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相聚李家村
黄延,这个幕后刽子手,为女真这些畜牲将领们制造了真正的人伦惨剧。
他会在这些畜牲将领临死前,让他们知道真相,他们玩的是自己的至亲!甚至,为他们诞下的畸形胎儿、残疾子女。这是他们与亲人杂交诞生的后代!
这个野蛮民族,在南宋和蒙古崛起之时,遭到强烈的报复。他们由原来的七八百万人口,被蒙古中原联合,杀得仅剩下十万不到,为北宋那些惨死的冤魂报仇雪了恨。
只可惜,元朝没能将这个野兽民族赶尽杀绝。但汉民族的深仇大恨,在经历清朝统治后,深深刻进了骨髓!
野兽民族的劫掠,一直到1127年4月20日才结束。黄延将金兵所掳的女子,几乎全部救出,用的是历史消亡人;不是用这些畜牲的父母祖辈,就是用他们的后代,做替身,改造成这些被掳女子的模样,置换出她们。
将汴梁变成了几乎是一座空城的时候。4月20日这天,金兵分几路押送掳掠的财物,和近十万的人口,准备北返。
完颜宗望押送徽宗与亲王、郑太后、皇孙、驸马、公主、嫔妃一路沿滑州北返。另一路由宗翰押送钦宗与朱皇后、太子、宗室、大臣北行。
大臣中有孙缚、张叔夜、李若水、秦桧……!张叔夜被押走时,府中妻女儿孙已被赵光荣接走。金人来索要他妻女时,他的下人称去相国寺上香一直未归,到他家搜索也没有找到,只能作罢。
如今一身轻松的张叔夜已经生死看淡了无牵挂。对金人已经无所畏惧无所顾忌。金人要立异姓张邦昌为帝,李若水站出来,对着金人破口大骂!张叔夜也是指责金人背信弃义,贪婪无度……。
完颜宗翰大怒,命人将二人拖出去凌迟处死。在原历史中,只有李若水被凌迟处死,张叔夜是自缢身亡。
如今,历史略有更改,但不影响历史走向。他们二人同时被押赴刑场凌迟。就在刽子手要动刀时,一股剧烈的寒风刮过,让人睁不开眼睛。
当风过去,李张二人仿佛痴呆了一般,目光呆滞,不再出言痛骂金人的无耻、贪婪与背信弃义。
当刽子手一刀刀将他们身上的肉割下来时,他们才有了反应,哭爹喊娘痛骂不已。完全不像大臣的言语,倒是市井的污言秽语,泼皮无赖的做派。
当然,这两人已经被赵光荣掉包,掉包的这两人就是在大理寺狱中的土匪强盗。
而李若水和张叔夜被赵光荣救到了李家村。李家村已经被赵光荣和于海洋改造得面目全非,一个占地非常大的地方,容纳得下数十万人。
这里已经容纳了不少人,都是从鞑子手里救出来的历史消亡的人。
于海洋和赵光荣要让这些人心甘情愿跟自己走。只有让他们亲人都聚齐后,他们才没有遗憾,才会心甘情愿,不会再留恋这个肮脏残忍的世界。
当李若水见到妻儿的那刻,他心里的感慨如海潮翻滚。
张叔夜也是一样,但他的两个儿子只有张伯奋在这里。张仲熊依然留在了军营。赵光荣告诉张叔夜,因为张仲熊对历史有影响,所以没有去救他。
赵光荣将历史及未来告诉了被他救的所有人。明白这段历史后,张叔夜与李若水已经心灰意冷,不愿再停留北宋,更愿去天球延续华夏的血脉,与妻儿在一起。
在李家村,他们见到了不少老熟人,如明达皇后刘氏、茂德帝姬、懿德帝姬,还有很多皇帝妃子帝姬都在这里。她们也和他的家人一样,在等待亲人齐聚后,一起去他那个准女婿赵光荣所说的地方—天球。
张叔夜和李若水没想到明达皇后居然没死,让他们出乎意料。更值得欣慰的是,所有帝姬与妃子,除了朱皇后,郑太后,韦贵妃,基本都被救了出来。
为了庆祝他们归来,赵光荣从空间拿出海量物资设宴庆祝。他亲自下厨,与晏孟青易海龙整治了上千桌的宴席,这一两万人何曾吃过如此丰盛的美食。
每桌虽然是一样的饭菜,但却是十分的丰盛。油焖鸡、五香鱼、红烧鱼翅、烧四宝、干焖大虾、红扒鸭、红烧狮子头、糖醋海蜇、酱烧小牛排……!几十道菜,摆满了一整张大大的圆桌。所有人吃得兴高采烈,化身成饕餮。
“母后,这些菜肴可比宫里的好吃太多了!”懿德公主赵媛露吃得没有下来过,边吃边赞不绝口。
赵福金与赵富金连连点头,也是称赞不已。
“如果你们哥哥在这里就好了!唉!如果不是你父皇与皇兄昏聩,咱们又何至于骨肉分离!他们现在风餐露宿,可千万别生病啊!”
“母后,那黄老大夫已经去救小弟他们了,你就别担心!”赵福金道,她被黄延所救,黄延将她放到明达皇后身边就离开了。离开前,茂德帝姬问他去哪里,黄延说是去救她皇弟。
“这黄大夫可不老,他是易容成老头的模样。据海洋的女友说,黄大夫是一位风神俊朗的青年!你们以后可别再说他老了!”
“啊!这……这怎么可能!他看起来就是一个老朽……!”
“咱们一家多亏黄先生,没有他,我早已不在人世,你们妹妹也是他所救!”
“是啊!他更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没有他,我和富金还在金人手里!这黄老……,这黄大夫如此厉害,我相信赵棫、赵模、赵榛一定会被他救回来的,母后你就不用担心了……!”赵福金还想说黄老大夫,但想起母后的交代,忙改口。
她们正讨论黄延之时,张叔夜与李若水联袂而来,来到面前跪下行礼:“臣见过太后娘娘!没想到娘娘还活着!”
“两位卿家快快起来,现在我大宋已经亡国,在这里没有什么君臣礼数!直呼我名号即可!”
“虽然已经亡国,但在我们心中,陛下与皇后永远是我们君上与娘娘!”
“是啊!在我们心里,君臣之礼万万不可废。”李若水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