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乱清化学家 > 第397章 阳谋大势

第397章 阳谋大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夏国相却要冷静得多:“王爷,若此邸报属实,我们恐怕要当心了。复国军的战力远超我等想象,若待击垮清军之后,各方势力必定皆有问鼎中原之心,到时候复国军便是心腹大患。”

    这番话一说,连吴三桂也紧皱起了眉头。胡国柱更是急得团团转:“这么说,我等治不了刘磊这小子?”

    “也不尽然,只要提前下手,以势压人。”夏国相提醒道。

    “何为提前下手?难道要我们现在转而攻打福建?”胡国柱反问道。

    “当然不是。”夏国相摇摇头:“如今共同抗清,大家还是盟军,若直接反目动手,民间必然称王爷为不义,这反而给刘磊帮了忙。我的意思是先扶起大势压制住刘磊,待到平定中原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势压制他,令其难以翻身。若刘磊不肯屈服,王爷便占了理,他是反贼自然没有多少人愿意跟随,也容易对付许多。若他屈服,王爷便可不战而屈人之兵,然后徐徐图之渐收兵权,他没了依仗,自然无法构成威胁,此乃钝刀割肉之计。”

    “该如何做?”吴三桂听得也是眼前一亮,顿时询问出声。

    夏国相道:“我们只需要分三步走,先立君,再进位,后封爵。”

    “愿闻其详。”吴三桂点点头让夏国相说下去。

    夏国相笑着看了看洗耳恭听的两人继续解释他的谋划:“所谓先立君,便是扶植一位皇帝。我等以复明为口号起兵,却没有效忠之人,总是令百姓难以跟从。若我们找一孤儿,将其说成是偶得之皇室血脉,将其立为皇帝,便可以借此号令天下,此之谓狭天子以令诸侯。”

    夏国相的第一个建议就让吴三桂不喜,他之所以没有寻找明皇后人,甚至在浙江朱三太子起兵之后,也没有赶去救援,最终让其很快被杰书所灭,全家都被杀死,就是因为他自己有篡位之心。

    吴三桂本就打算借复明的口号团结人心,只要打败了康熙就亲自称帝,将明朝的牌位扔到水沟里去。现在让他扶植一位皇帝,骑在自己头上,那是他无法容忍的。

    夏国相当然知道自己这位岳父的想法,当即笑着解释道:“王爷不必忧虑,此皇帝只是个牌位。我们寻找个无根无萍的孤儿假借明室后裔,自然可以让其作为傀儡,实权仍旧在王爷手中。待到取得天下,便昭告天下称其是骗子,蒙骗王爷而登位。我们只需将其杀死,再以明室绝后为由,扶王爷登基即可。”

    “好,好。”听到整个计划,吴三桂才转怒为喜,连连点头称是:“进位又如何计?”

    “进位便是让王爷名正言顺继续掌权的办法了,待新皇登基之后,我们可以假借诏书,封王爷为外藩亲王,领监国之位。这样既能洗脱平西王身份的尴尬,又可名正言顺得掌握大权。”夏国相的解释让两人眉开眼笑,胡国柱连称妙计。

    “封爵又是何策?”吴三桂继续追问。

    夏国相笑道:“封爵就是以天子诏书,给刘磊同样封个外藩亲王。”

    “什么?刘磊区区十几岁的小孩子,又无多大功劳,如何能与王爷平起平坐?”胡国柱第一个不干了,在他看来这简直是抬高刘磊的身价,吴三桂听了也连连点头。

    夏国相却是摆摆手:“胡大哥此言差矣,由明皇下旨册封刘磊,看似荣宠实则禁锢。若刘磊接受册封,也就等于承认了这位皇帝,未来王爷监国便可以用圣旨下令,利用其对抗清军。待到双方两败俱伤的时候,王爷再收渔翁之利。”

    “妙计,果然是妙计。”胡国柱听得一拍大腿,兴奋地嚷了起来。

    “刘磊并非庸才,若他不肯接受如何?”吴三桂问道。

    夏国相哈哈大笑起来:“王爷多虑了,此乃阳谋,刘磊非接受不可。否则他便是扔掉了复明的大旗,声势必定大减,许多一心复明的人甚至会离他而去。王爷不费一兵一卒,便达到了削弱刘磊的目的,何乐而不为?”

    “果然高明。”听完了夏国相的完美计划,吴三桂禁不住开怀大笑起来。

    并不知道吴三桂已经开始谋划着对付自己,闲不住的刘磊还在为了提升自身实力不停奔波。第二天与李海岳、方七娘和柔嘉等人过了个小年之后,他再次踏上了前往造船厂的行程。

    如今漳州东山岛造船厂和泉州造船厂几经扩大规模,已经能够同时在建四十三艘千吨以上的大船,再加上澎湖造船厂的六个五百吨级和十二个三百吨级船坞,华夏的造船速度至少不差于一般的欧洲国家。

    这次刘磊要去的地方是目前规模最大的泉州造船厂,这个船厂开工建设时规划就比东山岛还要大,拥有七个五千吨级船坞和二十二个三千吨级船坞,造船能力冠绝华夏。

    为了大力发展这个造船厂,不但方中通和吴怀南都到了那里,招贤令搜罗到的工匠也大半到了此地,因此让这个船厂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就发展壮大到了远东第一的规模。

    当刘磊来到造船厂的时候,方中通和吴怀南等几个老匠人正坐在设计室内,商讨着一种新型军舰。如今军舰的建造正趋于缓慢,除了狮头山级炮舰仍在少量建造以扩充地方缉私舰队之外,漳州级巡洋舰已经彻底停产了。

    至于填满船坞的那些大商船,制造容易速度快,根本不需要他们每天在哪里坚守,只需让普通工匠们修造便可以了。当刘磊推门进入设计室的时候,方中通正与一名叫做黄子轩的匠人争论着长宽比问题。

    “长宽比更大,这是增加船速的最优方式。何况我们还能借此多增加桅杆和帆面,形成更大的推动力。”黄子轩介绍着自己的想法。

    方中通却是一个劲的摇头:“目前的长宽比已经很大,若继续增大恐怕得不偿失。首先是龙骨问题,那么长的龙骨我们到哪里去找?若是拼接又不能保证够结实,倒不如降低长宽比,以获得更大的载重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