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有趣的成语 > 第61章呆若木鸡

第61章呆若木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61呆若木鸡

    指一个人呆板得像一只木头鸡一样,形容一个人惊愕或因恐惧而发愣的样子。在汉语中,&34;呆若木鸡&34;通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突然的变故或者震惊的消息时,所表现出的惊愕和愣住的状态。

    出自《庄子·外篇·达生》。据说,有一位名叫纪常的斗鸡高手,他训练的鸡每每在斗鸡比赛中获胜。但当他被问到他的秘诀时,他说他的鸡并非是靠锐利的爪子和威猛的外观取胜,而是靠&34;呆若木鸡&34;。他的鸡看起来总是呆头呆脑的,但其实它是一种深沉的策略——让对手先轻敌,然后再突然发动攻击。

    使用时通常被用在描绘人的惊愕、愣住或者因恐惧而发愣的情境。例如,&34;当他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时,他呆若木鸡,完全无法接受。&34;

    62鸡鸣狗盗

    像鸡一样鸣叫,像狗一样偷盗。形容偷偷摸摸的行为,或者是偷偷摸摸的小人。

    源于《史记·孟尝君列传》,故事是这样的: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名叫孟尝君的人,他非常有才华和能力,但也很容易遭受到其他人的嫉妒和排挤。有一次,孟尝君被困在秦国,无法回到自己的国家,他只好向一位被称为“鸡鸣狗盗”的人求助。鸡鸣狗盗原本是一个自称为盗贼的团伙,他们擅长于偷偷摸摸,而且十分狡猾。但是,在这个故事中,他们为了帮助孟尝君脱险,想出了一个计划:他们模仿鸡的叫声和狗的形态,成功地骗过了秦国的守卫,将孟尝君送回了齐国。

    指那些偷偷摸摸的行为或者小人,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些不光彩的事情。例如:“这种鸡鸣狗盗的行为实在让人瞧不起。”或者“他干的都是些鸡鸣狗盗的小事。”

    63盗亦有道

    来自于古代的一句谚语,意思是即使是盗贼,也有他们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即使是做坏事的人也有自己的原则和规矩,强调做事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和道德标准。

    出处可以追溯到《庄子·胠箧》的故事中。据说有一个叫做盗跖的盗贼,他有一个规矩,就是在偷东西的时候,只偷富贵人家的财物,不偷贫穷人家的东西。他认为这是他作为一个盗贼的道德标准,也是他所遵循的原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盗贼也有他们的道德和规矩,而这个规矩也可以被人们所接受和尊重。

    用来告诫人们在做事情时应该遵循一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即使是做坏事也要有一定的规矩和原则。例如,一个人在做违法的事情时,也应该考虑到自己的行为是否合法、是否伤害到他人,不能毫无道德底线。

    64道貌岸然

    指神态庄重,形容外表上严肃威严,一派正直的样子。但现代汉语中,它往往被用来讽刺那些假装有高尚品德的人,或者形容某人外表庄严,实则虚伪。

    最初来自于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其中一个角色“邓九公”的形象被描述为“道貌岸然”。邓九公实际上的性格却是非常豪爽、善良,这个词语的原本含义并没有贬义。然而,后来的一些使用者逐渐将其用于形容那些虚伪、自命不凡的人,使得这个词语的含义发生了变化。

    用于形容人,尤其是指那些表面上品德高尚,但实际上并不如此的人。例如,“他道貌岸然地坐在那里,好像他是世界上最有道德的人。”这句话就带有讽刺的意味。另外,也可以用它来形容某些机构或团体,暗示它们表面上很庄严,但实际上内部可能很混乱。

    65燃荻读书

    形容的是通过燃烧荻柴等植物来照明,以获得读书的机会。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勤奋读书,努力学习的精神。

    然荻读书这个成语出自于中国古代历史人物车胤。车胤是东晋时期的一位大臣,他小时候家里非常贫困,没有钱买灯油点灯。但是,他并不因此放弃读书的机会,而是通过燃烧荻柴来照明,继续努力学习。这种精神感动了许多人,成为了中国古代勤奋读书的典范之一。

    形容一个人勤奋读书,努力学习。特别是在古代没有电灯的条件下,这个成语更加具有象征意义。它鼓励人们不畏困难,坚持追求知识,不断进步。

    66书香铜臭

    意思是书本的墨香与铜钱臭味的对比。

    书香指读书时散发出来的气味,形容读书风气;铜臭指铜钱上的臭味,形容金钱的味道。该成语通常用来形容读书与金钱之间的对比,以及对于知识追求与物质追求的价值观。

    有一个年轻人,他非常喜欢读书,对知识有着极高的追求。他的父亲却认为读书无用,只看重钱财,并对儿子的行为非常不满。为了教训儿子,他给儿子一些铜钱,让他闻一闻铜钱的臭味。儿子无奈只好接过铜钱,但同时闻到铜臭与书香的他,坚定地选择了书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金钱与知识的选择时,应该追求真正的知识,不要被金钱所迷惑。

    形容一个人对金钱与知识的看法。例如,“他虽然拥有数百万的财产,但除了金钱外没有任何文化素养,真是‘书香铜臭’。”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警醒人们要注重读书学习,而不是一味追求金钱利益。例如,“现在社会上许多人只看中金钱,而忽视了知识的重要性,我们应该摆脱这种‘书香铜臭’的观念。”

    67臭味相投

    形容人们因为志趣相投、兴趣相近而聚在一起,或者形容某些事物因为长时间的接触和摩擦,逐渐产生了相似的特性。在消极的语境下,它常常用来批评那些因为品行不端或者趣味低级而聚在一起的人。

    中国古代的春秋时期,据《左传》记载,晋国的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在外,途中遇到了一群盗贼,其中一个叫头须的盗贼因为对重耳的傲慢态度感到不满而背叛了他。头须与其他的盗贼臭味相投,一直与重耳为敌,直到重耳最终回国成为了晋文公。

    “他们两个臭味相投,一拍即合,成了最好的朋友。”这个句子中,“臭味相投”被用来形容两个人因为兴趣和性格相似而迅速建立了亲密关系。

    68投其所好

    指迎合别人的喜好,也指将自己的喜好或需求强加于他人,以达到讨好或蒙蔽对方的目的。这个成语源于《庄子·逍遥游》,原句为“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为善者也,故君子无所弃。”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名叫田婴的官员,他有一个儿子名叫齐貌辩,齐貌辩为人机智狡猾,常常想方设法讨好齐宣王。有一天,齐宣王召见田婴并对他说:“我听说你家的那个齐貌辩真是越来越能说会道了。”田婴听了便趁机将齐貌辩引见给齐宣王。齐宣王见到齐貌辩后果然非常喜欢他,很快就将田婴贬为庶人。原来,齐貌辩在拜见齐宣王之前已经通过各种手段了解了齐宣王的喜好,并在见到齐宣王时以他喜欢的方式说话,从而得到了他的好感。

    投其所好是一个贬义词,只是说法比较文雅。对于女性而言,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女性撒娇、取悦别人;对于男性而言,它和滥交行为相似。这个成语在使用时要注意其适用对象,因为它含有贬义色彩。

    69好为人师

    喜欢做别人的老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出自《孟子·离娄上》中的一个故事。据说,孔子的学生子夏在鲁国的一个小村庄里遇到了一个名叫东郭先生的人。东郭先生家里很穷,但却喜欢向别人炫耀自己的知识。他经常给村里的小孩讲一些关于周朝的事情,而子夏就帮他找了一些相关资料。可是,东郭先生却把这些知识当做自己的发明,向村里的人吹嘘自己是多么了不起的学者。后来,东郭先生又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也向他请教一些关于周朝的事情。东郭先生便又大言不惭地讲起了周朝的事情。这时,子夏刚好路过,便对东郭先生说:“你讲的这个事情都是以前我听过的啊,你还是不要讲了吧。”东郭先生听了这句话后非常生气,说道:“你只不过是帮我找了一些资料而已,怎么敢教育起我来了呢?”

    这个故事中,东郭先生就是典型的好为人师的人。他不谦虚,自以为是,总是喜欢以教育者自居,误导了村里的小孩和其他人。

    用在很多场合中,例如,如果一个人喜欢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知识,那么就可以说他“好为人师”。此外,如果一个人总是喜欢指手画脚地教导别人,而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或建议,也可以用好为人师来形容他。

    好为人师是一个贬义的成语,我们应该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要总是自以为是地教导别人。

    70师出无名

    师:军队;名:名分,名义。

    指没有正当理由而派出军队。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师出无名,事将必不克。”

    故事一: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去刺杀秦王嬴政。荆轲自知以卵击石,于是向太子丹提出要求,带上一把匕首,以图刺杀秦王。但最终行刺失败,荆轲被杀。因为出兵没有正当的理由,所以被称为“师出无名”。

    故事二:北宋初年,宰相赵普与名将曹彬都是开国功臣,两人互为知己。曹彬在攻打后蜀时曾向赵普请教作战方略,赵普认为时机不成熟。后来赵普当上宰相,认为应该伐蜀,但赵普举荐曹彬为主帅,曹彬立即表示退让。赵普问其原因,曹彬说:“以前我求当伐蜀先锋,正是为了今天不受无谓的伐蜀之名。”赵普大悟。于是二人进宫向皇帝引见曹彬,北宋皇帝听后表示同意出兵伐蜀。

    作主语、谓语、宾语;指没有理由而出兵。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