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生死存亡
521生死存亡
生存和死亡,形容事关重大或形势极端危急。
春秋时期,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在吴国受尽凌辱,但他不忘复国之志,刻苦自励,卧薪尝胆。经过长期的准备,越国终于在勾践的带领下打败了吴国,实现了复国之梦。这就是生死存亡的典故。
形容事关重大或形势极端危急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例如:“这个问题对公司的生死存亡至关重要,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522亡命之徒
逃亡的人,也比喻不顾身家,不怕危险的人。
源于《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白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曾经率领秦军攻打赵国,在长平之战中大败赵军,坑杀了赵卒四十万。随后,赵国的邯郸被秦军包围,眼看就要被攻破了。这时,赵王派了平原君去秦国求和,同时请求分出六个城池给秦国作为讲和的条件。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向大家宣布了这个消息。这时,有个人名叫毛遂的站了出来,他自告奋勇地要求陪同平原君一起去秦国谈判。平原君见毛遂只是个无名小卒,便不肯答应。可毛遂一再坚持,平原君只好让他一起去。
到了秦国后,毛遂凭借自己的勇气和口才成功说服了秦王放弃了进攻赵国。平原君见状,对毛遂刮目相看,并打算将他留在赵国重用。可毛遂却拒绝了,他说:“我是个亡命之徒,只求能活命就足够了。”
形容那些不顾身家、冒险犯难的人。在使用时,我们可以搭配一些修饰词来强调其程度,例如“疯狂的亡命之徒”、“不计后果的亡命之徒”等等。另外,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比喻某些人的行为不顾后果,如“他为了达到目的不惜成为亡命之徒”。
523徒劳无功
白白付出劳动而没有任何收获。
《庄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在鲁国得不到重用,他为了讨好国君,便天天拿着扫帚去打扫宫殿的台阶。国君明知其意,却毫不理睬他。后来,这个人转而讨好国君身边的人,结果还是没有任何效果。他为了得到国君的青睐,每天起早贪黑地去打扫宫殿的台阶,却始终得不到机会。这就是“徒劳无功”的由来。
形容那些付出了努力但并未得到回报的情况。例如:“他为了这个项目付出了很多,但最终还是徒劳无功。”
524功成名就
功业建立了,名声也有了。一般指做官做事有成绩,有名誉。
古时候有个人名叫范睢,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时运不济,投靠到魏国大夫须贾门下。须贾怀疑他跟齐国私通,带他一起到了齐国。范睢在那儿吃了不少苦头。后来他逃到秦国,秦昭王很欣赏他,封他为相,以后又帮助魏国攻打齐国,逼得齐王自杀。魏王以为范睢的功劳大,重重有赏,却不知道范睢早已调到秦国做相了。
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525就地正法
在犯罪的当地执行死刑。
明朝时期,有一个人到洛阳去赶集,由于违反了当地的禁令,被官府抓了起来,准备在当地执行死刑。行刑时,他哀求刽子手让他写一篇忏悔书,刽子手答应了。他写完后,又恳求让他再念一遍,不想念完之后,刽子手却说:“你真是就地正法了。”
描述罪犯在犯罪现场被执行死刑的情况。
526法不责众
在集体行动中,如果违法的人只是少数,不易追究他们的责任;如果追究只会引起大多数人的不满和抵抗。这个成语强调了对多数人的尊重和对少数人的宽容。
明朝时期,有一个小村庄的居民经常偷窃邻村的庄稼。邻村的村民们非常生气,于是他们集体前往小村庄,要求赔偿。然而,小村庄的村民们一致否认偷窃行为,并且拒绝赔偿。由于涉及的人数众多,邻村的村民们无法追究每一个人的责任,于是他们只好放弃追究,并告诉小村庄的村民们今后不要再偷窃庄稼。
形容在集体行动中,如果涉及的人数众多,不易追究每一个人的责任。它也可以用于提醒人们要遵守道德规范,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去违法乱纪。
527众目所归
众人的眼睛都在注视着。指在同类的人或事物中是被公众所认可和接受的。
古代一个叫做“东坡居士”的文人,有一次,东坡居士在杭州西湖边的一个亭子上欣赏风景,他看到湖边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树上挂满了彩带,下面有许多人在欢笑。他问一个过路人:“这是什么树?”过路人回答:“这是樗树。”东坡居士感慨地说:“此树虽不中用,但它的枝叶茂盛,果实累累,仍为人们所喜爱。如果是别的果树,早已被摘光了果实,剩下光秃秃的枝条。只有樗树能博得众目的喜爱啊!”后来,“众目所归”这个成语就从这里传开了。
描述一个人或事物在公众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接受。例如,“这部电影已经成为众目所归的经典之作。”或者“这位政治家在选举中获得了众目所归的胜利。”
528归心似箭
形容思念家乡或亲人,盼望早日团聚的心情非常迫切。
春秋时期,齐国发生内乱,公子小白流亡在外,在楚国时他的旧臣蹇叔辅佐他。不久,公子小白回齐国即位,就是齐桓公。蹇叔的两个儿子蹇伯和蹇叔到齐国求官,齐桓公因为他们的父亲曾经对自己有过恩惠,便让他们在国都任职。后来,蹇伯和蹇叔因为贪图名利而离开朝廷。一天,蹇叔的两个儿子哭着回来了,蹇叔看到他们很伤心就问他们原因。他们说:“因为贪图名利,我们被人笑话,失去了面子和尊严。”蹇叔说:“年轻人贪图名利是很正常的,但是要明白名利是身外之物,不要过分贪求。”接着,蹇叔告诉他们一个道理:“归心似箭。当你们思念家人时,就像一支箭离弦一样急切。”
形容思念家乡或亲人的心情。
529箭不虚发
每一箭都命中目标,不浪费一发一箭。比喻做事情很有把握,不浪费任何一次机会。
在古代,有一个神箭手,他射箭的技术非常高超,每次射箭都能准确命中目标。有一次,他被邀请去参加一个比赛,比赛规定要在三百步之外射中一个铜钱。神箭手答应了,他取出一支箭,搭在弓上,瞄准铜钱,用力一射,铜钱应声而落。观众们大声喝彩,赞扬他的箭法高超。神箭手谦虚地说:“这不算什么,我的箭并不是虚发的。”
形容很有把握或者很有自信地做某事。例如:“这个公司的业务经理对自己的产品非常有信心,每次推销都能成功,可以说是箭不虚发。”又如:“这位运动员训练非常刻苦,比赛时总是箭不虚发。”
530发号施令
统治者或指挥者发布命令、指示或指令,指导或调度下属的行为。
源于《尚书·禹贡》:“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大和,万国咸宁。”后人据此引申为“发号施令”。
春秋时期,齐桓公在位时,任命了管仲为相国。管仲上任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其中一项是让乡长负责管理自己的乡里,让里长负责管理自己的里邑。管仲认为,只有把基层组织建设好,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但是,管仲的改革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支持,一些贪图私利的人开始诽谤他。齐桓公听信谗言,免去了管仲的相国职务。然而,一年后,齐桓公发现自己错了,于是重新任命管仲为相国。管仲上任后,继续推行改革措施,最终使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
在中国古代,皇帝的命令或指示被称为“圣旨”,传达圣旨的人被称为“钦差大臣”。钦差大臣通常由皇帝信任的人担任,负责传达皇帝的命令或指示给地方官员,并监督执行情况。如果钦差大臣不负责任或不公正地执行圣旨,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