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女知青跑路
知青点外面柚子树下,杨秋和刘圭仁抽着烟聊天。杨秋告诉刘圭仁,这里某些干部很坏,时刻打女知青的主意。
开始时,大家并没在意,直到有个女知青被干部找借口带到山里欺负怀孕后,知青们去告状,对方后台硬告不倒。
那个女知青迫于无奈只能嫁给加害者。从那以后,知青就抱团出工,男女知青干活也不分开,互相保护。
这两个月,又有个干部看上赵明慧,有意无意挑逗她好多次无果。就用赵明慧欠公粮的事压她,逼她在规定时间还公粮。
赵明慧每天出工的收入都不够吃,家里父亲在解放前被抓丁当过国军,运动时讲他是特务而被判刑,只有一弱视的老娘在家还没工作,不能给赵明慧支援,也就不可能还得起欠的公粮。
杨秋现在是知青的头,他早就想让赵明慧回城,可是凑不齐路费拖下来。
今天刘圭仁他们正好开车来这里,杨秋求刘圭仁带赵明慧回城,脱离这个是非之地。
刘圭仁:“没有手续她走后,这里会不会追究她责任?”
“刘叔,管不了这样多啦,以前也私自回城了几个,这边没人追究,唯一的是在城里没户口,领不到粮册。”
“我跟江麓厂的人商量一下,下午回复你。”
小顾还没回来,上山搞野味的男知青们不知用了什么方法,带回三只野兔、四只野鸡。杨秋说:“你们把野兔全处理了,野鸡只处理一只,这里没有特产,剩下的让刘叔他们每人带一只回去。”
刘圭仁觉得杨秋很会办事,十多人吃饭,一只野鸡肯定不够,如是说:“小杨,留两只吧,我不会处理野物,带回去也是浪费。”
见刘圭仁不像说假话的样子,杨秋对知青们说:“那就处理两只野鸡,大家动作快点,老人家来一次不易,我们不能怠慢了客人。”
大约午时12点多,吉普车停在知青点外面大路边,三人下车往知青点走,司机手里提着十斤大米。
小顾老远就问:“老刘,行李打好包没?下午还要去县知青办盖个章。”
刘阳云听到声音,从厨房里跑出来,说:“叔叔,我没什么行李,已经准备好了。你们先进去喝酒,吃完饭就能出发。”
说着从司机手里接过大米,歉意的对司机说:“我们已经吃了半个月洋芋,厨房等米下锅。”
下午还要开长途,接过刘圭仁递来的香烟,司机进屋找个地方休息。小顾被刘圭仁拉到外面抽烟聊天。
知青点内,男女青年热火朝天地做饭。外面一棵大树下,小顾听刘圭仁讲赵明慧的事。他越听越气愤,知青们响应伟人号召来到这穷乡僻壤,居然有人龌龊地把手伸向女青年,这是破坏国策。
小顾愤怒地说:“我去找上级反映,必须给他们一个教训。”
“有人为此类事情向上级举报过,最后的结果是象征性口头批评一下当事人,风头过后,举报人被当地各种整治,被逼逃回老家。”
小顾:“难道就没一点办法?”
“杨知青想让我们带小赵离开这是非之地。”
“反正可以坐五个人,多带走一个人不是问题,可是没有手续,她就算回了城,就报不了户口,没有粮册怎么生活?也丧失招工的机会。”小顾忧虑地说。
“让她先离开险地,回去后再想办法吧。”
小顾:“好吧,吃完饭她跟我们走。”
知青点门口,杨秋一直偷看刘圭仁和小顾,知道他们在商议赵明慧的事,不知这个外调干部是不是愿意帮忙。
外面两人统一想法后,往屋内走,刘圭仁对杨秋点点头,说:“小杨,你让小赵准备一下,我们吃完饭就走。”
杨秋听后,恭敬的鞠一躬,说:“我代赵明慧谢谢两位叔叔。”
然后转背就向屋内跑,去通知赵明慧准备回家。“爸、顾叔!菜已经做好,你们先喝酒,饭很快就好。”
十多人围坐在一张门板做的餐桌旁,有一面盆兔肉、一面盆野鸡、水煮萝卜丝、水煮洋芋、蒸香芋各有两盆。
还有两玻璃瓶酒外加一个装酒的军用水壶。不分男女,每人面前一个空碗,刘阳云往每个碗里倒一点酒。
刘圭仁举起酒碗对小顾和司机说:“两位一路辛苦,我先敬一杯。”
小顾:“老刘,你客气了,我们是职责所在。”
一口干完碗中酒。司机表示下午要开车,只能小呡意思意思。
第二碗,刘圭仁敬所有知青,感谢他们这几年照顾刘阳云。
知青嘻嘻哈哈喝完酒,内心却对自己的前途很是伤感。
接着,杨秋敬小顾,只说两字:“谢谢!”
小顾不说话,端起酒碗一饮而尽。这一餐,大家都吃得很尽兴,吃光所有酒菜,还把刘阳云分做两锅煮的十斤米全部吃得一点不剩。
当刘阳云提着木箱往车上走时,跟她住在一个房间两个女知青泪如雨下,哽咽地说:“阳云,回家记得给我们写信。”
说完就背过身哭起来。“都是好姊妹,我一定给你们写信,”刘阳云说。
一个男知青看到赵明慧也提一口箱子出来,惊奇地问:“赵知青,你这是干啥?”
杨秋道:“她随车去县里办点事。”
司机按一下喇叭,小顾说:“快点吧,要赶在县知青办下班前去盖章。”汽车开动开动前,刘圭仁拿出二十块钱和十斤粮票塞给杨秋,低声说:“小杨,叔手头也不宽裕,你拿着给知青们改善一下生活。”
杨秋没反应过来,汽车已经发动,刘阳云和赵明慧看着生活了八年的地方越来越远,脑子里一幕一幕回忆知青们的点点滴滴。
县知青办顺利盖好章,司机讲到零陵地区去过夜。
在出发外调的第三天下午回到省城,小顾让刘阳云在家等,招工通知很快就会送到家。
回到家后,华潇春准备一桌子菜给女儿接风,关系好的邻居都上门祝贺,直言刘家有本事,能把女儿送到军工单位上班,老刘以后可以安心享福了。
派小顾去江永外调的同一天上午,江麓劳资科长亲自到火车南站做萧长英的政调。
南站一位副书记接待了他,当得知江麓机械厂派人来访,是了解萧得硬女儿情况,做招工前期调查工作的时候,南站这位副书记相当吃惊。
南站都知道萧家靠萧得硬一人工资养活全家,没听说过有军工方面的亲戚。现在军工单位居然跑来特招他女儿。
副书记心里思量,以后不能小看任何人,说不定别人背后隐藏着大神。
这种招工外调,只要被调查者没有特别令人发指的恶行,受访人基本会说被调查者的好话,做顺水人情的事,何况还是解决家属的就业问题。
家长单位和所属居委会外调的程序走完后,萧长英被请到南站办公室,按流程,科长要找被招工本人面谈,确定这人没有生理和心理缺陷后,外调工作基本完成,科长给萧长英留下一句话,在家等候通知。
到这时,萧长英都是懵的,她心里想江麓厂是否出差错了,被招工的人应该是弟弟萧长民啊?消息很快传到宿舍区,很多家属上萧家祝贺萧长英能进江麓机械厂工作,还是大家羡慕的正式工。
萧母开始以为邻居搞错萧长民和萧长英的名字,还客气地给大家解释,儿子确实要到江麓机械厂上班,等正式收到通知后,再请邻居们吃糖。
萧长民在家,但是没有跟家长解释,他知道家里极度重男轻女,从小到大家里所有好吃的全给自己吃,姐姐永远穿得破破烂烂,家里再没钱每年都给自己做新衣服。
两个三个来祝贺萧长英参加工作,萧母开始怀疑这事的真实性,直到萧长英见过外调干部回家后,萧长民知道不能再瞒,才对萧母和姐姐说:“妈!我昨天去江麓填资料时,就是填的姐姐萧长英的资料,这个名额我自愿让给了姐姐。”
萧长英知道家里要出大事,说:“弟弟,你怎么不先跟我打招呼,我不能要这名额,我们去江麓厂改过来。”
说完,拉起萧长民的手往外拖,立马要去江麓厂改名字。萧母闻言大惊失色,骂道:“你这个化生子崽,好不易搞来的招工指标,你不跟父母商量,就敢乱送人。”
邻居们见萧家闹矛盾,他们知道萧母发起横来,没人挡得住,都找借口离开。萧长民争辩道:“妈,我是让给姐姐,不是随便送人。”
萧长英知道弟弟是出于好意,偷偷把名额让给自己,内心很感激弟弟,也知道今天肯定过不了父母这一关,如果不改回名字,自己在家就没好日子过,说:“长民,算姐姐求你了,我们去江麓厂改名字。”
萧母也推着萧长民往外走,吼道:“化生子,你快去给老娘把名字改了。”
萧长民也是倔脾气,他说:“妈,不要讲达,打死我也不会去改名字,这份工作给姐姐是给定了。”
见萧长民是油盐不进,萧母转身拿起晒衣叉就要打萧长英,还骂道:“你这个臭婆娘、死妹子,养了你就是在家吃闲饭,还想抢弟弟的工作,你看我不打死你。”
平时在家没地位,畏畏弱弱做人,萧长英心理本身就脆弱,现在被母亲恶毒咒骂,眼泪止不住喷涌而出,她说:“妈,别骂了,我就去改名字。”
一把抓住母亲打向萧长英的叉子,萧长民喊:“姐姐,回来!今天我把话摆在这里,就算能改名字,宁愿废了指标,我也不会去上班。”
中午,萧得硬随黄景邑从外卸货回来吃饭,走到小区门口,有人对他喊:“老萧,你快回家看看,一个好事被你堂客吵成闹剧了。”
萧得硬以为老婆又跟邻居干架,赶紧向家里跑。黄景邑看着萧得硬背影,无奈地摇摇头,感慨娶妻不淑是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