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回到1973做暖男 > 第74章 淘换到宝物

第74章 淘换到宝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听了王艳与方奇的恋爱经历,方明感慨万千。

    没想到方奇兄的婚姻还这么波折离奇,在痛苦中生活了这么些年。也没想到王姐还这么痴情,明知木已成舟,还是那样执着的,默默地牵着她心中的那份挂念。

    爱情是神圣的,它是人类最崇高的情感之一。它不仅仅是一种感觉,更是灵魂深处最美好的体验。

    但有些人却把这种神圣建立在自我之上。为了自己的私欲或别的意图,什么礼义廉耻、人品道德,在她们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

    婚姻又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那些无法负担亲密关系的人,其实根本就不应该结婚。一旦结婚就是毁了别人的幸福,祸害了别人一生。

    方明相信好人终有好报,像王艳姐这么善良的人,爱情终会有一个好的结局。心中也默默地为她祝福。

    王艳和丁蕊下午还要上班,方明不便打扰太多,便向两位姐姐告别。临走时告诉丁蕊,从明天开始蔬菜交接由王艳母亲负责,让丁蕊和王艳协商就行。

    丁蕊自然高兴,“放心吧,阿姨当我亲闺女,我待阿姨如亲妈,我们会配合好的,到时钱一分不少会交给你。”

    方明哪有不相信的,便乐滋滋地与两人告别。

    出了丁蕊家,方明骑车来到出租小院,从空间菜地又收割了几千斤蔬菜,作为明天售出的货物。然后准备回家。

    想到王艳的爱情,方明的心还是有点难受。他想劝劝方奇,还是尽早离婚。但“宁拆千座庙,不毁一桩婚”的民间古语又让他有点踌躇。

    方奇的婚姻是不幸的。从方奇的婚姻想到自己的婚姻,方明觉得还是蛮幸福的。虽然喜欢上罗晓芸有点天马行空的意味,但他仍然认为自己的婚姻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婚姻。

    突然他又想到了相依为命的焦大爷老两口,他们的爱情更多的是一种陪伴。

    陪伴也是最长情的告白。就如同一杯时间陈酿的老酒,在岁月的磨砺中历久弥香,愈加醇厚。

    老两口一辈子恩恩爱爱,不离不弃。不但爱的深,爱的重,还是那种有着大爱的人。

    第一次,自己送他们的救命粮,他们又拿出一些救了别人的命。

    这在常人看来有点不可思议。自己已经饿得爬不起来了,还要把仅有的一点分作几份送给他人,真是善良到家了。

    想到焦大爷两口子,方明突然就想到大娘的吩咐。让自己时常过去,还有一些人需要自己的帮助。也许一斤粮食就能挽救一条生命也不好说。

    还有就是上次从大娘手中拿到的玉器和小黄鱼,所要换的粮还没给人家带过去。

    人可千万不能失信。

    想到下午已没什么大事,方明便把自行车放回空间,又搭乘公共汽车进了县城。

    下了公交,方明先想办法进了空间,把上次大娘交待的东西放进背篓,这才出来向大娘家走去。

    轻轻推开大娘家的门。只见大娘盘腿坐在炕上,双手合十正在祈祷着什么。

    看到方明,大娘连忙挪动身子下了炕:“菩萨就是灵光,刚求她让你快快来,你就真到了!”

    方明笑道:“我听到菩萨让我找你,便就火速赶来了!”

    “真的?那我可真得偷偷给菩萨多点几炷香。”大娘信以为真了。

    “怎么还偷偷的点,光明正大的点不行吗!”

    “你个小方,现在是什么时代,哪敢明着搞这个。像我们这样的人家,让人发现了还了得?还不把大娘五花大绑抓起来游街。”

    想想也是。现时不就是盛行什么出身论、血统论和唯成分论吗。人们出口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津津乐道的总是“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

    没有办法,还是大娘做的对,谨慎为妙。

    “大娘,着急让我过来,是不是有人要换粮了。”方明探问道。

    大娘有点急迫:“还是不是呐,我这门槛都快让我们这帮‘坏分子’给踏坏了,我都担心人们怀疑我们在这里搞聚会呢。”

    “有这么严重啊大娘。”方明放下背篓,指着里面的东西:“这是上次您纸条上写的那些米面白糖和豆油,要不你先放起来。”

    “谢谢小方,他们都着急的不得了了,饿的不行啊!对,我还是先把东西放起来,保险为好。”大娘提了提背篓,感觉拿不动:“小方,你帮大娘放到密室好吗,大娘提不动。”

    “这不合适吧大娘。”方明不是不想帮,主要是上次大娘说了,那是她们家的密室,里面应该有不少贵重的东西,自己哪能随便进去。

    “小方,大娘相信你,你可以自由进出。大娘这两天还想了,咱们离的这么远,你来一趟也不容易,万一你来了大娘不在,那不就抓瞎了。以后大娘就给你一把家门钥匙,他们需要的东西,大娘如果不在家,你就直接放到密室就是了。”

    方明想到,这又是人与人之间一次信任的升级。

    来到另一房间,大娘教方明挪动柜子,用脚使劲踩动其中一块砖,一个洞口便缓缓打开了。顺着一层层台阶便进入一个地下空间。

    点亮煤油灯,呵!空间还真不小,还有些桌椅木柜,估计里面也应该有些值钱的东西。

    “小方,知道怎么进来了吧?以后大娘不在,你就把要换的东西放这里就好了。”接着又道,“方明,我就在这里把下次要换的东西交给你,省得出去再遇到什么麻烦。”

    大娘从桌子的抽屉里拿出一个黄布包裹着的物件。打开一看,金光闪闪。是一件立式佛,佛像头顶发髻,表情平和,身穿偏衫式袈裟,左手握着一只净水瓶,身体笔直地站立于莲花托之上。

    “小方,主家说,这个佛像是唐朝的。我怕出现差错,专门让咱们榆县解放前开当铺的于老板掌眼。他说,这尊金佛确实是唐朝铸造的。造型精巧,工艺精湛,有着很高的收藏价值。”

    “是嘛!”方明兴奋不已,拿过来仔细观瞧。

    小金佛不算太大,也就15cm左右那么高。但年代久远,做工精巧。放在后世不能说价值连城,却也价值不菲。

    受金银换粮的启发,方明觉得现在应该是收购这些物件的最佳时机。持有人得到了救命的粮食,这对他们来说是最为要紧的事。如果命都没了,要这些不能吃不能喝的物件又有什么用。

    对于方明来说,虽然现在这些东西不被人们看好,但这就是收藏。不被看好价钱就低,价钱低收藏就划算。等到可以自由拍卖的时候就是发大财的时候。

    “大娘,人家没说想兑换点什么?”

    “字条上给你写着呢!”大娘告诉方明。“不过这尊金佛人家好像要的多,50斤白面,10斤猪肉。”

    方明想想,划算,太划算了,再过二、三十年,它的价值可就不是一袋白面几斤肉的价格,恐怕得一车皮面粉几十头猪来换了。

    “小方,看见柜子上那个梅瓶了吗?那就是刚才给你说的当铺于老板拿来的,他说这叫宋代缠枝牡丹纹梅瓶。当时他是给了出典人200两白银,但典期到后出典人无钱收回,便成了于老板的心爱之物 。”

    方明抚摸着这件精美的物件,也是爱不释手。

    他记得自己前世在电视鉴宝节目中看过介绍。梅瓶出现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梅瓶的美,在中国瓷器史上流传已有千年。

    梅瓶初称经瓶,本是酒器,这跟宋代皇家的讲筵制度有关。讲筵也叫讲经,讲完之后大家要吃饭,当时的酒便装在这样的瓶子里,所以人们习惯称其为经瓶。

    皇家如此,民间也争相效仿,经瓶一时间成了大小酒铺里的寻常物。

    后有人发现,将一枝梅花插在这造型独特的经瓶之上,瘦骨嶙峋的梅枝与造型婀娜优美的经瓶搭配起来,更具独特的韵味风情,梅瓶之名便因此而来。

    正如宋诗所云:“公余终日坐闲亭,看得梅开梅叶青。可是近来疏酒盏,酒瓶今已作花瓶。”

    方明心想,这也就是现在特殊时期,人们缺衣少粮,生活困难。不然他们也不会就这么便宜地把手中的心爱之物舍弃。还是粮食惹的祸。

    “这件于老板要多少东西。”方明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要的也不少。50斤玉米面,10斤白面。2斤白糖。5斤豆油。”

    方明再仔细观察这件器物,体形修长,肚大口小,釉质细腻,造型优美,器型完整无缺,是名副其实的梅瓶中的珍品。

    “大娘,你把纸条给我,我好回去备货,人家也是急着等粮呢,咱也不能让人家每天饿着肚子等。”

    大娘掏出小纸条,除了梅瓶和小金佛,还有几根大小黄鱼,要求兑换的东西都不多。

    看来这些人把这些东西已不当一回事,先是保命要紧。

    怕时间长了引起麻烦,方明包好梅瓶,放入背篓,带上小金佛和几条黄鱼匆匆离开大娘的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