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银行
史密斯得到一个消息,托管局同意将东柏林银行出售给朱宗志,要另外支出六千万德国马克,因为西柏林银行报价是4900万马克,而且,那笔钱要一次性付清。
对此,朱宗志自然没有意见,为此他专门成立了一家金融公司,这家公司为gbb控股公司,注册地在伦敦,然后通过他再注册了一家柏林金融公司,柏林金管集团,到托管局缴纳了六千万德国马克之后,很快就办理好所有的手续。
在对方提供了一个在瑞士的账号之后,朱宗志马上转了一亿马克过去。
卡s腾·罗威d举行了一次托管局的宣讲会,也邀请了史密斯他们,在门口的时候,卡s腾·罗威d与他错身而过的时候说道:“你们很讲信用,可以继续合作。”就面色不变的离开,就像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在会上,卡s腾·罗威d讲解了对东德企业的现状,他们决定对那些企业进行重组,重组过后,将出售这些企业。当讲到银行的时候,他说道:“我们第一个试点的就是银行,我们将其中的一些附属的福利组织拆除之后,就很快让银行平稳过渡……”
在这次会议结束,卡s腾·罗威d与参会的人一一握手,在与史密斯扬的时候,力度有点大,从对方那眼神中,史密斯好像读懂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读懂。
东柏林银行被柏林金控收购之后,并不急着改变什么。
朱宗志带上一群人,来到了东柏林银行的总部,在这里,原来的行长与主要管理人员,正等在门前,迎接他们的到来。
对原来的行长,朱宗志直接让自己来坐了,而原行长,则成了助理行长,然后由史密斯带队,请来的一个会计审计团队,对所有的账务进行审计,看到贷款有一百多亿马克,从目前的数据上来看,可能都收不回来了。
“这一百多亿马克,怕是收不回来了吧,现在这些企业,怕是有破产的可能。”朱宗志有些担心的样子,让那些银行的高层非常尴尬,而且通过小猫翻译的话,也让这些人无地自容。
“要裁员,要成立风控组织,如果这些贷款追不回来,你们都要完蛋。”
身为那些企业的债主,东柏林银行开始派出大量的人,到各企业去催债,这个事情,引起了托管局的重视,卡s腾·罗威d派人来到东柏林银行,让他们不要着急催债,托管局会为他们解决的。
同时,另一边,德意志银行花了一亿多马克,收购了东德合作社银行,这家银行放出的贷款是155亿。
因为要收购贷款会让那些企业破产,影响到后期的重组与改革,破坏了托管局的计划。
在两家银行完成收购之后,托管局发出公告,也是国家发出公告,国家予以回收贷款保证。
从公告上看,上面写得很复杂,归根结底就一句话,货币兑换带来的损失和欠银行贷款还不上的,由托管局负责兜底,也就是说,用卖企业的钱,帮银行还贷。
朱宗志马上让人去伦敦招聘金融人才,特别是在伦敦留学的金融专业的人,来到这里,而他执行的是保守经营,对风控要求非常高。
而另一边,托管局里,他们正在开一个小会。
“让柏林金管集团收购东柏林银行,不会出问题吧,他们会经营银行么?”
问出的人,是一位金融方面的人,他正在质疑卡s腾·罗威d的决定,但是卡s腾·罗威d是什么人,他能掌管托管局,后面肯定有人挺他。
“没有问题,我们现在的问题是,要把那近万家企业卖出去,有人接手,你看那些东德的企业,非常落后,就需要改变,有经验的企业接管。“
”他们一回归,马上就暴露出所有的问题,现在可是出现了大量的亏损,如果不尽快处理这些企业,到时候会出问题的,东德的人民,会吃不上饭的。”
听到卡s腾·罗威d的话,办公室里的人,都不再说话了。
是啊,政府为什么要兜底?因为不能让银行去把那些企业的贷款收回来,不然那些企业就会被银行收走了,那其他资本怎么收购那么多企业?
朱宗志没有经营银行的经验,如果按照公告里说的,贷款出去的110亿马克不用担心,而且因为汇兑原因,损失的也会由对方补偿,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那他获利就不止那么些,大约能达到百亿马克的地步。
另一个事情,那就是朱宗要求,银行对那些多余的人员进行裁员,特别是那些关系户进来的人。
既然两德全并,那么就要熟悉西方现代银行的管理,为此,他特意安排人到伦敦学习,或者去伦敦请人过来,让东柏林银行尽快的成为一家合格的现代银行。
另一边,电冰箱生产企业dkk也同意出售给朱宗志在这里早期设立的企业,柏林实业集团。
这家企业,因为突然的货币升值,从而让产品失去了竞争力。
他是没有办法管理这样大的企业的,自然会依赖原来的管理层,在所有的大毛联盟里,为什么只有东德是最发达的地区?而且东德是全球前十的国家,合并之后,东德的企业就崩溃了,这里的原因,一言难尽。
朱宗志召开了管理层大会,这个大会只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不仅要从人工上,还要从材料上。
保留了研发部门,而将员工进行了裁减,那些游手好闲还有关系户全部被踢了出去,整整裁撤了三分之一人。
“我们准备在海外设厂,需要人员到那边,你们受人愿意去么?”
dkk在这边,怕是干不过协博西这两个巨头,只能采用其他办法了,那就是去大陆建厂,采用太祖那个战略,农村包围城市,到农村去,开辟第二战场。
他准备去派大量的人,与那边的一起合作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