这里借10几块钱,从那里借20几块钱。总算凑够了700元,把孩子保了下来。

    张广新从二儿子家出来,往自己家走去:“叔,在这里凉快呢。”

    “嗯,小饼(张广新的小名,只能由长辈叫),刚从老二家回来啊?现在有小孙子了,你担子更重了啊!”大榆树下,一个老爷子笑呵呵的对张广新说道

    “叔,是啊,不过我心里乐呵着呢!”张广新笑呵呵的说道,“叔,您是咱院里的长辈,还学过字,也是孩子的重爷爷(曾祖父),您给孩子起个名吧!”(院里——是指同一个五服内长辈的所有家庭,多的十几家,少的两三家)

    “行,那我太高兴了,我要赶紧回去好好想想。”老爷子收起小马扎,赶紧往家里走去。

    张广新目送老爷子进了院子,才往自己家里走去。

    “孩子他爹,你看看是不是让咱院里他老爷爷给起个名啊”在床上坐月子的刘秀琴给看着孩子的张金广说道

    “嗯嗯,刚咱爹来的时候我给他说了,他说他去找爷爷起名。”张金广看着孩子,头也不抬的对媳妇说着话。

    张金广看着孩子心里想着——儿子啊,你要健健康康的长大啊。

    这个孩子是张金广的第二个孩子,第一个孩子一出生就夭折了。而且张金广今年才刚刚20岁,18岁就早早的结了婚,如果第一个孩子保住了,这个老二怎么也不会再要了,毕竟700块钱的罚款实实在在的花光了自己家和父母家里的积蓄。

    那个时候,因为刚从饥荒年头和大公社时代过来,农村需要大量劳动力,所以当时大部分人结婚都要早,就为了早早的结婚,生个劳动力。所以当时重男轻女的风气也比较严重。可谁知道,在现在这个一个女娃要好几十万的彩礼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