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流风铁骑
流风铁骑。作为沧州境内第二支成建制的骑军。
这支“流风铁骑”自景丰十五年创建,一直以来只有八千骑。这八千骑“流风铁骑”与大雪轻骑相比,只是一支新军,但却是沧州境内一股生力军。
自从创建以后,一直在沧州后方担任运输物资,保卫境内安危,以及清扫周边匪徒流寇。
“流风铁骑”主将名为徐士业,景丰六年募兵。此人本是幽州士子,经历了国土沦丧,和那场惨不忍睹的水灾之后。
徐士业放弃学业,弃笔从戒。
此人自幼聪敏好学,五岁便能吟诗作对。投身军伍之后,在沧州城将军府担任府中参军。
景丰八年,徐士业指挥了一场沧江口之战。那一年他才十八岁,以三千步卒斩首了妄图从沧江口游过来的五千狼族斥候。
此战徐士业以少胜多,展现了其军事指挥才能。于是被下放至沧州城防营担任校尉一职。
景丰九年徐士业上任沧州城防营校尉一职后,开始了他的一系列剿匪任务。自从沧幽大水之后,无数流民上山落草为寇。
整个沧州境内便有数十支山匪,最大的一支足有万人。这伙山匪潜入沧江与沧州各山之间,在沧州境内大肆劫掠。
沧州刺史与沧州将军都曾亲率一军前去围剿,却屡屡未能全歼这伙山匪。景丰十二年,徐士业化身云游士子,竟混入了这伙山匪之中。
在徐士业的多番谋划之下,这伙山匪竟然在两年内全歼或收编沧州境内大大小小的匪寇。
以匪剿匪,景丰十四年徐士业竟然混成了这支山匪的二当家。
后来沧州将军听从了徐士业的意见,将这支山匪招安进行了收编。这也是“流风铁骑”的前身。
如今这位二十八岁的“流风铁骑”主将徐士业,在经过“流风铁骑”的扩编后。
一下子从一个五品讨寇将军,一跃成为了四品复土将军,执掌“流风铁骑”左右骑军共两万人。
要知道大雪轻骑主将萧逸,一直以来在前线冲锋陷阵,如今也只是个四品奋武将军罢了。
当徐士业听说李都护亲自点名,让一个未满十七岁的少年,以校尉一职执掌“流风铁骑”右骑军时。
顿时觉得有些荒唐,原以为是哪来的勋贵。但当他看见风雪关军报上,关于这个少年的林林总总时。
徐士业只觉得自己老了,果然是英雄出少年。这个叫陈破羌的年轻人,让他回忆起了,自己初入军伍之时。
于是,徐士业对这个即将到来的少年,充满了好奇。
当陈破羌骑马来到沧州城外,到达了“流风铁骑”的军营后。第一眼,便觉得这座军营很不一样。
干净,非常的干净。无论是军帐,道路,还是校场上的军械以及兵器。都是很整洁。没有像别的军营一样,乱作一团。
这让陈破羌感觉到,这一定是一支执行力很强的军队。而且,这支军队,一定是思想相当团结的军队。
在战场上,能做到思想统一,执行力强。就一定可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陈破羌刚至营帐,便见一位白袍男人走了出来,此人身长七尺,腰间悬着一柄长剑。
男人身姿挺拔,面容朗毅。与这军中汉子形成了鲜明对比,不似军中武夫,更像是一位儒雅先生。
陈破羌立刻拱手行礼道:“流风铁骑”右骑军校尉陈破羌拜见徐将军。”
徐士业看着眼前的少年,不禁想起昔年的自己。
而后,徐士业轻笑道:“陈校尉果然如李都护所言,英雄出少年呐。风雪关一战中,你率部奋勇破敌,对于战机的把握也甚好。这北境边军中,又多了位良才。”
陈破羌听到眼前男人的称赞,谦虚道:“在徐将军面前,小子可称不上良才。将军的故事才是让晚辈敬服。”
徐士业哈哈一笑道:“果然,孙连仲将军已经和你说过我的经历了。如今你已经对我有了解了,应当知道我带兵的规矩。”
“你可知李都护为何让你来我这里?”
陈破羌大声道:“徐将军,来时我已知晓。凡我北境边军校尉,皆要来“流风铁骑”进修半年。”
徐士业沉思道:“北境边军中,凡是基层军官。都会送来我这里研习兵法,这几年来,“流风铁骑”从未执行重大作战任务。”
“是因为各州刺史及各州将军,把我这里当成了练兵场。以往军中提拨的校尉和都尉,以及新征募的士卒,皆会送到我这里学习。”
“我徐士业虽然说没参加过大型战役,但自问对于兵法战术练兵这一块尚有几分自信。”
“但你陈破羌不同,你参加过数万人厮杀的战役,关于你的战绩与带兵方案我都看了。你虽年少,却已有自己的一套练兵方式。假以时日,也定可独当一面。”
陈破羌听到面前男人的称赞心中暗喜,却又忙开口道:“徐将军谬赞了。”
徐士业看着眼前面色平静的少年,心中暗自称赞,不骄不躁,是个好苗子。
徐士业好奇的问道:“你的枪术,还有练兵方式皆出自昔年那位辽东虎帅百里胜。可百里大帅昔年身死于锦州之战,你如何得了百里大帅的真传?”
陈破羌回道:“我祖父乃辽东锦州人士,昔年曾担任过百里大帅的亲卫。我的枪法及兵法皆是祖父传授。”
徐士业思索道:“昔年,曾听闻百里大帅有位公子。只是这位公子也与大帅沦陷于锦州之战,当真是满门忠烈。”
“百里大帅乃是我大庆边军中的楷模,你祖父能担任百里大帅的亲卫,也是位前辈高人。不知我可有幸,见识下你的祖父大人?”
陈破羌沉默道:“我祖父昔年举家逃入幽州后,便在轻幽城中落户。前两年,他老人家已经过世了,如今家中只有我母亲及一个妹妹尚在。”
徐士业叹声道:“老卒不死,只会薪火相传。如今你已经建功立业,也算告慰你祖父的在天之灵了。”
“你已尽得百里大帅真传,我也没什么好教你的,希望你去了右骑军,能把那一万新卒训练成一支强军。将百里大帅的虎威军,重现于世!”
陈破羌大声回答道:“诺!”
时间飞逝,已近十二月底。
沧州某处大山深处。
密林中,无数披甲士卒正在行进。这些士卒皆是手提长枪,腰间悬着一把制式横刀。
士卒每十人一个方阵,两名手举方盾的士卒列阵前方,左右两翼六名士卒一手持圆盾,一手持枪,环视两侧。后方两名士卒手持强弓,背悬箭羽。
一行十人小队缓慢前行,无数支小队在这片山林之中。
负责指挥这支大军的乃是“望云军”主将刘耀武,两万步卒便撒在这片山林之间。
而与之相对的便是沧州“流风铁骑”。
训练了一月余的新军,在一次争夺一处训练场时。
“望云军”新卒,与“流风铁骑”新卒发生了冲突,继而爆发了数百人的混战。甚至几场冲突下来,还有些士卒挂彩。
此事件发生之后,两支军队主将,将情况汇报至了沧州将军府。
沧州将军赵沧海听闻之后,便提出让两支军队展开一场比试。届时李都护要率沧州诸将,前来亲自检阅新兵训练情况。
于是,便有了这场大比武。
地点选择在了沧州这处池沧山脉。
池沧山脉,东边有十几座高山,西侧有大片山谷,中央腹地则是一片又一片的密林。在山脉北方,还有一处平原名曰“沧桑平原”,南边则是沧江。
李耀武将两万步卒分作五支作战军队,一支右军坐落于山脉以西的河沧谷中,一支左军驻扎在中央腹地的密林之中。
东方一处山脚下,驻扎了一支前军劲旅。沧江之畔留有一支后师,而他的中军大营则位于北方平原之中的一处峡谷中。
这座峡谷名为上苍谷,此谷呈斜月形。两侧山崖易守难攻。唯一可以进谷的方式,除了月头谷口,便是从沧江偷渡至谷中月牙处,所以沧江之畔才留有一支后师。
想要攻入月头谷口,则要先击败密林之中的左军。还要小心面对东方山脚的那支前军迂回抄后。
而河沧谷中的右军,往东方向前行二十里便至东方山间,与前军进行会师一处。
而右军向后不足十里便可退入中央腹地密林,与左军形成包围态势。
东方山脚前军,与中央腹地密林中的左军和西方河沧谷中的右军形成三角形的阵营。
这三支军队遥相呼应,攻守兼备。
这场战事开始之前,北境都护李青山制定了比武规则。
以池沧山脉为界,两军进行对垒作战。为了公平起见,特挑选了这处地形复杂的战场。
池沧山脉除了那“沧桑平原”适合大规模骑军冲阵,其余各处地形,骑军则会受制于地形无法组成大规模骑军作战。
世人皆知,在平原作战。以骑对步犹如砍瓜切菜,而在山林城防之中,骑军优势则不如步卒。
因此才让两军于此间进行比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