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她姿容身段都出挑,穿整齐划一、看不出扁圆胖瘦的白色校服裙,也比同龄的小姑娘鲜活亮眼。
孟葭在这方面已经算迟钝,到高中才隐约懂得男女同学之间,那一些晦涩不便言,提起来微微脸红的事。偶尔放了学,也有邻班的男生在路上拦住她,红着脸表白,请她食冰,往她书桌里塞贵重的礼物。
但外婆在这方面管教得非常严。有一次在她书包里翻到情书,气急败坏地找到学校,要求班主任查出来,这个耽误她外孙女学业的男孩子是谁,请一定要给他处分。
就连孟葭自己,也被黄梧妹罚抄了一百遍字帖,抄得她手发抖。偏她性子倔得很,这样也不说一声错,更不喊累。
盛夏酷暑天,室内气温三十五六度。
她汗流浃背地站在书桌前,姿势端正地握支羊毫笔,悬着腕,写一手标准的簪花小楷。
孟葭一边写,她外婆就在旁边说,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看看你妈妈就知道了。
她想说外婆的担心未免多余。
孟葭的成长经历,不足为外人道的身世,皆使她早慧,一颗心已被层层包裹住,这是她从自己的妈妈身上,剥离出的自我保护机制,以免遭受类似她父亲式的伤害。
打那以后,也再无男同学敢招惹孟葭,都怕了她这个厉害的外婆。
在去北京念书这件事上,孟葭存了自己的私心。
她长到十八岁,就见过孟维钧一面,隔得很远,只觉得他威严。她想去见见他,看这个让她妈妈迷恋了小半辈子,最后变得疯癫不记事,自杀在一个初春早晨的书生,到底是什么样子。
看看那个,叫妈妈去了就不肯回来,折磨、埋葬了她一生的北京,究竟多光怪陆离。
张妈买完菜,提着竹片编的篮子跨进院门,“哟,早饭还没吃,就先哭上了?”
黄梧妹抹把眼泪,推开孟葭,和她一起进了厨房,“你是越老怪话越多。”
张妈坐在小板凳上,把新鲜蔬菜一样样取出来,“等葭葭一走,这个家里,就剩我们两个老太婆了。”
张妈领着孟维钧的薪水,在黄家照顾祖孙俩十余年。黄梧妹待她,早已如家人亲厚。
她看黄梧妹摘下手镯和戒指,小心拿手帕包了,放在料理台上。
张妈猜她大约要下厨,拦了一把,“老太太,您还是去歇着吧,要做什么,吩咐我就行了。”
黄梧妹说没事,“葭葭没两天就要走了,我再做两道她爱吃的。”
张妈利落地处理菜叶,拿清水漂洗,她道,“您也不用太担心,孟院长总归是她的父亲,血浓于水,不至于不认的。”
“我的外孙女,要那个陈世美认什么认!”黄梧妹当即啐了一口,“葭葭也不是要去认亲的。”
张妈笑起来。黄梧妹虽然上了年纪,但眉眼之间,还瞧得出五分年轻时的俏丽,倒退个几十年,黄家在香港仍风光的时候,也是天不亮就打点夜礼服、小皮鞋,等着富家子上门来接她去浅水湾游泳,日头落下来,再往丽都饭店吃饭、跳舞的角儿。
孟葭得了外婆七八分真传,又多读几本书,在明媚的春绡底色上,额外生出临水照花的庄雅来。
到晚饭时,黄梧妹的那一道文昌鸡才端上桌。孟葭想哄她外婆高兴,特意多添了一碗饭,连配料里的火腿、鸡肝都吃个精光。
胡吃海塞过后,孟葭闹起了胃胀,哎唷大半晌。张妈给她煮消食茶,她手脚细,一样样药材往里加,孟葭就坐在厨房里等。
张妈一边搅动紫砂罐,“刚才我就想拦着你,吃那么多,害了馋痨病一样的。”
孟葭走来走去,揉着肚子,“你没看外婆笑得有多欢啊,我是不是很孝顺?”
“你要真是孝顺,就不该去北京,”张妈左右张望了一遍,确定无人,才压低了声音说,“这话我不敢跟老太太说,我在谭家做过两年事,那位太太可不是好相处的。”
张妈经孟维钧的手精挑细选,是在深宅大院里,见过贵人们出入上下的,说话也格外注意分寸。
孟葭端着瓷盏,她嘴圈成圆形,轻吹了吹,“孟院长很怕她吗?”
她不叫爸爸。
黄梧妹也不许她这么叫,说他在你两岁的时候就撇下你,不配当爸爸,可直呼其名又不礼貌,所以每次提起来,孟葭都只讲孟院长。
张妈笑她天真,“你还小。夫妻之间,不好讲谁怕谁的,应该是多有倚仗。”
孟葭盯着漆黑的碗底瞧,“那想必是孟院长,很少不得他岳父的扶植了。”
脸上是冷峭又悲悯的神色。为她的妈妈,为她自己。
“当然。提起京里头的名门来,谁能绕得开钟谭两家?”
孟葭揉着胃,“谭家我知道,是孟太太的娘家,姓钟的是谁?”
张妈报了钟家老爷子的大名。孟葭立马噤了声。
是她议论不起的人物。
张妈忽然望眼窗外,像是回忆起什么,短叹口气,“孟院长的日子也煎熬,都说谭家的女婿、儿媳是最不好当的。他们家啊,那是出了名的门难进、脸难看。咱们平头百姓,即便有这个命迈过门槛,进了那银屏金屋,也是受罪。”
“既得了利,就不要妄求,还能得自在。”
孟葭未置可否,也不觉得像孟维钧这样的人,有哪一点值得同情。