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在春天 > 第67章

第67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你回来过,只是不会回来看我了。我把我想得太重要了,对不对?其实我对谁来说,都没有那么重要的。】

    【你走的时候不应该骗我的,这样,我就不会一直等你了。你可能不知道,被等的人没有关系,可是在等的人一直一直等不到,是一件很伤心的事,以后不要再骗人了。】

    【以后,我也不会再想你了。】

    祝佳夕写完以后,擦了擦眼睛,合上了日记本。

    她将它放进了抽屉的角落,祝佳夕知道,她不会再打开这个本子了。

    -

    初三这一年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经是 2011 年的春天。

    5 月 2 日,祝玲让王平把儿子带出去转转,转到晚饭时间再回来。

    “要让我知道你带他去看人打麻将,我让你死。”祝玲说。

    王平厌烦地皱眉:“整天死不死的,我看个屁。”

    祝玲把两人轰走以后,在客厅陪着祝佳夕复习。还有一个半月,女儿就要中考了。

    好在地理生物这两门弱项在初二已经考完,祝玲只用帮着女儿过一过语文和政治历史。

    祝佳夕在一旁背着文言文,祝玲手里拿着她这一年写的作文在研究,平常说话都是很有逻辑,文字也没大问题,就是这记叙文怎么总是走题呢?

    她看女儿作文的开头,思索着说:“你以后想写世事变幻无常,不要老用‘世事无常’,可以换个稍微高级点的说法,比如说‘白云苍狗’?我作为语文老师,看到会觉得这个学生水平不错,后面不仔细看,有可能会给你高分。”

    她说完话以后,看向女儿,就看到女儿一脸茫然地对着她。

    “啊?什么……狗?”

    祝玲叹了口气,“算了,你继续背文言文,当妈妈没说。”

    下午三点钟,祝玲开始提默佳夕的文言文。

    ‘佳木秀而繁阴’上一句。”祝玲问。

    祝佳夕吭哧吭哧在本子上写,门铃突然响了。

    “等等,我看看是谁。”

    祝佳夕说好。

    等祝玲一起身,她有点想去偷瞄一下书,又忍住了,是“野芳发而幽香”吧!

    “哎哎哎,这谁来了?闺女,看看是哪个阿姨啊。真的,太久没见面了!”

    祝佳夕一边默写,一边抬起头,她看到了很久没见面的朱阿姨。

    “朱阿姨好。”她客气地打招呼。

    “闺女好,都快 15 岁了吧!有年头没见了,真是更漂亮啦。”

    祝玲笑着把朱敏拉着坐到了客厅的沙发上,让女儿先自己再看看书。

    “快坐,我去洗点水果给你吃。”祝玲热情地说。

    “不用忙活,我就是顺路走到这里,给你打电话没人接,又问了王平,知道你在家,才上来看看你。”

    自从 2009 年,祝玲因为各种原因申请调动调到了小学以后,两人已经有快两年没见过面。

    朱敏问:“闺女去年地理和生物考得怎么样?”

    祝玲把冰箱里切好的凤梨端出来,开玩笑地说:“你这人怎么回事?一上来专门挑人弱项问呢。”

    朱敏吃惊地说:“那我真是没想到啊,你记不记得你以前老挂在嘴边的,闺女考语文,回答问题写什么‘植物的向光性’,哈哈哈,我们当时不都说,这孩子以后生物一定强项嘛。”

    祝玲也跟着笑:“哈哈你记性真好,不提我都快给忘了。”

    祝玲又望向坐在不远处复习的女儿:“你朱阿姨说的事情,你还记不记得?”

    祝佳夕看向朱阿姨,不好意思地笑笑。

    “不太记得了。”

    -

    久未见面的两个人,除了聊聊共同认识的老师,最后还是聊起了自己的孩子。

    “我们家小敦去年考得差死了,我又让他留了一年,和你们家佳夕现在变成了同届呢。”

    祝玲安慰她:“小孩子人品最重要,能学得开心最好,成绩都是次要的。”

    朱敏不知道祝玲这两年是想开了,还是在说漂亮话。

    “哎,话是那么说,但是我们江苏省竞争太大了,学生累,家长也累,你考不到一个好高中,就读不到好大学,往后工作都不好找,你们家佳夕高中打算报哪家?”

    祝玲看向还在埋头复习的女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刚刚也说了,我们这边,学生压力太大,而且你也知道,我家这个,语文一直上不来,政史地生也都一般,就算运气好考上了我们这里的重点高中,跟不上的话肯定更困难。”

    朱敏听她这个话,没懂她的意思:“是啊,但你也不能害怕孩子压力大就报个差学校啊。”

    “那怎么可能?”祝玲笑,“我就是想说,既然孩子在这里学得那么累,不如把她送到别的地方。”

    朱敏问:“哪里?南京吗?”

    祝玲拍了她一下,“你怎么想的?这南京也不还是我们江苏的吗?能轻松到哪里去?”

    朱敏这时候哪还能想到其他地方,她想不出有谁会放着江苏这样的教育大省不待,在高中把孩子转到别的地方读书的。

    祝玲沉吟了一阵,才说:“如果能找到关系的话,我想把佳夕送到北京借读。”

    第041章  再见了,我的……

    “送去北京借读?你可千万别!有听说其他地方的人来我们江苏借读,就没听说这儿的学生出去的!先不说你要交多少借读费,北京那边的人文氛围再好再轻松,但我们这边讲究应试教育,她就算在那里借读两年,学得开心,高考不还是要回来考试?到时候,你觉得她还能适应江苏高考的难度?你信不信,就算她在北京成绩中上,回来考二本都难!你一个当老师的可不能糊涂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