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苟出一个盛唐 > 第三百四十一章 淮南折柱

第三百四十一章 淮南折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朱温再一次败了。

    李晔在鄂州城中北望,大别山北的各种消息接踵而至,整个战争过程也被推演出来。

    李神福清扫史河,截断梁军补给,但朱温反应迅速,以张归霸挡之。

    台濛攻淮北朱友裕,刘威攻舒州,扰乱朱温视线。

    朱温不中计,在平淮按兵不动。

    杨行密大军出霍邱,水陆并进,以水军猛攻平淮城,朱温不堪其扰,大军避于城西。

    淮南军全线出击,朱瑾、李承嗣骑兵忽然大迂回至西南,切入梁军后阵,挫动青壮阵脚,青壮自行践踏。

    张敬荛领骑兵截杀青壮,稳住阵脚,淮南骑兵无力可趁,退走。

    朱温驱赶青壮出前阵,淮南军左翼被骁将黄文靖击破,杨行密亲领黑云长剑都与牙内军救援,顺势而下,梁军全线危急。

    寇彦卿领厅子都上阵,淮南军攻势再一次被阻挡。

    最终杨行密亲冒矢石,战于阵前,激励士气,淮南水军猛攻平淮城,刘威从南面杀来,庐州刺史陶雅领一万军从东面而来,滁州刺史李俨从东南而来,霍邱土豪朱景集合当地勇壮五千人协助淮南军作战。

    由于朱温在光州的屠杀行为,令江淮人人切齿,朱温腹背受敌,平淮城守不住,只能退走,淮南骑兵趁势掩杀,梁军大败。

    幸的张归霸领军支援,击退朱瑾李承嗣,才救了史河之东的梁军,而此时李神福领水军猛攻梁军的史河防线。

    梁军风声鹤唳,一路溃败,连固始城都丢了,一直退到光州城,才堪堪稳住阵脚。

    梁军进兵时十几万大军,二十万青壮,回到光州城时,只剩下六万大军,青壮亡散大半,辎重粮草丢失无数。

    朱温在光州一病不起。

    而此时掌握战争主动权的淮南军,却也止步于固始城,没有乘胜追击,导致梁军溃兵逐渐回到光州。

    “可惜,千载难逢的机会,倘若淮南军追击,朱温又要掉下一块肉。”高行周叹息道。

    “淮南军能赢得此战,其水军出力不小,我军以后若要经略江南、江淮,水军必不可少。”周云翼道。

    “经此一战,关东大势已定,朱温不再是一家独大!”杨师厚盯着地图道。

    的确,朱温倾国而来,只得到一个光州,但至少损失十万人马,还有更多的青壮,粮草辎重更是不计其数。

    上一次清口大战,让朱温三年才喘过气来,这一次霍邱之战,相当于两个清口大战的损失,也难怪雄心勃勃的朱温在光州一病不起。

    此战给朱温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其对河朔五镇的束缚力将大为减弱,卢龙刘仁恭、魏博罗弘信、成德王镕、义成王处直、义昌卢彦威,除了卢彦威,其他四镇没一个是好惹的。

    “陛下,细作传来的消息,杨行密冲锋陷阵时,似乎中了一箭,不过淮南军严密封锁消息,杨行密也没有再露面,淮南军止步固始,会不会是杨行密……”薛广衡道。

    李晔心头一震,早前就一直流传杨行密病入膏肓,莫不是真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依稀记得唐末枭雄中,若不是杨行密早早离世,杨吴也不会一直蜗居江淮。

    “有确切消息吗?”

    薛广衡道:“江淮大军聚于固始,细作无法深入。”

    李晔思索了一阵,“一定是杨行密出了问题,否则无法解释淮南军不趁胜收复光州。”

    老天爷还真是偏心朱温,此战若是杨行密生龙活虎,弄不好朱温就交代在这里了。

    “如果杨行密有个三长两短,淮南世子杨渥,如何约束江淮骄兵悍将?末将只恐淮南又将生变!”刘知俊在这个场合本来没有资格说话的,但李晔对他颇为看中,还以朱友恭换回他的家眷,加上其本人也争气,一万唐军横扫鄂岳,出类拔萃,在军中的地位也提升上来。

    以自身实力和功绩说话,自然无人说三道四。

    “淮南生变是必然!”李晔凭借后世模糊的记忆,第一代牛人升天之后,其后代没有一个成气的,要不然淮南最后演化为南唐。

    诸将都怔怔的看着李晔。

    李晔微微一笑,“杨行密在的时候,田頵、安仁义都敢造反,他若不在了,区区一个世子,怎能安能服众?”

    这也是这个时代的普遍规则,甚至在二十几年后,有个军头直接喊出,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当然,这也要看杨渥个人能力,总之,仅仅凭借一个世子名头,是坐不稳淮南的。

    “命令细作着重打探杨渥的消息。”

    “如今梁军大败,风声鹤唳,末将愿提本部人马收复青苔关、羊角寨等天险!”刘知俊抢先道。

    有了这两处关隘,唐军就可直接翻过大别山,进入淮南的寿州与舒州地界。

    “准!”

    不出刘知俊所料,这场惨败,已经动摇了梁军军心,他的一万唐军佯攻几次,青苔关、羊角寨的梁军就直接投降了。

    淮南大局已定,天下大势也定了。

    只要朱温没有占领淮南,就符合大唐的利益。

    唐军自然不肯永远留在鄂州。

    李晔选择回返邓州,一来减小后勤补给的压力,二来静候淮南接下来的动静,还在在鄂、安、黄三州各留一支唐军,以刘知俊为黄州防御使,郝摧为安州防御使,周云翼坐镇鄂州,统筹全局。

    朱温大败,李晔当然要给他找点乐子。

    令李筠试探性的进攻蔡、申二州。

    不过,王彦章防守的蔡、申,铁桶一般,李筠没有讨到任何便宜,只在一些小城反复争夺。

    北面的汝、许二州,更是稳如泰山,胡真依山下寨,靠水设堡,唐军连斥候都渗透不进去。

    折腾几次,李晔只能收缩兵力,静观其变。

    固始城。

    淮南节度使的牙旗迎风招展。

    经历血战之后的淮南将士,身体虽然疲惫,但精神饱满。

    只不过很多有眼界的将校,不明白为何会止步于固始,光州也是淮南重镇,他们有信心一鼓作气拿下此城。

    高级将领们一个个面色沉重,为这场胜利抹上了阴影。

    乾宁七年八月,在固始城驻扎了一个月之后,城中传来吴王的命令,以大将李神福为西面行营招讨使、光州团练使,淮南之西全交于他手中,淮南军随即返回扬州。

    吴王乘马车而归。

    持续两年的淮南大战,自此终结。

    不过,杨行密久久不在军中现身,谣言立即卷土重来,毕竟他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中箭的。

    这种谣言一直随大军回到扬州。

    江淮各州的重将、重臣纷纷赶赴扬州城,无论是宣州的刘威,还是润州的徐温,除了寿州的朱延寿,和光州前线的李神福,基本都到了。

    先向唐廷报丧。

    其后,吴王杨行密薨的消息,以及淮南诸将拥立杨渥的消息传遍天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