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经济阴谋
刘磊大笑中端起自己的酒杯说道:“陈司徒坐正了身子才好,免得吃饭不方便。”
“这怎么可以,在皇上身边臣不敢直面。”陈永华脸上一红却是执意不肯。
刘磊摇头道:“华夏向来以礼立国,这是不能动摇的,但我们也该有所变通。礼是发自内心的尊敬,是由内而外的感情流露,若过多遵从虚礼,恐怕与儒家思想也不合适吧。”
“回禀皇上,《礼记·儒行》之中所述儒者须容貌敬慎,敬慎便是行为慎重,不得放肆,臣如此做法正合儒家之理。”陈永华却是毫不让步,一说就是一大套。
对于这些什么儒家经典,刘磊是拍马也赶不上这些旧式文人的,他只好摆手道:“好吧好吧,你怎么坐都行,说说出了什么事情吧,如果不是你无法决断的事情,也不用来见朕了。”
陈永华这才想起来,他是有要事的。他放下酒杯拱手道:“启禀皇上,最近各地商人纷纷上表,声称地方官员办事死板有碍商路,要求给商业联合会一些权力,能够制衡当地官府。”
“哦?”刘磊眼前一亮,没想到在工商业发达之后,那些商人终于开始谋求政治上的权力了。对于这件事情刘磊非但不会生气,反而还感到欣喜。他知道在接下来的三百年中,以商人为代表的资本阶层才是世界主流,按照政治课上所学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辅相成,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之后,帝制注定会阻碍社会发展的。
刘磊对政治体制研究不多,虽然他对华夏后世的体系还算熟悉,但也清楚体制并无好坏,关键是看能否适应当前的历史阶段和经济状态,所以他一直不敢随便改动,避免出现国家动荡的情况。事实上他从未想过让自己的家族千秋万代的掌控天下,那样只会让无能子孙殃及整个民族,最终连自己的家族也会遭受重大灾难。刘磊不想看到后世家族遭遇大变,更不愿意整个国家和民族因此而衰败。
如今民间资本出现了权力诉求,给了刘磊改变政体的希望。他准备对这种权利诉求加以扶持,从旁观察找出对国家最适合的政治体系。
刘磊思考着该怎么做,顿时有些失神,陈永华还以为他生气了连忙拱手道:“皇上请放心,臣会尽快知会光禄卿,命他派人查探,将闹事的人统统抓起来。”
“什么叫闹事?人家又没有犯法?”刘磊摇头道:“不要总是拿以前那套标准应对到如今的国家运作中,皇上金口一开法律就荡然无存的情况决不能再有,否则上梁不正下梁歪,官员们就会轻视法律为所欲为了。”
“皇上教训得是,此事臣定当从法律入手,给那些人一个教训。”陈永华忙答道。
刘磊苦笑着摇摇头:“我又没说要惩罚他们,官员更不能钻法律的空子,这个示范作用太恶劣了,并不符合你刚才所说的容貌敬慎。”
“臣知错了。”陈永华真的有些慌了,他不明白刘磊究竟要做什么。
喝下一杯御酒,刘磊问道:“这次上表的商人都有谁?有没有浙江商业联合会与福建商业联合会的人?”
“回禀皇上没有,这次闹事的大多是新建立商人联合会的几个省,例如云南、贵州、四川、山西。哦对了,听说陕西商业联合会那边多是晋商。”陈永华答道。
“晋商?”刘磊的眉头微微一皱,他记得晋商与清廷的关系最好,自从努尔哈赤时代就偷偷给满清运送物资,给他们入侵中原帮了不少忙,所以才受到朝廷优待。晋商大多是开钱庄的,依靠着朝廷的支持没少赚钱,这可是最早的金融资本啊。
刘磊本以为是商人自发寻求政治权利的开端,现在看来似乎另有内情。刘磊几乎可以肯定,陕西的商人联合会定然是被晋商的金融资本控制了,估计他们打算要利用新汉帝国大力扶住商业的机会,给自己找麻烦,甚至想要借此翻盘。福建与浙江商界都靠着皇家财团赚钱,自然是全力支持自己的,那几个新入手的穷省应该是不满于东南沿海的富庶,受了晋商挑唆打算借此给自己争取商业利益的。
想到其中阴谋,刘磊微微一笑:“有那么容易?我们的财力更足,又抓着政权和军队,被你们搞乱了才是怪事。”
“皇上说什么?”刘磊的声音太小,陈永华根本没有听清。
“没什么。”刘磊不打算将晋商的阴谋戳穿,相反他还打算借此提高一下商人的政治地位,说不定能走出华夏自己的资本主义道路来。
“皇上,我们如何对付这些商人?”陈永华问道。
刘磊眼珠一转笑道:“我看这样好了,在各省建立资政院,每个资政院设立九十九名议员,在全省推选资政院议员。”
“这资政院有何用?”陈永华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机构。
“资政院可以讨论地方政策对政府谏言,也能上达天听向尚书台提出自己的建议。”刘磊给陈永华耐心解释着。
“什么?”陈永华听完了这些解释失声惊叫起来:“皇上不可,此乃蔑视皇权啊,政府权威何存。”
“司徒大人不必着急,所谓堵不如疏,这些商人有政治诉求是正常的,若一味打压反而会激起他们的不满,让有心人利用才会造成国家动荡。资政院只有建议权而无决策权,真正的权力仍旧掌握在我们手中。”
陈永华仔细想了一遍,感觉刘磊所说没错。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根本不怕商人有异心。何况刘磊说得不错,堵不如疏,有商人对国家建设挑毛病,能给地方官员多一层监视,让他们安分守己切莫贪腐。
刘磊的判断没有错,这次商人的鼓噪的确是康熙通过晋商搞起来的。原本康熙打算借晋商之手挑拨商人与新汉政府之间的矛盾,借以挑拨社会动荡,让新汉军无暇他顾,清军便有了更大的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