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仙师的解释
“你们这里不是,唯一一个被攻击的县城。
这一路上我见到过,也遇到过几处地方,跟你们这里是有着相同的境遇。”
老仙师说道。
他开口就是说出了关键的所在。
县令王庆之,目前就是最想知道的就是,附近的妖兽情况。
还有就是最近的城池的情况,这个老仙师一下就是说出了。
他关心的两个问题,也让王庆之顿时来了兴趣。
但是这个老仙师说了一点之后,并不是愿意多说话。
他更多的时候,就是把玩手中拂尘。
口中微微念念有词,在念什么经别人也是不清楚。
他其实与王庆之交谈话语不多。
王庆之见他已经是说出了,自己关心的问题。
但是其他的内容老仙师并不愿多说,搞得神秘莫测的很。
王庆之也不知道,他是有把握还是没把握解决问题。
更不知道依靠他,能不能度过这次危机。
但是他着急啊,下面那么多村庄失去联系。
小城又是没有真正高人坐镇,也没有啥高墙护院,他心里是真的没底。
“老仙师,您这边难道也在路上,见到过有城镇被攻破过。
然后也确定是这伙妖兽做的?”
王庆之最终还是自己忍不住,主动问道。
王庆之考虑了一会,觉得还是要多问出来一点有用的信息。
不然这顿饭都不划算了。
所以他是直接的开始,打破砂锅问到底。
并不是那种老仙师他自己不说,然后王庆之也不好意思问了。
“唉,说起来的话,也算的上是我辈无能。
明知道这些妖兽,它们这般聚集起来,迟早是个祸害。
如果出现一些暴动,并且有头领带着的话,肯定是酿成大祸不可。
但是也没能及时有人族修仙者出面,早日分割它们。
然后全部斩杀完这批妖兽。”
老仙师等到这个时候,也才袒露心声,慢慢从头说起。
原来这批妖兽是三三两两的开始,越聚集越多。
最后还冒出来一个头领,然后带着他们胡作非为已经有段时间了。
“哦,难道老仙师是知道,这次对我们攻击肆意杀害我们人族同胞,让我们城外村民全部遭受灭顶之灾的妖兽。
它们的具体跟脚什么,到底是何方妖孽。
居然没有一位修仙者,能够阻止他们。
听老仙师话里的意思是,很多仙师都是已经是很清楚这件事的了。
那为何还会让它们继续肆虐下去,不去早日消灭了它们。”
王庆之听到了关键的内容,顿时就来了精神,继续追问老仙师道。
他是一县之县令,在自己治下出现妖兽屠村的问题。
想到的是肯定把问题,扼杀在萌芽当中。
早点杀光肆虐的妖兽,以血还血,给自己的治下的民众报仇。
那为何高高在上的仙师们,想不得其中利害关系,也不去早点解决问题。
还要拖到自己也成为了目标后,还是无动于衷呢。
要知道他们这些修仙者是能够,上可去九天揽月,下可到五洋捉鳖的神仙啊。
听着王庆之十分恭敬的几句老仙师称呼后。
神神秘秘的老仙人,也是表示自己十分受用。
随后哈哈一笑,便是如同打开心扉一样,详细的解释起来。
“王县令,可算是折煞老夫了。
我可当不得仙师二字,这个地界可称为仙师的人族修仙者,只有清净阁的弟子才行。
其实我本身与你一般模样,都是一个读书人。
而且老夫当年也没有,如同王县令一般是个一县之县令,当年的我只算是一个教习先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山中见得一位真正仙师在杀妖,之后他便见我识得些字是个读书人。
而且见得杀妖场面并不惧怕,便执意要赠送我一本仙法书籍。
但是,我虽识得一些常用字,却是识不得仙人书籍之内容。
我便问起仙人,上面所记录的是何意。
仙人当时见我确实是真诚请教问题,当时也不恼怒,便教了我其中一页书上内容。
而我呢,也算的上是不负遇见一场。
修习了一夜之后,便真的感觉出来有些许不同。
可是天亮之后,仙人便无声消失,我多方向寻他不得,只好是拿起书籍继续赶路。
从那以后,这本仙法书籍,便是只有我自己一人摸索起来。
比起有师长教导,师门传承的清净阁,那种庞然大物来说。
要说我是啥老仙师,可算是真心高看我了。
不过在之后我通过自己的努力,也算是把一整本书的内容,自己是给它慢慢领悟完了。
从中也确实觉得进步了不少,自我感觉自己是要比常人强上许多。
就是多年打熬过身子骨的武人。
毫不夸张的说,我一人便敌三五百人不在话下。”
老仙师这个时候,把自己的身子是刻意的坐正了一些。
然后让自己看上去,确实是有那份能力的。
“对了,老夫虽然看着没那么年老。
但也确确实实是,八十有五的老者了。
尤其是这后几十年,也是做了一回侠客。
凡是被我遇到的不平事,那我肯定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由此武道江湖中的同道中人,也是送给老夫一个,‘活命书生’的名号。
意思就是凡事有不平事,在危难遇到了我,也是可以平安活下来。
这也算是同道中人,对于老夫我的一份抬举。”
名唤活命书生的武人,也算是对于自己生平做了一个解释,可能叫做侠客更为妥当。
王庆之听完之后也是啧啧称奇。
仙师只是简单的教授了一页内容,后面他便是全部自学成才。
然后还做了很多为民除害的好事,这样的话也算真的是很难得。
而且他们这种市井小民,都是年过花甲古来稀。
就连他这个四十刚过没几年的县令,都觉得有点力不从心。
有时腰酸背痛的,也是疼痛难忍。
可是现在侠客已经是八十有五,看起来却是精神抖擞的很,让他很是羡慕。
“听了先生的一席话,让晚辈顿时钦佩的紧。
前辈如此年纪,还能有如此心怀,当的起,活命书生的美誉。
晚辈王庆之,当为白春城这城中三百余口父老乡亲,给先生一拜。”
王庆之说完纳头便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